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独山”为赛什腾山最西端的一部分,属祁连山脉西段支脉,以大写意的山水画风景和最像月亮表面的特征吸引游客,成为青甘旅游大环线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孤独的黑山戈壁就像一块块大风凌石,耸立在瀚海天际,为徐徐展开的长轴画卷。在天边的茫崖出产一种地表小品黑色泥类奇石,它黝黑发亮如墨汁,润透如黑青墨玉,包浆细度如婴儿肌肤,常走山子造型,好似浓缩的黑独山;黑泥远离黑独山隐藏在八百里瀚海中,点缀着最像火星地表和月球表面的大漠戈壁。
这类黑灰色泥石走摩尔造型,曲线优美,显得凹陷凸兀,低榻处多呈圆状和椭圆型,就像月球表面陨石撞击的痕迹。
通过地质研学发现,茫崖大地因风蚀、风积强烈和古湖消退形成盐渍,线条状平滩和风凌土丘山子明显,成为皱褶千里曲线神秘的大地,有地表星辰、土星环沙丘、魔鬼城山雅丹等奇观,在其上旅行恰似星际穿越。
这片瀚海有许多石头滩,常年捡石人发现一个规律:看起乱七八遭的地表小石头是有规律可寻的,平滩、背斜、盆底中部分石块呈线形环状分布,大小差不多的沿轨道散布,如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常来常往的沙尘暴和大风天气是这片苍穹的星际风云,肆虐着类地行星地表。长年累月,小石头之间互相撞击和风沙强力打磨不可避免,有的撞击如浓缩的陨石坑,黑泥石更加明显,如坑凹的月球表面。
简约质朴的黑色熟泥为手玩把件,包浆厚重油润突出,代表沉稳刚毅的品格和定力,放在书房为难得的墨宝;它为奇石中的黑金,类似透闪石的墨玉,发出月暗的光,给人以更加冷静的遐想空间,为象形会意之石。
因地震、风力、地质升降等自然因素,黑泥石的撞击和脱落面一直在变化,老旧陨石坑被岁月蹉跎,乃至磨平,新的历历在目,痕迹明显,可以估算出撞击的角度,坑底甚至有弹起反应;有的部位月坑密集,感觉受到流星雨般的撞击,形成了洼地有凹的现象,洼陷点多在迎风面,贴在地面的部分基本没有碰撞痕迹。
黑泥像月亮的暗夜,为爱石人喜爱的“广寒宫”,有熔融的外表,明夜与暗黑交织,为神秘稀有的天外来客,是奇石中的“陨石”。她黑色的面膜隐藏了画中最妖艳的部分,如京剧中漆黑的包拯、张飞和李逵,仙班里的钟馗和达摩,老外的佐罗和火枪手——代表着粗中有细、沉稳刚毅的脸谱。
通过茫崖黑泥能找到经典科幻电影的形象,如电影《普罗米修斯》,下图片状小泥石为电影中光头男外星人的形象。
在戈壁雅丹千里走单骑,宁静而致远,一天也难觅几方好泥石,更加珍惜风沙刷成的“漆黑”。它是柴达木盆地观赏石的组成部分,可能为赏石界的“黑马”。
生活有黑泥陪伴,散发着翰墨书香的月色,一帘幽梦的静夜思,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