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这个功能,慎用!已有人被骗

百科   2025-01-27 08:57   广东  

手机NFC功能

可以用来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

但你可能不知道

骗子已经盯上了这个便捷功能

将它变成

偷走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


只需几步操作

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就可能在你眼皮底下被刷走



 案例一 

下载第三方软件

通过NFC转账被骗近10万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银行卡在某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一款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李先生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案例二 

手机被远程操控

银行卡钱被转走


罗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谎称其已开通“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扣除高额费用。罗女士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客服账号,并下载了两个App安装包。其中一个是会议类软件,另一个则是支付工具。


开启屏幕共享后,罗女士的手机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自动黑屏的情况。


随后,对方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不久后,对方发送“关闭会员成功”的虚假消息后断开联系。罗女士与家人检查后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


 诈骗手法分析 


  • 伪装正规身份


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为由,引起受害者紧张情绪,利用紧急感降低其警惕性。


  • 借助NFC功能实施盗刷


要求受害者通过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 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


使用屏幕共享等技术,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进一步增加信任度。


  • 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


骗子发送虚假的“成功取消”消息,让受害者放松警惕,延迟发现资金被盗。


 警方紧急提醒 


  • 警惕“客服”来电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 慎用NFC功能


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 拒绝屏幕共享


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一旦察觉被骗

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

冻结银行卡

并报警处理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科普、昆明市反诈中心、巴州公安局反诈中心、广东共青团

22号公馆
文化交流,历史知识,为人之道,时尚报导----你的频道等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