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有个戴祯益,刘晓庆曾向他请求学习金钱板技艺

百科   2025-01-09 17:03   四川  

    戴祯益,男,外号名称“戴麻子”,蓬安县巨龙镇人,1932年2月13日出生。蓬安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退休前从事金钱板、评书等民间曲艺的表演、教学辅导工作,系新中国成立后蓬安县金钱板的第一代传承人。

    他19岁师承川东北著名民间艺人冯志国,潜心学习金钱板、表演艺术,20岁登台表演便一炮走红。60年代“戴麻子”在民间成为了金钱板表演的代名词。

   1958年,戴祯益代表南充市参加了四川省文艺调演,在此次演出中,老人凭借手中的三个竹板表演的《黄继光大战上甘岭》,获得了全省金钱板二等奖。

   1961年,戴祯益与当时著名演员刘晓庆在大巴山同台表演后,赢得了刘晓庆的尊重,刘晓庆私下与戴祯益商量:请求学习金钱板技艺。老人说,就是那个时候,表演得最火,满大街的人要求看看“戴麻子”长的是啥样子。

   1964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给予戴祯益正式曲艺艺人的演出证。这是一个象征,也是一种鼓励,鼓励戴祯益在以后的曲艺道路上更创新高。

   1979年,当时南充市13县(含广安、岳池等)曲艺调演,与老师冯志国同台竞技,获得了一等奖。“那次表演是平身压力最大的一次,若把师父比下去了,是不是农村说的打了‘翻天印’,不把老师比下去,又不好向父老乡亲交代。”回忆当时情景,老人现在仍是满面愁容,上台前想得很多,上了台后把一切都忘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如何使表演精彩。

起伏人生,因坚持完成接力

    1953年戴祯益成为南充曲艺队正式演员,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学习川北评书。据悉,当时南充的川北评书是一位叫唐玉的说书人首先发起的,唐玉有着“川北评书小教主”的称号,而后唐玉将这门技艺传其儿子唐芳,川北评书就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而戴祯益的师傅是唐芳的徒弟——有名的评书表演家严向清,因为有金钱板的底子,学起评书要容易得多。

   1958年戴祯益回到巨龙,在红日人民公社机械厂挂职副厂长,其实是巨龙老乡专门请他回来指导巨龙业余剧团的,此时戴祯益已对金钱板、评书、杂技等多种表演艺技艺更加精湛;1959年,调骑龙乡指导骑龙业余剧团;1959年至1965年这几年时间,县文化馆每年都要请他到曲艺培训班讲课,为蓬安培养更多的曲艺表演人才。

   1966年,戴祯益调往县文化馆工作后,开始在各地讲评书,所到之处都是好评如潮,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无疑给了戴祯益当头一棒,因为《一个鸡蛋的家当》的创作与演出,戴祯益受到影响,被发配去劳动锻炼,并限定不准打金钱板和说评书。

   1972年,历尽了艰难之后戴祯益调到蓬安川剧团工作,开始了他的曲艺表演艺术第二个春天。

    以前,他主要是靠表演别人的本子。从1972年开始,他进行了大量的文艺创作。戴祯益说,10多年时间,创作了《黄桷树下两亲家》、《大公鸡》、《罗涛涛》、《俏姑娘》等数十篇作品,分别刊登在国、省、市的曲艺杂志上,并多次到省、市、县参加调演,多次获奖,这就奠定了其在曲艺界的身份与地位。

    1983年,为了解决子女就业,他申请提前退休。从县文化馆退休后,戴祯益一直坚持着金钱板、评书等曲艺的演出活动。然而1987年,一场大病之后,戴祯益不得不退出曲艺表演前线。“广元、绵阳、成都,曾经红透一半天的路线,现在重走却不能唱金钱板、也不能讲评书了。”当戴祯益明白自己不能说、不能唱的曲艺生涯要结束了的时候,想到的是如何让这些艺术传承下来,便在身体方便的时候,在其徒弟(蓬安县民间赫赫有名的曲艺表演家)梅质林开办的“梅子林杂技校”授艺,让曲艺完成文化接力。


篷安全搜索
蓬安全搜索由邓四平创办。联系电话: 15908275137(电、微同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欢迎关注蓬安全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