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元代自灭金以来,基本上未开科举,偶尔开科几次,也录取甚少,而且分四榜录取,汉人与南人很难获得官位。因而,元代读书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号称“九儒十丐”。在元朝制度中,虽然沿用了某些汉法,但终元一代,并没有出现如北魏、辽金与汉文化融合的倾向。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政治主张。仿效汉唐,以华夏文化为正统,是朱元璋从凤阳崛起后就产生的愿望。他以唐王李世民认李耳为祖宗,推崇道教,宋太祖赵匡胤认赵公明为祖宗,推崇玄武大帝为先例,以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同宗,特别提倡朱学,尽力复兴儒学传统。他将四书、五经作为军帐中最喜爱阅读的经典。
朱元璋在洪武八年(1375年),即下令在凤阳中都建国子监。按当时选举制度规定,全国各府、州、县学,每年都要选岁贡、生员各一名,到翰林院考试,一等监生入南京国子监,二等监生进入凤阳中都国子监。于是,不仅直隶省众多儒生云集凤阳中都,包括云南、四川以及日本、琉球等国也有官士入监读书。朱元璋对凤阳中都国子监十分重视,他考虑到武臣大多是凤阳府人,他们的子弟只知事武,不知学文,便命大都督府将武臣子弟选入中都国子监读书。他又命李善长、李文忠帮助整顿管理中都国子监。洪武八年,朱元璋还命素负盛名的贝琼到这里任教。勋臣的子弟大多入了国子监读书。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年),考入国子监的监生有270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考入132人,中都国子监的监生总数大约在1000人左右。凤阳国子监的建筑规模也是当时全国一流水平。据《凤阳新书》卷三记载:中都国子监的正中是一座大殿,殿内供有孔子等人的圣贤像。此外,还有彝伦堂、率心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掌馔厅、棂星门、戟门、泮池、厨库等建筑。它的四周围墙外栽了松柏,戟门外还竖立了大成、兴贤、育秀等牌坊。当时的中都国子监的建筑十分宏伟,其规模质量为全国第一。它的占地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凤阳县城十八桥到西门外一带。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凤阳中都国子监才并入南京国子监,第二年将旧址改为凤阳府学,又称凤阳府“儒学府”。来源:郭学东《走读淮河》
为了培养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才,朱元璋给他的儿子朱标以及功臣子弟聘请了当时颇有名望的宋濂作先生。同时,还把林彦良、宋纳、徐宗实、陈南宾、许存江,魏观等人聘为国子监博士、祭酒、助教,专门教育功臣子弟。洪武十五年(1382年),他让刘冲质撰学规十二条,并钦定九条颁赐师生,同时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学校,镌勒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右,命学生遵守。
明初的国子监,同时成为朱元璋大量吸纳儒学人才的地方,对于他们还不惜给予要职。朱元璋集中选拔儒学人才为官,成为明初确立儒学思想统治的重要措施。由明初所定的学校与科举制度,为后世沿袭。地属明初南直隶的桐城(今属安徽),得明朝重视科举风气之先,民间重视读书,文化教育发达。与南宋以来形成的徽州学术相比,桐城学派展现勃然兴起之势。如洪武年间,天下安定,桐城方氏的寡母程氏就殷殷教子读书,期望他光耀门庭。自方氏于建文元年(1399年)中应天府举人后,方家中举人、进士接连不断。明永乐年虽然京都北迁,而桐城仍在陪都畿内,风气未变,自进士起家的人,前后辈出。明初儒学的复兴,造就了江淮地区的文坛昌盛。图文丨郭学东
编辑丨易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