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离新学期开学还有3天,经过相对轻松的一个暑假,天津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候诊区又坐满了焦虑的家长和神情漠然的孩子。临近假期结束,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的医生总会不自觉地开始倒计时,因为开学后不出两周大概率会迎来青少年就诊的最高峰。
“在人们的印象里,如果不是急症,多数家长会选择在假期带孩子看病、调理,相关的科室会更忙。但儿童心理科恰恰相反,假期特别是像寒暑假这样的长假反而会轻松一些。”天津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来说,放假之后学习压力一般会大幅下降,情绪会舒缓很多;同时,家长也不用面对孩子的成绩,焦虑的情绪也能放松不少。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看上去已经没什么事了,医院心理科能不去还是不去了。直到开学之后,发现孩子很难去上学,家长们才会急着带孩子去就医。”曾几何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但近年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案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消息来源也从以往转了几手的“听说”变为了对身边例子的“目睹”。2023年2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抑郁障碍检出率分别达到13.5%、12.3%、10.8%,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总体比例已超过24%。孙凌医生(前排中间)在查房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还是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面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家长要走出哪些误区?今天,我们就听孙凌主任聊聊少年的心事和家长的烦恼。
去年秋天,女儿升入初一之后,唐女士和孩子就爆发了一场大战,争吵从学习问题开始,最后争论的议题甚至扩展到了对人生的理解。唐女士清楚地记得,对话终结于女儿哭着喊出的一句话“别以为你什么都懂,小孩的心事多着呢,你用心听我说过吗”,随后就是她面前重重关上的房门。这是12年来女儿第一次对她大吼大叫。
后来细细回想,唐女士发现女儿情绪不稳定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升入初中一个多月,她的话就明显变少了。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她会追着我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初中之后就不太喜欢跟我交流了,当时我还以为她这是长大了、变得沉稳了。”唐女士说,“后来我发现女儿的情绪波动很大,暴躁易怒,而且睡眠明显变差了,晚上总能听到她起来倒水和在客厅走动的声音。”直到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跟唐女士反映孩子上课不是走神就是睡觉,她才意识到女儿可能心理出了问题。犹豫许久后,唐女士决定带女儿到心理科就诊,诊断结果是轻度抑郁。“看到‘抑郁’二字,我真的很难接受,一直在反思孩子患病的诱因是什么。我想可能就是小升初之后,对新的环境和学习难度不适应引起的。”唐女士分析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真正由遗传或基因导致的精神障碍(也就是生物学因素)大概只占15%,绝大多数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遭受的心理压力、精神刺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大气环境、饮食摄入等。过去四十多年间,中国城镇化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离婚率上升、独生子女、“鸡娃式”教育、数码产品的过度使用等一系列变化,都在深刻影响着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孙凌主任表示:“升学阶段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在业界已经成为共识。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高考,课业压力骤增都会让一些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表现为厌学、睡眠不佳、焦虑甚至抑郁症状。”2023年,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公布的《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超过一半被调查的学生选择的是“升学压力”,占比为54.66%。“孩子的烦恼大多来自三个方面——心身成长、学习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除了伙伴关系之外,也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孙凌介绍说。李静是一位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中学班主任,她告诉记者,自己每次从初一开始带新生,都会加倍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升初’正是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关键阶段,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比较大,情绪容易产生剧烈波动。再加上‘小升初’摇号之后,学生在小学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但进入中学眼看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不仅课程更难了,不少家长的要求也会骤然提高。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只是过去了短短一个暑假整个世界就都变了,再加上要重新认识新同学、融入新集体,正是多种挑战叠加的阶段,一定会有不适应的问题。”在家庭中,孩子们的感受又如何呢?孙凌主任表示:“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孩子在就诊时会吐槽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父母的做法,比如什么都管、经常谈话、讲大道理、转发心灵鸡汤、骂人等,甚至也会吐槽父母之间的矛盾,甚至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的矛盾。”孙凌对记者说,“孩子们最常说的话是:爸爸妈妈之间吵架能不能别带上我,别总说‘要是不为了孩子’,他们之间的矛盾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儿童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往往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加上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表现不像成年人那样典型,因而在发病早期并不容易识别,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青春期问题。
孙凌看到过太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暴发,“你能有多大的事儿啊,不就是学习么,我天天上班累死累活的都没哭,你哭什么!”“就你这么矫情,你能不能别作了”……这些话语往往会激起孩子更愤怒的情绪。“判断儿童青少年是否出现心理障碍或说疾病,最关键的指标是要看孩子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青少年抑郁症往往和成年人的表达不同,常主诉烦躁而非抑郁;焦虑、激越较成人多见;常伴有行为异常:如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伙伴关系不良、自伤等;有的孩子容易哭泣,时常委屈;也有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疼、发烧、心慌、手抖、腹痛等躯体化症状。”孙凌介绍说,“也正因为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且抑郁的表现不够典型,所以导致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心理疾病的表现误认为是青春期叛逆,是装病来逃避学习的借口,因而延误了治疗。”更令孙凌感到担忧的是,从门诊的病例来看,很多时候是孩子最先感知到自己可能出问题了,主动要求到医院就诊。但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不以为然,直到孩子上不了学且拒绝与外界的一切接触,甚至出现自伤的情形时,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再带孩子来看病,孩子往往不会配合甚至拒绝就医了。“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在网上到处查找资料,根据症状表现给孩子对号入座。觉得孩子有问题了,第一时间不是去正规医院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室进行诊断,而是从网上查到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直接就开始治疗了。”孙凌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判是非常科学和复杂的。孩子到底是有抑郁情绪,还是真的得了抑郁症,即使很有经验的医生,也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以及与孩子面对面的沟通,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更遑论家长呢。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自评量表主观性较强,只能作为参考,而绝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有的孩子是不愿配合家长,会胡乱填写量表;有的孩子是不能准确描述自己情绪发作时的心理状态;也有的孩子直接表达不想治好,因为一旦自己好了爸爸妈妈又会提出一堆新的要求。”孙凌说,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医生,更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分析,和家长们一样,医生同样不愿意也不会轻易给孩子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许多家长不愿带孩子主动就医还有一个顾虑就是用药。“不是每个孩子到了心理门诊之后就要用药,家长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当然,如果孩子确诊患病必须用药,医生一定会权衡利弊,给出最科学的用法和用量。”孙凌表示,“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家长质疑医生用药,或是私自停药,或是私自给孩子更换所谓更有效的药物,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延长孩子的病程,重则可能会危及生命。只有家长和医生互相信任、默契配合,才能帮助孩子更快康复。”
对于当下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多发的现象,有人曾调侃这是“父母患病,孩子吃药”,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夸张。但孙凌主任表示,从业二十多年来,她在患病青少年的背后,的确看到了太多没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充满焦虑的家长。
曾经有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男孩独自来医院就诊,让孙凌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孩子就读于一所985名校,但是在大学期间他过得并不好。在自述中他告诉我,父母从小就给他安排好了一切,告诉他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但是到了大学,他发现自己从人际交往到自理能力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甚至在这些尖子生里连学习成绩都显得很普通了。这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着毫无意义。”孙凌说,“现今社会,不少家长处在育儿焦虑之中,他们担心孩子被落下,因此不停地给孩子定计划、定目标,推着孩子‘领先一步’,却忘了教孩子怎么发现生活中的美、怎样看到自身的优势、如何去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这些其实才是家长更重要的任务。”当然,不能把孩子疾病的产生都归因于父母和家庭。当代青少年虽然物质条件更丰富,但与同伴互动和交往的时间更少,一些重要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也是心理问题多发的诱因之一。但是要明确的是,在孩子疾病治疗和康复中,家长和家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治疗中,除了对小患者的个体治疗外,还会开展家庭治疗,给家长上团体辅导课,为的就是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就心理疾病来说,如果只治疗孩子而家庭环境不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改变的话,是很难让孩子康复的。”孙凌表示,“其实我想对所有家长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轨迹,不如放下焦虑、安暖陪伴、静待花开。”(今晚报记者 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