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莫扎特一部划时代的杰作。2023 年,钢琴家大卫·弗雷和图卢兹国家管弦乐团在克里斯托夫·埃森巴赫的指挥下,在法国塔布的马卡迪厄音乐厅演奏了 D 小调第 20 号钢琴协奏曲 K. 466。
(00:25) I. 快板
(13:31) II. 浪漫曲
(21:39) III. 回旋曲。快板
1784 年至 1786 年间,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1756-1791) 创作了 12 部钢琴协奏曲,其中许多在该流派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他于 1785 年 2 月 10 日完成了第 20 号钢琴协奏曲,并于一天后在维也纳首演,莫扎特本人演奏了独奏部分。
第 20 号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仅有的两部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部。它与《安魂曲》和《唐璜》序曲等作品同为 D 小调。在莫扎特的音乐中,D 小调代表着最高水平的戏剧性和表现力。D 小调协奏曲被认为是莫扎特的第一部“交响协奏曲”。这一点在他的第十九部钢琴协奏曲中已经有所暗示,其中有大量独立的管弦乐段,钢琴独奏偶尔作为伴奏元素。
作品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
第一乐章弦乐首先不安地从阴暗的d小调开始,然后迅速发展成一个强音。第一主题迅速被钢琴独奏出来并贯穿整个乐章。第二主题显得少许明亮,但并未发展到高兴而欢快。在结束部的华彩乐段之前,定音鼓急速地增加了张力。乐章最后结束在终止符上。
第二乐章 浪漫曲
带结束部的回旋曲结构,ABACA。钢琴独奏的一段华丽而迷人的降B大调上的旋律开始(A主题),这段抒情而轻柔的旋律以相对纤巧的节奏奏出,钢琴与乐队间营造出平静而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乐章进行到C部分时,美丽的旋律被一段不安的g小调上的旋律取代,与乐章开头所营造的平静的氛围形成强烈对比。在乐章的接近结尾部分,旋律回归到乐章开始时的A主题。在乐章结尾部分出现了一段上升的色调明亮而纤巧的琶音,直到声音变弱到像是微弱的耳语。
第三乐章 适度的快板
回旋曲,以钢琴向着主调上奏出一段波澜涟漪的旋律开始,之后整个乐队以一段狂暴的旋律作为回应。接着钢琴奏出一段色调仍然十分灰暗而不安的旋律。紧接着乐队奏出一段F大调的欢快的旋律,直到钢琴独奏打破欢快的氛围。 随后对第二主题进行几次变奏(在A小调和G小调上)。接着在稍作暂停后,进入惯例的华彩乐段。在华彩乐段后,由木管乐器组奏出一段明亮欢乐的旋律。钢琴独奏重复了这段旋律。随后,整个乐队发展了这段旋律。最终协奏曲在D大调上欢快的结束。
主乐章以钢琴结束,这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很少见,乍一看也不符合作品的戏剧性特征。相反,它包含了乐章内容的大规模相互联系。引发的音乐冲突的解决发生在协奏曲的另外两个乐章中。这种整体艺术概念的方法在随后的音乐时代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通过第 20 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克服了音乐必须遵循当时娱乐理想的义务,找到了个人艺术自由——这也是第 466 号钢琴协奏曲成为一部特殊作品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