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青年“读讲一本书” | 第3期:搭建天梯的人

文摘   2024-11-14 12:01   北京  


-“读讲一本书”-


为营造书香协和氛围,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风尚。书香协和项目组开展了“好书读享汇”活动,向全体协和青年征集好书推荐。活动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大力支持,共收集到10余份推荐书稿与视频,并将优秀作品报送参加院校“读讲一本书”青年演讲比赛。今后于“医学新青年”公众号为大家陆续展示。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保健医疗部护士吴满满推荐的《王希季院士传记》。该作品在北京协和医院2024年国际护士节纪念大会的舞台上,向全院领导、老专家、护理同仁们呈现。现邀大家共赏,与大家共勉。


书香协和:好书读享汇


视频由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提供


最近我读了一本人物传记,书中讲述了他的生平、成就和贡献,被称为搭建天梯的人,他是谁呢?

他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方案的设计者,他是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他是我国12种探空火箭的型号负责人.他还是中国载人飞船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王希季1921年出生于昆明,高中时就读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之后考入了西南联大机械系。

1940年,日本侵略军轰炸昆明,炮火连天、尸横遍野,同胞的鲜血点燃了王希季内心的怒火,他怀揣“工业救国”的理想,奔赴大洋彼岸攻读动力与燃料专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来,王希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政府的优厚待遇,毅然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1958年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自创的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9个月后,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将新中国的太空梦推向了云端。

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了不起,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他个天翻地覆!”


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


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世纪报国路,拳拳赤子心,他把一生的光明,献给了所深深热爱的航天事业,一刻也不曾停歇,也正是因为这份赤诚的奉献精神,如今的中国航天,才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才能有这般盛世光景。


合上这本书,王希季院士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联想起疫情突袭时,协和人舍生忘死,毫不犹豫奔赴一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疫情最吃紧的那段时间,全病房都是超高龄危重患者。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各种仪器报警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拖着疲惫的身躯,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沉重而坚定的脚步永不停歇, 驻守医院一线,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承担着核酸采样、餐食发放、物资搬运、垃圾清理、环境消杀等等任务,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坚韧的力量和巨大的勇气。

现如今,我们要继续发扬王希季院士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胸怀“国家之大者”,心念“患者之小事”。何为小事?


我们精心呵护患者,日日夜夜,于细微处见功力,于细节处见成效。患者每一寸皮肤,每一条管路都细细查看,班班交接;由于营养缺乏,全身骨节突出,皮肤条件差,为防止压疮,甚至每一小时翻身一次,夜以继日;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留置针穿刺难度大,责任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提高穿刺成功率,一针见血。我们齐心协力,和衷共济,为护理事业释放澎湃能量。


剪下蓝天云一朵,裁成身上素衣冠,这就是我们朴实无华又充满力量的协和护理人。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里,我们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汗为泉,不忘初心,始终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读讲人

吴满满 

保健医疗部五层病房  

主管护师  


衷心感谢宣传处、护理部以及

健康医学系党总支的大力支持


活动策划:“书香协和”项目组

策划人:谢海燕

读讲人:吴满满

编辑:谢海燕

责编:阮戈冲 苏龙翔 陈倩



长按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newdoctor2024@sina.com



医学新青年
传播医学正能量,服务医学新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