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2024年10月23日上午,中山小学教育集团校的录播室内,语文组公开课展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焦点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桥》这篇课文,由经验丰富的刘金泉老师和邓丕珉老师分别承担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集团校内的全体语文老师均到场观摩学习,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艺术与魅力。
第一节:刘金泉老师——以单元为翼,启航文本探索之旅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刘金泉老师以单元篇章页为起点,巧妙地将学生带入《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中。她深知,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其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刘老师从单元主题出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字认读和书写环节,刘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借用智慧教育平台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中掌握生字。同时,她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关键词句,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色彩和语境氛围,为后续的感悟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理清课文层次和洪水环境描写的教学环节中,刘老师更是充分展现了她的教学智慧。她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逐步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并深刻感受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会了如何分析文本,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文本背后的情感与力量。
第二节:邓丕珉老师——深入文本,感悟人性光辉
紧接着,邓丕珉老师接过了教学的接力棒,带领学生们继续探索《桥》这篇课文的深层含义。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邓老师将重点放在了对老支书形象的塑造和感悟上。她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读体会环境描写中的紧张氛围,进而深入理解老支书在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
邓老师的教学风格细腻而深刻,她善于捕捉文本中的细节之处,通过巧妙的点拨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老支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课堂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空间。
刘金泉说课:《桥》第一课时
从篇章页入手,设计三个环节,引桥、搭桥、过桥,课堂环节紧凑,从单元导入到生字教学,再至课文层次梳理与环境描写初探,层层深入。教学目标明确,运用智慧平台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掌握字词基础,理解课文结构,初步体会环境描写作用。教学重难点在于环境描写的分析与理解,运用音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邓丕珉说课:《桥》第二课时
目标一品读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目标二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备课的时候,第一个部分体感受人物的形象,结合学情设计先回顾,接着品读情节。最后结人物形象、环境,再现人物形象。不足之处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前面部分的部分没把握好时间,所以,环境的梳理这个环节上得有点仓促。
教学重点聚焦于深入剖析环境描写,凸显老支书形象。教学实施中,通过精读关键段落,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渲染下的情感与人物品质,强化文本理解深度。实施策略灵活多样,确保学生充分吸收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评课环节详细点评
潘飞玉老师点评:教学目标的达成
潘飞玉老师对本次《桥》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授课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要求,做到了既全面又具体。具体来说:
1. 第一节课学生不仅准确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对洪水环境描写的理解尤为深刻,这充分说明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部分得到了有效达成。
2.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朗读、讨论、分析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习过程,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分析文本。这种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第二节课授课教师成功地将老支书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质传递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表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了良好的实现。
陈香月老师点评:教师教学
陈香月老师对教师的教学表现给予了细致的点评,他认为授课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色:
1. 教学设计合理:两位老师能够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深入文本,理解其内涵。
2. 教学方法多样:两位老师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课堂掌控能力强:刘老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邓老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4.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两位老师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球老师点评:学生学习
江球老师对学生在《桥》一课中的学习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点评:
1. 学习态度积极:这两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2. 学习方法得当: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和分析文本。他们善于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展现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学习成果显著: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和课文的基本内容,还深刻感受到了老支书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质。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4. 团队协作能力强:第二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他们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跟岗校长新村中心小学左淑静校长点评:
两位老师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个是两节课语文老师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管是教师的普通话还是课文的处理都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两节比较完整的教学过程。两个老师也注重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刘老师导入环节较好,课堂延伸上能够做到首尾衔接和流程完整。刘老师从单元的架构上整体感知导入。邓老师承接第一课时到品读环境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结合小说的特点她从小说当中人物中走来,又从小说中走走到生活当中去,引出了生活中的生活中两位像老支书这样的人物。二、教学手段多样,多媒体运用适切。三、都关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扶有放,教学评一致性。四、两位老师都紧紧扣小说特点。
建议:这节课分三课时讲。第一个是文章的初读要充分;让学生体会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体会。第二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要指向写作。渗透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第三是用反刍的方法再读。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设计。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沈世蓉老师点评:
两位设计思路是清晰的,从三年级开始,每一个单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非常明晰的。两位语文老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是紧紧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不管是第一课时的字词的通关,还有环境的描写。第二课时的环境描写、情节、人物这些的感受,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一个环节紧紧扣着单元要素去展开。两位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怎么带领学生去感悟文本,深刻的体会文本,抓住关键的句子,通过抓住关键句子提炼关键词。在高年级、中年级要引领学生去感悟文本,可以借助这两位老师的这个示范关键句,再提炼关键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不是说我们平时口头上说的再读得有感情一点,再深入一点,而是提炼了关键句,提炼了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感受情感。
总之,两节课成功落实了语文要素。
中山小学教育集团贾兴丽校长对本次公开课活动进行了言简意赅的点评,她高度评价了刘金泉与邓丕珉两位老师在《桥》这篇课文教学上的创新与成效,认为课堂设计巧妙、师生互动活跃,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展现了中山小学语文教学的实力与风采。
领导参与,共促成长
此次公开课活动得到了集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贾兴丽校长及跟岗校长新村中心小学左淑静校长全程参与了听评课活动,她们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她们表示,此次公开课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山小学语文组的教学实力和风采,更为全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她们希望全体语文教师能够继续发扬“显学生主题,扬教师个性”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