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发展,立足当下,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杨芹老师本节课讲授统编版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结合热点情境2024年巴黎奥运会,根据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要求,采用议题式教学,以“潘展乐如何成功摘得金牌为总议题,设三个分议题,学生围绕总议题和三个分议题,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奥运健儿潘展乐成功摘得金牌为情境,突破本框重难点:青年人如何挥洒青春汗水,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实现人生价值。针对新课程标准对政治学科“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设计四个活动环节,让“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课程化”。通过设置议学活动,使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增强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运动健儿的奥运精神,激发学生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同学们爱国情怀和坚韧意志,引导学生将奥运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学生用脚步丈量梦想,用奋斗诠释青春,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何文君老师的课, 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题学习,结合学生本人的民族服饰、民族特色,能够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奥运会展示的各国服饰,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王娇燕老师的课,《弘扬民族精神 勇担强国使命》 本节课为议题式活动型新授课。选取时政热点和“吃土豆”情境素材来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创设与同学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整堂课的思路流程比较清晰,教学环节比较优化。教学逻辑兼顾了知识线索及感情升华的线索。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给战士们的一封信等活动,基于真实情感、真实探究,预设可达成真实效果的教学探索,也是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益尝试,坚持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的,越需要知重负重。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应当明白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当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我将永远不懈努力,勇毅前行。
杨四娥老师的课堂结合巴黎奥运会的时事热点,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相结合,根据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采用议题式教学,创设“逐梦—筑梦—圆梦”的议学情境,通过设置议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巴黎赛场的中国成绩、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在情境中感知,合作探究中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奋勇拼搏,学会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刘姝含老师这堂课通过一个家庭的“小康”故事,一个民族的“脱贫”纪实,一个国家的“减贫”成就,这“三个一”为线索,讲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师生共同分享一个家庭的小康故事,引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通过观看和讲述怒江贡山独龙族脱贫的事迹,启发学生思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是什么,怎么体现;议题三:一个国家的减贫成就,通过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一节思政课,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汤佳燕老师这节课以核心价值为“金线”、能力素养为“银线”、情景载体为“串联线”选取了围绕《价值与价值观》,设置活动一“模拟人生拍卖会”让学生体会“得”与“失”了解价值观及导向作用;设置活动二“致敬英雄”了解人生价值,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怎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得?明确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置活动三:微辩论“去”与“留”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纽扣,迈好人生第一步,做大写逐梦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获奖情况
一等奖杨芹;二等奖何文君、王娇燕;三等奖汤佳燕、刘姝含、杨四娥。
ENDING
图文:思想政治教研组
一审:韩叶桐
二审:罗强
终审:杨亚丽
监制:陈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