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8月11号落下帷幕。
虽然没怎么关注本届奥运比赛,但也要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运动员、教练、陪练、队医、厨师等等人员鼓掌点赞。
看着那些00后运动员,不禁感叹,英雄出少年。
只可惜,和这些出色的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相比,这次报道奥运的记者们,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网络上也因此产生了很多围绕记者不当采访进行点评的爆款视频。
大致内容都是在说记者报道的关注点不是运动员的颜值、身材,就是造CP,炒八卦。
确实,这届奥运除了开幕式让人各抒己见外。
对于中国运动员的报道似乎都挺统一。
看颜值、看身材似乎成了取得成绩后大家最关注的事。
好像他们能获得奥运金牌,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
而主要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
说实话,如果只看短视频平台。
还真有一种这91枚奖牌都是游泳运动员和乒乓球运动员获得的。
而其他获得奖牌的运动选手的报道真是少之又少。
男女混双,本来就是比赛所需。
却因为取得了好成绩,男女运动员就被安排成“一对”。
这样的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
而且有些画面就是“断章取义”。
一个比赛中不经意的眼神。
被剪辑者做成慢镜,再配上意有所指的 BGM。
一段满是情感故事的画面就此诞生。
蒙太奇手法被用到了体育赛事中,也算是创新吧。
甚至为了流量。
不惜自己制造出一个“情深深等马龙”的爱情故事。
请问前日本女乒乓选手十年未婚,是真的因为马龙吗?
在发这样的视频前,发布者有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当事人吗?
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在看到和“纯爱”相关的故事时。
都不会去深究,这个故事会对故事中的双方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但我相信,一定不是吃瓜群众能感受到的甜蜜。
看着这些内容被制造出来。
我深深地为这些内容制造者——不说记者,因为有很多内容是自媒体或者是营销号发布的——感到遗憾。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人生中难得一次的机遇。
对于记者来说,又何尝不是?
如运动员想在奥运上夺得金牌一样,记者们同样想在这样重大的赛事中留下能被人铭记的采访和报道。
只可惜,如今考核记者的能力,已经不是谁能写出有深度的报道。
谁能做出更好的采访。
而是谁的内容能在新媒体端成为爆款,能上热搜。
毕竟传统媒体已经式微。
而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必须兼顾新媒体平台内容的考核。
出热款、爆款、上热搜,可能和他们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无冕之王也要为五斗米折腰。
而能让网络受众多看几秒的内容,无非就是帅哥美女,情感八卦这些窥私属性的消息。
有几个刷短视频的会有耐心在手机端看深度访谈?
媒体记者不是都没有水平。
只是有很多迫于网络受众的喜好,不得不学着投其所好。
曾经记者是无冕之王。
他们是报道事实真相的人。
现在,他们是讨好受众的人。
曾经,他们是引导观众的人。
现在,他们是取悦观众的人。
他们不是不想有独家报道。
他们只是学会了“适者生存”。
但不管他们怎么变,都不应该成为辱骂国家运动员的人。
一个体育记者,在直播连线中公然说“全红婵像个白痴一样”。
当时看到这段视频,邓邓就在想,就算你不喜欢全红婵,也不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一个人。
先不说她是否奥运冠军,为国争了光。
就算她只是一个普通的17岁青年,作为一个记者,在公开场合,也不能用这样的字眼去评价她。
结果晚上就刷到了该记者被处分的视频。
可是,他说出的话,可能已经被当事人看到了。
这种话会给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作为记者的他,在说之前没有考虑过吗?
这不是一个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而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不尊重。
只是,就算他被处分了。
他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就可以因了这个处分而消失吗?
说了伤害人的话,受到了应得的处分。
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吗?
说出这种话,是记者的失职和失德。
但这种视频为什么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流量、热度。
为了留住受众。
让这些不当的内容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就是平台的失责。
这次巴黎奥运会。
之所以有那么多关于颜值、身材、造 CP 的内容出现。
是因为大家看到这样的内容会被平台推荐,会有流量,能出爆款。
所以才一窝风地去制造类似的内容。
如果平台给出一个正向的引导,把关视频的内容。
相信报道的风向又会完全不一样。
大数据有利,也有弊。
大数据告诉我们,观众喜欢看这种东西。
于是我们就去制造观众喜欢看的东西。
而这些大数据来自哪里?
来自那些短视频平台深度使用者。
什么样的人会没事一直刷短视频?
像邓邓一样无聊的人。
那么,这些无聊的人产生的数据,有价值吗?
邓邓不敢说,也没有资格说没有价值。
但,这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