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陕西、山西发布全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通知,明确了2025年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图源 陕西考试考生
图源 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同样将于2025年实施“新高考”的四川、云南、河南、内蒙古等地,此前也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政策。新高考改革十年来,无数学子“丢掉”曾经二元的身份,步入全新的赛道。这一切,源自2014年起实施的一项“革命性”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不分文理科。同年,上海市、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所有高一新生全面启动”3+3”新高考模式。2017年,也就是新高考元年,34万余浙沪学子奔赴考场,成为我国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考生。
发展至今,我国除了西藏和新疆,已有29个省份正式启动“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改革。至此,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文理分科,已成定局。
这场改革以取消文理分科、实施选科模式和等级赋分为核心,旨在打破传统高考制度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此后几年,高考改革政策逐步从东部地区延展到中西部地区,按照五个批次分批有序的推行。并从第三批开始,原有的“3+3”模式被“3+1+2”模式取代,具体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依据各省历年参加新高考的人数,至今我国已累计培养2600多万未进行文理分科的学生。
“新高考”,“新”在哪?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采用“3+1+2”新模式,原来的2个科目考试(文综和理综)变为12个科目的排列组合;数学不再分文理;三门统考科目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命题,选考科目均由各省命题。新高考改革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选科自由,有利于其发挥优势,规避短板。
对高中生来说,选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专业取向和择校。不少高校招生时明确规定高考未考某一科目,无法报考这一专业,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招收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的毕业生。因此,选科相当于提前让学生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除了考试科目的重大调整,新高考改革方案在赋分方法、志愿填报、考试机会、教学方式等方面均有大变革。最突出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采用“等级赋分制”。所谓“等级赋分”,就是把考生的卷面成绩通过转换公式(四舍五入)计算等级分,其初衷是为了保证不同选考科目之间成绩呈现的可比性和公平性。浙江省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为1分,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划分出20个赋分区间。各对应区间内按等比例转换,四舍五入将卷面得分转换为等级分。等级赋分满分100分,起点赋分40分,成绩当年有效。考生所选科目有效期内的最高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根据学生的原始成绩和每一个分数的学生人数,按照下表所示比例,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第1区间赋分100-97分,第2区间赋分96-94分,第3区间赋分93-91分,以此类推,第20区间为赋分42-40分。然后根据在区间内的具体分数,确定考生的具体赋分。
在志愿填报方面,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各省情况不一。
新高考还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虽然大部分省份只有一次高考机会,但近年来一些省份也在探索多次考试的机会。例如,浙江和上海实行“一年两考”,部分省份的英语(含听力和笔试)可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上海、浙江、天津明确英语一年两考,允许考生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有利于减轻考生的高考压力。此外,在新高考改革初期,出现了一些违背政策本意的情况,这体现出高考改革应兼顾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的期望。毋庸置疑的是,新高考改革只有顺应主流民意,不断改进完善,才能顺利而长久推行下去。监制 | 吴文建 余新花 责编 | 陈显婷 编辑/制作 | 占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