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棚”纪念馆中展示了中车哈尔滨公司的发展史和历久弥坚的红色基因,这里是东北工人运动的摇篮,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视察的第一家工业企业。在这里有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的火种,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革新能手,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为了深入加强与团省委、省社科联、省少工委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三十六棚”纪念馆的社会功能与科普作用,近日,中车哈尔滨公司与团省委、省社科联、省少工委在公司省级社科普及基地“三十六棚”纪念馆联合举办龙江社科少年行暨红领巾爱祖国“致敬劳模”主题实践活动。团省委、省社科联、省少工委及中车哈尔滨公司相关人员,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中心小学校9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讲解员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讲解了全国劳模、劳动英雄苏广铭的感人事迹,科普了火车的构成和转向原理等“冷知识”,生动的演讲使师生们受益匪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三十六棚”纪念馆。通过观看纪录片、实物展品、图文资料,重温了公司的百年历程,了解了哈尔滨的工业发展史,为同学们厚植爱国情怀,赓续“自强不息、求实奉献”的红色基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师生们还参观了转向架分厂的轮对压装生产线和转向架智能产线,了解了铁路货车车轮的构成原理,激发了同学们对国之重器的向往。参观结束后,公司还为师生们赠送了文创书签和钥匙链。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用实际行动向劳模致敬,像工程师、设计师一样奋斗,建设好祖国和家园。
为了组织好此次活动,公司提前作了精心准备,在分厂参观环节,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看护,确保师生们的安全。
——
来源:中车哈尔滨公司、黑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部
编辑:李双江
校核:张印明
审核:阎 艳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