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旭是中车哈尔滨公司制造分厂工艺员、精益专员兼团总支书记。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现场、苦练本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细致严谨的作风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名工艺员,焦海旭坚持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扎根到班组,在实践中磨练技能。他总说“只有自己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策划工艺。”他先后主管了冲压下料制备、数控编程工艺,自翻车、平车、敞车、长大货物车等新造车钢结构、制动组装、整车落成工艺,以及检修车钢结构、制动组装、整车落成工艺,指导过多次新工艺落实,编制、修订了多种车型作业文件,并总结了宝贵经验。
多年来,焦海旭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共20余项。2018年,为解决KV80型不锈钢漏斗车底门连杆组装工艺瓶颈,他梳理实践了10余种组装方法,亲身到现场实践,最终实现连杆组装工艺的突破性创新。公司新研制生产的KMZ65型车、ZD70型车及站台车从开始下料制造到最终调整、试验、发送,全程都是由他带领团队完成,期间不断与相关部门交流研讨,总结突破试制过程中的难题与瓶颈,最终实现产品的完整交付。2021年底,他打破了分厂原有检修车台位式生产作业模式,创新国铁检修车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实现检修车日产由2-3台提升到4-6台。2022年,通过优化产线,适应更多车型生产,落实端侧板搭接工艺、等离子拆解工艺,实现60吨级敞车、70吨级敞车并行生产目标。2023年5月,焦海旭主动请缨,带领团队14人赴赤峰完成异地修任务。期间克服异地生产条件不便利、配套供应、人员水土不服等多种因素,仅用一周时间就实现了日检修3辆车的既定目标。同时,为减少生产成本,不断优化配送环节与生产组织衔接,将产能提升至日产4辆,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
兼任分厂精益专员的他,积极落实公司精益管理各项要求,运用专业优势,深入学习精益生产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运用现场5S、红牌大作战、改善活动、应用防错技术等精益工具,开展各类提质增效、减少浪费、降本节约工作。几年来,他主管的多项创意改善项目成功获奖,其中,预涂底漆回收再利用项目仅用一年就为公司节约了成本10余万元,助力分厂成功晋级中车三级、二级精益车间。
未来,焦海旭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崇高的追求,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来源:中车哈尔滨公司
编辑:李双江
校核:张印明
审核:阎 艳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