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上海六院麻醉特色,护佑西藏地震创伤患者--记日喀则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单纯神经阻滞下肢骨折手术

健康   2025-02-08 18:08   西藏  

1月20日,来自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援藏专家单宇主任再次来到病房看望地震伤员拉巴,进行常规的术后随访,此时的拉巴已经可以自行半卧位,受伤的左下肢可以随意活动,胃口恢复,激动地紧紧握住单主任的手,他的妻子还特地献上了哈达,感谢来自上海六院的援藏医生运用先进的麻醉技术,顺利保障完成了下肢骨折手术。

图片

1月7日,日喀则定日县发生地震,患者因地震从高处坠落致腰椎(L2)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左跟骨骨折、双肺坠积性肺炎,当日转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于1月10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急诊腰椎手术。术中发现患者血氧不稳定、呼吸储备功能不佳同时还伴有少量胃液反流,为安全起见,术后带管送至重症监护病房(ICU)继续治疗。经过一系列呼吸治疗后,脱机拔管,于1月13日转入普通病房。为挽救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患者的致畸致残率,需要尽早在手术窗口期行下肢骨折手术。


都说“麻醉不是打一针就结束了,麻醉医生是保命的”,这个麻醉应该怎么上呢?前次手术的过程提示,如果再做一次全身麻醉,上次的意外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或是更严重,或是仍要在术后转ICU继续治疗;而患者又做了腰椎手术,限制了椎管内麻醉的实施。综合患者的目前情况,单宇主任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为这次手术保驾护航。

图片

1月16日,在和患者、手术医生充分沟通后,考虑到患者的手术部位和止血带反应,单宇主任利用超声可视化,为患者做了高位的左下肢神经阻滞术,同时辅以少量的浅镇静药物,手术在患者浅浅的睡眠中顺利完成,患者无任何不适,术后即转回普通病房。患者后来反馈,手术当晚伤口疼痛感也没有原来想象中这么厉害,第二天左腿的运动和感觉也都恢复了,是一次真正的“安全、无痛、舒适”的麻醉体验。这是日喀则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单纯神经阻滞下肢骨折手术,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作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国高级创伤中心的联盟单位,在这次地震救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此项临床新技术在该地区的首次应用成功,不仅是对灾害后多发创伤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有益探索,而且也是“医疗援藏,沪藏携手,共同进步”的完美体现。


人物小传:

图片

单宇,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队员、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麻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上海援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