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心理的三大毒药
文 | 彭凯平、傅佩荣
来源 | 学人Scholar
01
什么是国学
彭凯平:我们有很多朋友是心理学爱好者,可能对国学是刚刚入门,或者说是充满了兴趣和崇敬,但是面对复杂的内容不知道怎么下手。您能给我们讲一讲,国学的范畴都有什么?您在研究国学的时候,又是怎样进行对象选择的呢?
傅佩荣:我们中国人有很好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太多,内容太丰富的话,一定要进行选择,因为从古至今的国学是学不完的。那么我在选择国学的时候,我会借用哲学里面说的“三个重点”标准。
第一个是澄清概念,它有没有清晰的概念?任何一套东西提出来,你要把概念说清楚。比如说您今天谈到的心理学,您有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那我们就要把它的概念说清楚,让别人听了就懂,可以知道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困难的一门学问。
概念的澄清可以避免很多误会。比如说佛教虽然很兴盛,但是他说缘起性空。当时在宋朝、明朝很多学者都很难接受,人好好的活在世界上,你怎么跟我说性是空的?你可以叫我减少执着,减少一些自己的困惑,但你跟我说性是空的,那我这一生在做什么?我作为一个人怎么办?像这样的问题都要透过澄清概念来解决——你说的性跟我说的性不见得完全一样,缘起性空是指万物因缘所生本性为空,不是指我们的存在没有意义,我们不是谈同一件事,所以佛学和生活并没有真正的矛盾。
第二个是设定判准,比如说我们现在讲人要行善辟恶,你要把标准说出来,这标准谁定的?为什么这样定?你不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你叫我做好事,我怎么做?
第三个是建构系统,哲学最难的是建构系统。我最近几年都强调一个 2 + 1 的格局。什么意思?人类的世界跟自然界有相同,也有不相同,这叫做2,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有开始有结束。人的生命比较短,顶多一百多岁,自然界的话可以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但是都有开始,也有结束。那这个 2 有没有后面的 1 ——代表一个根源?
我接触到的西方学者对于我们的道家、老子特别崇拜。因为老子讲道,他说这个道不能说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后面又强调宇宙万物来自于道,你问宇宙万物怎么来的,它来自于道,先不要管道是什么,那宇宙万物最后去哪里了?又回归到道里面去了。
这样一个万物从道而来,又回归于道这一句话,就是 2 + 1 的格局——人类跟自然界,这是2,开始和结束需要有一个来源跟归宿,这是1,构成了一个圆满的系统。
所以我在西方学好哲学之后,再看我们的国学,也要问国学里面有没有合乎 2 + 1 的格局的?有的就只有两家,一个儒家,一个道家。所以我过去几十年谈国学,我的范围都是四书三玄,四书就是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三玄就是道家的老子、庄子,加上易经,这七本书是我这几十年努力在学习研究的,并且把它当做国学的主力。
02
人性本善
03
四句话讲解儒学和道学
04
中年人心理的三大毒药
05
国学的指引
06
国学的智慧
07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的智慧
08
报哲学系,我不后悔
09
年轻人如何学国学
10
传统文化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11
孔子是私生子吗?
12
王阳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