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陋巷鲜为人知,但他却能够“点草成金”:蓬安民间艺人祝世华

百科   2025-01-09 17:21   四川  

   祝世华,男、193911月生,汉族、蓬安县相如镇人,是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杆画的传承人。他自幼就喜欢做手工,13岁时便能对着人和物体,捏出像模像样的泥塑。由于手工做得不错,上世纪60年代初期,被选进了县文印社做雕刻私章的工作,也是从那时起,更加深入地钻研起雕刻艺术。那个年代缺少工具,就自己动手做雕刻工具,还为此去铁铺学习了一个多月打铁技术。为制作模具,跟泥水匠学习水泥预制件技术。直至1973年,蓬安县工艺美术厂发现了其才能,聘请担任厂里的技术骨干。慢慢地,摸索学习使其逐渐掌握了泥塑、根雕、石雕、木刻、面具模型、核桃雕、麦秆画、扎草龙、纸火等多门技艺。

    1993年退休后与麦秆画结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了麦秆画,麦秆农村十分常见,用来作画原料好找,于是便潜下心来开始研究麦秆画。

  曾多次到县图书馆去查阅资料,了解到麦秆画属于民间手工艺术,源于中原地区,是一种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山川、百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形态的艺术形式,在唐代曾是风靡一时的宫廷艺术口。对麦秆画有了一定了解后,便开始尝试着创作,也就有了后来的祝氏麦秆画。

  祝氏麦秆画和其他麦秆画不同,其他人的麦秆画是平面的,祝氏的画是立体的。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只见一只猴子体型浑厚丰满,身上的毛发清晰可数,那夸张的动作和顽皮的表情更是惟妙惟肖。一幅作品通常需要割、漂、刮、碾、烫、熏等40多道工序。为了技艺创新,做出更加立体、生动的麦秆画,还需要制作大量的磨具和其他工具。

  用普通的麦秆,作用出栩栩如生的立体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美术工艺品。曾被前来采访的记者和文化部门专家誉为:开创立体麦秆画创作路子的巴蜀第一人

  祝世华是蓬安麦杆画传承人。他的麦杆画具有立体感。他以工笔画为基础,画中诸如叶脉、杆干、羽毛以及深色部位,均有电烙铁进行烫划,使之达到应有的视觉效果。尤其是鸟类的羽毛,更是精心烫划,直到逼真为止。每做一幅画都要多道工序,但是不同部位不同作品的工序还不完全一样,像做鸟,通过分解以后有身子、尾画、翅膀、头部、爪子,相对来说鸟的每根毛就费功夫,不仅要认真、细致的粘,一个尖儿都不能断,还要分层次粘好,还要表现鸟羽毛颜色的渐变。

  麦杆画也不是光靠机械的劳作就能做出来的。它还需要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及阅历,还要有生活的感悟,形成艺术构思,凭借熟练的工艺,然后经历艰苦的创作过程,才可能完成。

  制作过程中,先把麦杆用他自己研制的一种药泡30分钟,起到防腐、不生虫,又将麦杆软化,使其更加有韧性。然后把没用的地方剪掉,把麦杆劈开、晾晒、晒干以后基本上就定型了,成为了一个平面。但是现在还不能用,因为它是原始材料还要加工。麦杆本身还有点厚,要把里面多余的部分用刀片把里边那层刮掉,剩下麦杆的皮很光亮。现在还是不能用,因为做出的东西不是单色的,还有立体的,应该是多种颜色,必须上色,对麦杆进行上色,必须用专门制作的小熨斗工具,熨烫麦杆的温度要适中,并在刮净的麦杆皮上进行碳化处理。颜色要是想深一些,熨斗在麦杆皮上熨烫就要慢一点。如果需要麦杆皮的颜色浅一些,就是将熨斗熨烫时快一点,这样就能得到了所需要的麦杆皮了。碳化出来则不会褪色,像金属一样,要浅则浅,要深则深。然后设计构思,然后制作。其奥妙则不可细言矣!

  在蓬安、南充、四川罕见,在全国只怕也不多见,面世为人称道赞叹,就是点草成金的蓬安祝世华的麦杆画。

    邓四平摄影:





篷安全搜索
蓬安全搜索由邓四平创办。联系电话: 15908275137(电、微同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欢迎关注蓬安全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