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教育   2025-01-13 12:18   山东  

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如何?怎样有效应对流感、人偏肺病毒?春节将至,旅途中怎样做好健康防护?国家疾控局组织疾控和医学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作出专业解答。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安全记的认可





今年冬春医疗负荷较去年低
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王丽萍说。

  专家介绍,由于气候等原因,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除南方个别省份处于流行早期外,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在北方省份上升趋缓,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至4岁年龄组中呈波动上升趋势。

  王丽萍表示,预计今年冬春季仍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但总体流行强度和医疗负荷较去年低。




人偏肺病毒是常见病毒

并非当前优势病原体


  有部分网友对人偏肺病毒不熟悉,在网络上“求”科普。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黄芳表示,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2001年被荷兰科学家发现,但研究表明,它已经在人类中存在了60多年,并不属于新毒株。

  “人偏肺病毒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症状可自行消失。在我国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流行。”黄芳说,该病毒在2025年第1周全国检测阳性率为6.2%,低于流感,并非当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优势病原体。

  据悉,疾控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在做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监测渠道,在全国选择了1041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医院,根据监测结果向社会多频次发布相关健康提示和科普知识。




不推荐流感“预防性”用药

目前仍鼓励打流感疫苗


  “流感是相对常见疾病,建议公众尽量以接种流感疫苗、加强个人防护来预防。对于健康成人和儿童,不推荐‘预防性’服用药物。”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弘说。

  出现流感症状怎么办?张弘建议,健康人如出现低热、流鼻涕等症状可以先观察,在家好好休息,对症治疗即可;如出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明显,建议到发热门诊就诊,或选择病毒检测试剂,若确认是甲流阳性,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抗甲流药物,如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婴幼儿、高龄老人或有较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尽早检测或就诊。

  专家提示,很多人在服用抗病毒药、感冒药后可能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这些可能与药物抗过敏成分有关,不必过于担心。

  有网友关心,若此前没来得及接种疫苗,此时是否还适合接种。王丽萍表示,现在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只要还处于流感病毒传播活跃期,接种疫苗就能帮助降低感染风险。




春节人群流动增多

查收这份健康防护小贴士


  2025年春运已经启动,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王丽萍建议,可从出行前准备、旅途中防护、旅途后卫生三方面着手,做好呼吸道传染病健康防护。健康小贴士包括:

  出行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和天气情况;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境外旅行人员需做好个人健康申报;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推迟出行。

  旅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严重慢性病患者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接触公共设施后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

  旅途抵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清洗面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居家休息,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症状较重时,及时就诊并佩戴口罩;出境旅行人员回国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告知境外旅行史,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正确的佩戴口罩,
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和棉纱口罩的区别在哪里?口罩多久需要换一次?近期多降温降雪天气,佩戴的棉质口罩,能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吗?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口罩使用攻略。

市疾控中心专家邵宇涵介绍,医用外科口罩是一种一次性的口罩,常用于手术室和病房中,能够过滤绝大部分散布在空气中人体分泌物、血液与一般的病毒、细菌等,该类型口罩多由透气的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因此能够防止医护人员吸入含有病菌和病毒等的空气。该类型口罩有特殊的材料制成,对空气有更强的过滤作用。棉纱口罩多采用纯棉或棉混纺的纺织品材料制成,不具备良好的过滤能力,过滤效果不如医用口罩。该类型口罩只能用于家居和普通状况下使用,不适合在医院和一些对防护性较高的场所使用。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正确的佩戴口罩,积极做好自身防护,非常重要。”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苏娅说。市民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在人员密集处、公共交通、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据了解,很多人可以没有注意到,口罩同样有保质期。在未开封的情况下,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日常防护类口罩保质期为2到3年,医用防护口罩、颗粒防护口罩(N95、KN95)等防护性能较高的口罩,保质期可达3到5年。厂家不同,同类口罩保质期也不同,要以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为主。不论口罩是否拆封,只要超过了保质期,口罩上就有可能滋生细菌等微生物,而且过期口罩的过滤效果以及防护性能也会降低。专家推荐,最好使用单个独立包装口罩,如使用非单个独立包装口罩,打开包装后,剩余的口罩一定要扎口,放到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在流感肆虐的季节

口罩是我们抵御病毒的

第一道防线

你是否真的了解

如何科学正确地佩戴口罩

使其发挥最大的防护功效呢?


首先,选择合适的口罩至关重要。市面上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大部分飞沫,而N95口罩的过滤效率更高,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佩戴口罩前,务必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口罩。口罩的深色面朝外,浅色面朝向口鼻,金属条朝上。将口罩上方的带子挂在耳朵上,然后将下方带子拉过头顶,置于耳朵下方,确保口罩紧密贴合脸部。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按压金属条,使其贴合鼻梁的形状,塑造出良好的密闭空间。

佩戴过程中,避免触摸口罩外侧,防止手上的病毒沾染到口罩上。如果口罩出现破损、污染或呼吸阻力增大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摘下口罩时,同样要先洗手。从耳朵处取下带子,避免触摸口罩的外侧,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密封袋或垃圾桶中。


科学正确地佩戴口罩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他人负责

让我们在流感季节里

用这一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来源: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文字的魅力在于深度,而视频的魅力在于直观。想要两者兼得吗?那就请关注我们的视频号,让精彩内容随时伴随你左右!




商务合作 敬请添加



安全记
宣传安全及防灾减灾知识,总结各类突发事件案例的经验教训,介绍日常生活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要点和预防措施,从而提升公众的安全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弘扬安全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