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适当学会装傻。
有的时候,糊涂些,不出风头,也能够避免摔得疼。装糊涂的人,不容易得罪人,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有的时候,虽然什么都不说,可心中却已经是一片通透,明白得很,内心也是精明得很。
在中文社会环境和语境里,向来都鼓励人们装傻,且认为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至于为什么不认可实事求是,不去求真务实,一方面与社会文化传统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包含着的人生处世哲学,非常宏大,不可执着于一面。
虽然社会环境总是鼓励人们“看破不说破”,但却没有抛弃真相,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应对现实。
在中国人的语境寓意里,“装傻”是有隐性前提的,即明白事理,知晓全局。
装糊涂最重要的是不钻牛角尖,把肚量放大,让心胸开阔,凡事不斤斤计较。
不耿耿于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才能缓和紧张的关系,才能令彼此都不至于陷入尴尬境地。
处处显示自己的高明并非好事。该弄清楚的就弄清楚,不该弄清楚的就不要去追究,否则就会驳了别人的面子,让人反感。
装糊涂就是把世间的事看透而不说透,心里清楚,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这样是为了给自己和他人留有回旋的余地、改进的空间。
用幽默的外衣包装智慧。
大智若愚的人往往还拥有一项“法宝”,那就是幽默。
聪明的人往往会带给身边的人愉悦的氛围,在气氛的烘托下,往往会对他们降低戒备,放松警惕。
在他们的世界中,生活好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等待着自己去愉快闯关。
所以他们更愿意带着这样的“法宝”去度过人生。
聪明的他把自己的智慧包装在了幽默当中。
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不对小事斤斤计较,在风雨过后依然能保持云淡风轻和乐观豁达。
在受过苦难之后依然能谦和恭敬的待人,时刻将“吃亏是福”挂在心间,这便是一个人最聪明的活法。
大智若愚,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时候,愚是表象,智才是真相。能屈能伸,吃亏是福,把握分寸,活得更加透彻。
大智若愚(拼音:dà zhì ruò y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大智若愚指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愚笨;比喻有智慧的人极有涵养,不露锋芒。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成语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