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聊古玉之​馆藏瑞兽灵禽

文摘   文学   2024-08-30 07:00   北京  







安 然 聊 古 玉
之馆藏瑞兽灵禽



兽与禽,本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两类动物,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拼搏竞争的过程中,逐渐赋予了走兽和飞禽文化的寓意和道德的力量,使其拥有了超自然的灵性,成为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内容。






青白玉雕“太狮少狮”



清(1636-1912年)

长13.5cm,宽10.5cm,高10.5cm

青白玉质。整料随形圆雕,采用一大一小、一上一下、左右上下呼应的大胆构图,新颖别致。两狮之间用绣球与绶带相连,浑然一体,融会贯通。此件玉料自然绺裂处通过高浮雕的手法细腻地融入狮子的各个部位,自然生动。尾部、眉毛拉丝工艺精湛,与狮身高浮雕交相呼应。狮子的形象古朴经典,细腻传神,整体既生动有趣,又大气端庄。“太狮少狮”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通常为大小双狮的形象。狮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同时“狮”与“师”同音,谐音“太师少师”,寓意世代为官,辈辈高升。





白玉雕“龙马负图”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3.5cm,高6cm

白玉质,带黄皮。整料雕琢,俏色巧雕白马回头伏卧,背上负图书,踏于海浪之上。该器玉质洁白温润,雕工精细,抛光极好。题材取自“河图洛书”中的“龙马负图”。西汉孔安国释《易经·系辞》中语:“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传说伏羲王霸天下,有龙马背“河图”出河而献之,伏羲氏遂演八卦;后又有一神龟负驮“洛书”从洛水出,献予大禹,禹遂据此而划天下为九州,治理遂成。所以古时常把龙马、神龟与图、书结合一起作“河图洛书”,以象征中华文化的源头。



玉虎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长8.5cm,宽1.4cm,高2.4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藏






馆藏商代玉虎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长8.5cm,宽1.4cm,高2.4cm

鸡骨白色质,局部沁。虎呈俯卧状,小耳,低首张口,脸颊与口以钻孔修饰。身躯及四肢以阴刻线条展现肌理,尾尖上卷,尾部对穿孔,可系挂。本器以静态卧虎为具象,形体概括简练,运用寥寥的简约线条,表达出瑞虎内在精神与整体效果。其造型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虎极为相似,属典型商代琢玉风格。



白玉鹿衔灵芝



明(1368-1644年)

长5.3cm,宽2.3cm,高5cm

白玉质,玉质温润,随形圆雕,包浆厚重。仙鹿昂首阔胸,粗颈肥臀,口衔灵芝,鹿角修长驮于脊背,四肢壮硕蜷起呈静卧欲跃之态。整体琢磨细微,线条流畅,姿态清雅,仙风道骨。鹿身用阴刻线雕梅花若干,细腻入微,彰显了工匠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鹿”谐音“禄”,“灵芝”寓意“如意”,同时白鹿是道教文化中南极仙翁(俗称寿星)的坐骑,因此常以“鹿衔灵芝”的纹饰喻长寿意愿。


青白玉虎

宋至元(960-1368年)

长6.2cm,宽3.9cm,高2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青白玉俏色奔马纹带饰

辽、金(916-1134年)

长5.4cm,宽4.1cm,厚0.6cm    

北京艺术博物馆


白玉兽面纹方觚

明(1368-1644年)

长7.5cm,宽7.5cm,高25.5cm

颐和园博物馆



白玉兽面纹方觚



明(1368-1644年)

长7.5cm,宽7.5cm,高25.5cm

白玉质。该器造型仿古,敞口,长颈,方腹,撇足,平底。颈、足雕饰蕉叶纹,腹部刻兽面纹。觚的四角及四面中央雕饰有扉棱。器身分为上、中、下三段,共二十四条扉棱。方觚造型简洁,古朴大方。玉制花觚始见于明朝,常置于案头,或插入如意,或插博古挂件,以体现物主人雅趣。


碧玉兽面纹觚

清·乾隆(1736-1795年)

直径12.5cm,高25cm

颐和园博物馆



碧玉兽面纹觚



清·乾隆(1736-1795年)

直径12.5cm,高25cm

碧玉质,有黑色斑点。器形仿古彝器略有变化;长颈,阔口,器身起六条间断的凸棱,觚腹较短,上下内敛似鼓式,足形与觚颈同,略矮。该器造型在仿古的基础上稍加变化,显得端庄大方。



青玉“大清乾隆仿古”款兽面纹方鼎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22.2cm,宽14.7cm,高27.8cm

颐和园博物馆



青玉“大清乾隆仿古”款兽面纹方鼎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22.2cm,宽14.7cm,高27.8cm

青玉质。仿古铜鼎造型,鼎身呈长方形,折沿,深腹,双立耳,四柱足;鼎腹四角及前后出扉棱;口沿及耳侧饰回纹,器身饰兽面纹,足饰蕉叶纹。底阴刻隶书“大清乾隆仿古”款识。


白玉兽面纹双环瓶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3cm,宽8cm,高29cm

颐和园博物馆




白玉兽面纹双环瓶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3cm,宽8cm,高29cm

白玉质。瓶体扁圆,由器盖和器身组成。小口,丰肩,鼓腹,下腹内收。颈部对称雕饰龙耳一对,口衔活环。中、下腹部以减地阳起的技法琢制兽面纹、蝙蝠纹。整器玉质纯净莹润,雕磨精细周到,可谓良材良工,相得益彰。


翡翠兽面纹龙耳活环方鼎

民国(1912-1949年)

长22cm,宽10cm,高27cm

颐和园博物馆


青玉貘(mò)

宋至元(960-1368年)

长9.5cm,宽4.6cm,高4.6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青白玉双獾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3cm,高3cm

青白玉质。整料雕琢,采用圆雕、镂雕等技法,雕琢出伏卧双獾造型,身体交错,回头对望,口衔透雕缠枝花叶。该器玉质温润,造型巧妙,雕工精细。“獾"与“欢”谐音,“双獾”即“双欢”,有和睦之意。



青玉雕“英雄”

宋至元(960-1368年)

长7.2cm,高6.8cm,宽4.8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灰玉獬(xìe)豸(zhì)

明(1368-1644年)

长12 cm,宽8cm,高8.5 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灰玉獬豸



明(1368-1644年)

长12cm,宽8cm,高8.5cm

灰玉质,有火烧油沁痕迹,包浆厚重。整料圆雕静卧獬豸,圆头短颈,毛发环绕,四肢壮硕,眉目威严,闭口獠牙,独角赫然于头顶上方,呈回首状。神兽脊椎节节凸起,兽爪孔武有力,毛发排列井然有序,抛光细润。器形线条流畅,张弛有度;雕工精准细致,刻画生动;神情泰然自若,敦实厚重。相传獬豸通体皮毛黝黑,选用灰玉,利用其天然的矿石特征和花纹,恰如其分地表现獬豸的体貌特征。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瑞兽,性正直,分善恶,辨忠奸,明是非,是勇猛无畏、清平公正的象征。



青玉镶南红鹤衔仙桃

清(1636-1912年)

长20cm,高10.6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青玉镶南红鹤衔仙桃



清(1636-1912年)

长20cm,高10.6cm

青玉质,籽玉圆雕,顶部镶嵌南红玛瑙,用料硕大。随玉料原形雕仙鹤回首衔双桃一枝,鹤嘴修长有力,颈部曲线流畅,全身肌理丰满健硕。依身体部位的不同,工匠采用不同的纹饰来表现仙鹤的翎羽,层次分明,线条明快。桃枝上两只饱满的寿桃,桃叶徐徐展开,极富动态。仙鹤头顶镶嵌的南红玛瑙乃画龙点睛之笔,不仅模仿丹顶鹤鹤顶一抹红色的特点,同时使得整个摆件鲜活灵动,富于变化。仙鹤衔桃即“鹤寿”,谐音“贺寿”,又有福寿延绵之意,是清代宫廷祝寿的常用题材,如此体量巨大的摆件实属罕见。



白玉鹤衔仙桃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2cm,宽3cm,高5.2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白玉鹤衔仙桃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2cm,宽3cm,高5.2cm

白玉质。留红褐色皮。玉质温润,依料圆雕,仙鹤曲颈长喙,体态婀娜,羽翼饱满。仙鹤坐卧凝视回首衔一枝桃枝,枝干上四只小桃前后错落分布,桃叶蜷曲弯折。仙鹤双足擎灵芝竹叶一簇,羽毛层次分明,变化丰富,雕工细腻,一侧留原皮巧雕一株灵芝。整体宁静疏朗,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仙鹤和寿桃与“贺寿”谐音,有祝寿祈福之意;灵芝与竹子亦有健康常青之意。


黄玉狻(suān)猊(ní)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5cm,宽7cm,高8cm

颐和园博物馆


青白玉麒麟吐书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0cm,宽3.9cm,高9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青白玉麒麟吐书



清(1636-1912年)

长10cm,宽3.9cm,高9cm

青白玉质,洒金皮,间有白暇。籽玉随形圆雕,麒麟昂首挺胸,眼珠凸起,粗颈微曲,静卧欲踏云而起,底部有浪花祥云相衬,背负绶带宝书,四肢雄壮,局部浮雕龙鳞。整体构思奇特,雕工细腻,打磨精湛大气磅礴,栩栩如生。麒麟负书,亦称为麒麟送书、麒麟负书,传说麒麟与孔子渊源颇深。孔子降生当晚,有麒麟降临孔府,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征在贤明”字样,既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后人以麒麟吐书,表现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青白玉童子洗象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1.9cm,宽5.6cm,高9.3cm

颐和园博物馆




青白玉童子洗象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1.9cm,宽5.6cm,高9.3cm

青白玉质,有绺裂。整料雕琢,采用圆雕技法雕琢象形。立象回首卷鼻体态肥硕,神态怡然。两童子一人伏于大象背,一人手持如意立于大象身侧。该器玉质莹润纯净,造型构思巧妙,雕工精细,颇具意趣。童子洗象是常见的吉祥题材的玉雕作品,“洗”与“喜”谐音,“洗象”寓“喜象”之意,也寓意气象更新。


白玉雕“洗象图”座屏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4cm,宽6cm,高20cm

颐和园博物馆



白玉雕“洗象图”座屏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4cm,宽6cm,高20cm

白玉质。该器为座屏式样,由底座和屏芯组成。屏风顶部雕饰祥云,屏芯主体纹饰为童子洗象,大象低身俯首,形态灵动,童子手持洗具,憨态可掬。莲瓣纹底座上雕饰祥云纹饰。该器运用圆雕和高浮雕的技法,刀法娴熟,抛光细腻。洗象图有“洗象更新"之寓意。






白玉雕“太平有象”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5cm,宽7.1cm,高13.3cm

白玉质,莹润纯净。圆雕立象,身披璎珞,回首卷鼻,体态肥硕,神态怡然。两位童子,一人趴伏于象背,手捧大朵牡丹;另一人怀抱牡丹的宝瓶,立于象旁。象厚重稳行,在中华文化中自古为瑞兽,与宝瓶、牡丹组合,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之说,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宋代诗人陆游曾赋诗曰“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象已然成为吉祥、喜庆的祥瑞象征。




青白玉石榴金蟾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8.2cm,宽6.5cm,高5.5cm

青白玉质。玉料细润,青中闪灰,有天然玉绺。圆雕俏色,较灰一侧雕金蟾在前,较白一侧雕石榴在后。金蟾即为中国古代传说中三条腿的蟾蜍。金蟾背驮石榴,双眼凝视前方,有呼之欲出之感,神态灵动。蟾与石榴皆多子,二者相连常有多子多福之意。石榴与蟾亦暗喻道教神仙刘海蟾,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的典型题材。此摆件寓意吉祥,构思奇巧生动传神,雕工细腻,抛光极好。



玛瑙雕“马上封侯”



明(1368-1644年)

长7.5cm,宽4.5cm,高4.5cm

玛瑙材质,巧色雕琢。用圆雕手法琢卧马跪伏于地,曲颈回首,菱形眼,鬃毛茂密贴于后颈,肢体健硕,体态优美。小猴灵动有趣,攀附于马背,似与马儿嬉戏。“猴”与“侯”同音双关,这里泛指达官权贵。猴子骑于马背,取“马上”立刻之意。“马上封侯”比喻事业即将飞黄腾达的愿望。借物舒怀是我国古代艺术品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最能直接反映工匠的所思所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聪明才智。





白玉鳌鱼瓶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13cm,宽3.5cm,高19cm

白玉质。整料雕琢。瓶身雕琢为鳌鱼形,鱼头雕饰独角,瓶身内挖膛,大鱼翻身跃起,迎浪直上,口张目瞪,摇须摆尾。小鱼紧随其后,浮浪而出。鳞、鳍自然逼真,生动写实,雕工细腻,富有动感。鳌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底座木质,呈波浪形态,与玉鱼相配得宜。


青白玉双獾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3cm,高3cm

颐和园博物馆




青白玉双獾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3cm,高3cm

青白玉质。整料雕琢,采用圆雕、镂雕等技法,雕琢出伏卧双獾造型,身体交错,回头对望,口衔透雕缠枝花叶。该器玉质温润,造型巧妙,雕工精细。“獾"与“欢”谐音,“双獾”即“双欢”,有和睦之意。




青玉雕“英雄”



宋至元(960-1368年)

长7.2cm,高6.8cm,宽4.8cm

青玉质,有黑褐色绺。玉质致密莹润,古拙厚重,随形设计。整体雕刻融合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琢一雄狮,呈伏卧状,身躯浑圆,四肢粗壮,双目圆睁,尾巴卷曲,扭头曲颈,与栖于后背的雄鹰呼应,姿态传神,简洁生动。这种鹰与雄狮或熊的飞禽踏兽形象,常见于中国玉雕题材。在天为英,立地为雄,取其谐音“英雄”,以此寓意建功立业、雄霸一方的远大志向和宏伟意愿。


青玉雕“英雄”合卺(jǐn)杯



明(1368-1644年)

长9cm,宽5cm,高7.5cm

青玉质,有沁色。双筒相连式,均为圆口,深圈足。口沿和腹部刻谷纹,间以夔凤纹及如意花瓣纹。鹰熊在双筒之间,取谐音“英雄”之吉意。《礼记·昏义》载“共牢而食,合卺而酳(yìn)”,“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此种双联杯是古代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专用杯子,因此又称合卺杯。



青白玉双猴捧灵芝仙桃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6.8cm,宽3.7cm,高6.6cm

青白玉质,洒金皮。和田玉整料随形圆雕大小两只玉猴,玉猴呈单膝跪卧状,大猴双手高举寿桃一枚,小猴双手擎灵芝一簇,大猴俯首,小猴昂苣,两猴对视交谈。玉猴开脸生动逼真,额头纹路清晰可见,身体线条流畅自然,寿桃与灵芝交相呼应,整体层次错落有致,工匠构思之严谨可见一斑。猴喜食桃,寿桃寓意长寿,灵芝寓意如意,大小双猴亦有代代封侯之意,双猴捧寿寓意福寿延绵,万事如意。



颐和园博物馆藏:

紫檀嵌银丝三镶翡翠“龙凤呈祥”如意

颐和园博物馆藏

清·光绪(1875-1908年)

长53cm,宽14cm,高10cm

翡翠质,紫檀木柄。云头形首,海棠形腹和尾部,皆嵌有翡翠饰片。首部雕“祥龙戏珠”,龙身体弯曲,似从海中跃出,口吐仙气,将悬于空中的灵珠包裹其中。中腹及尾部雕饰为凤纹,与首部纹饰呼应,取“龙凤呈祥”之意。尾有象鼻孔,系黄穗子。紫檀柄刻多字,内嵌银丝。该器富贵大气,工艺精湛,颇具皇家风范。


青白玉螭(chī)衔灵芝纹炉顶

元(1271-1368年)

长3.6cm,宽2.2cm,厚3.7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青玉双螭(chī)衔灵芝纹饰件

元(1271-1368年)

长8.2cm,宽6cm,厚1.4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白玉镂雕龙纹带饰

元(1271-1368年)

长5.8cm,宽4.7cm,厚1.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白玉凤纹带饰

宋至明(960-1644年)

长5.2cm,宽7.7cm,高2.1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藏


青白玉虎

宋至元(960-1368年)

长6.2cm,宽3.9cm,高2cm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藏



青白玉俏色奔马纹带饰

辽、金(916-1134年)

长5.4cm,宽4.1cm,厚0.6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碧玉螭(chī)纹觥(gōng)

清·乾隆(1736-1795年)

长7.5cm,宽6.2cm,高11.7cm

颐和园博物馆藏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