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春节假期生活转瞬即逝,大家是否还沉浸在团聚欢乐的氛围中无法自拔?大家做好准备迎接工作了吗?如果你不小心陷入了假期综合征的困扰中,产生了烦躁、焦虑、低沉等emo情绪,或者在这些情绪的基础上出现了失眠、心慌、疲惫等身体症状,别慌!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临床心理科专家为您来支招!
什么是假期综合征?
集团本部医务部副主任、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越介绍,“假期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弛,再由松弛到紧张,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系统紊乱。
春节综合征的常见表现?
春节假期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种种不适。躯体上,会有疲惫感、胃口不好、失眠等问题。心理上,会有心烦气躁、焦虑等情绪,甚至会有孤单落寞感。
如何应对假期综合征?
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假期综合征”,更好地回归工作和学习生活,专家为您来支招!
1. 调整作息,尽量做到起居有序
很多朋友在放假期间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面对即将到来的早睡早起的生活状态,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建议假期结束前的一两天,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让身体慢慢适应工作或学习生活状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减少聚会的次数,让身体和大脑有一个放松的空间。
2. 注意饮食健康,合理运动
假期的不规律饮食会增加我们的肠道负担,在开学或复工前,按时就餐、规律饮食至关重要。可保持清淡饮食,多菜少肉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在假期生活里,可与家人适当的散步,做一些跑步、挥拍类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以更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元气满满的一年。
3.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自我暗示
面对新一年的工作或学习计划,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面对挑战,可适当给自己加油鼓气,不要过度担忧和焦虑。当我们一想到工作或学习的压力时,可有节奏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即“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吐气”,能有效平缓我们的情绪状态。节后无论是在上学还是在上班的路上,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伴随着有节奏的呼吸法,也可有效缓解我们焦虑烦躁的情绪。
4. 展望未来,增强自我认同感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给自己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假期结束前,可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交流自己的新年计划,家人或朋友的支持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尽管节后综合症是现代大多数人在节假之后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但如果持续时间过久,或者症状严重,请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专家团队
王越
副主任医师
集团本部医务部副主任,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心身医学专业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情志障碍的防治研究。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身疾病等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临床心理科门诊(本部)
张杰
心理治疗师
集团本部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心理学硕士,青岛市心理卫生协会成员。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困难、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问题有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焦虑抑郁,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心理动力学治疗;运用放松疗法、意象疗法、家庭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障碍问题。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下午、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临床心理科门诊(本部)
供稿:临床心理科
专业审核:王越
编辑:范晓苹 李均雁
编校:张宁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 四送四进四提升 | 海慈扩容医联体 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
| 喜报!海慈医疗西院区新增3个青岛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 西院区动态 | 实干1000天 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 护佑岛城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