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施仲衡院士逝世

时事   2024-12-23 15:38   上海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原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创始人之一、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创刊人,施仲衡同志于2024年12月23日4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施仲衡院士,1930年11月生于江苏苏州,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53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同年11月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被选派赴苏联攻读地铁专业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地铁专业第一人。1959年回国在唐山铁道学院任教,1965年调入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科研所任所长,1983年任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2000年任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荣获“中国地铁50年致敬人物”称号。

施仲衡院士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奋斗70余年。开创了地铁浅埋加防护理论体系;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台盾构机大装备;编撰了我国首部地铁设计规范和专著;提出了“先批规划后批项目”等国家政策建议,为地铁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信号、车辆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主持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等地近百个重大地铁项目论证,引领了地铁科技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地铁领域高层次人才;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施仲衡院士一生系于轨道交通,追梦轨道交通。他的逝世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巨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施仲衡院士!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施仲衡院士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12月29日(周日)上午11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2024年12月23日




人物经历

1931年11月5日,施仲衡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

1949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考取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系。1953年7月,留校任教。

1953年7月,参加抗美援朝工程队,在开城板门店修建飞机场,任六十五军某团技术员;11月,唐山铁道学院桥梁队道系任助教,并任系教师团支部书记。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后更名为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

1955年11月,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攻读地下铁道专业研究生。

1957年1月1日,为铁道部地下铁道考察团做翻译。

1959年,通过论文答辩,获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0月,任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桥隧系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讲师并兼教研室副主任,同时担任北京地铁工程局、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天津)技术顾问。

1965年2月,担任北京地铁工程局设计处工程师;3月,担任科研所所长。

1970年2月,正式入伍参军。

1972年10月,到法国和匈牙利考察,回到中国后编写考察报告。

1973年2月,任铁道兵总字507部队科研所所长。

1976年11月,北京地铁工程由铁道兵交由基建工程兵负责,任基建工程兵科研设计院科研所所长。

1977年10月,赴日本考察地铁,编写考察报告。

1979年5月,到法国、比利时考察“隧道模”。

1981年12月,被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工程师”。

1983年,基建工程兵设计研究院改名为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1984年,被聘为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

1989年8月,随建设部领导到法国考察地铁。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兼任西南交通大学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00年1月1日,被聘任为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11月,北方交通大学与北京城建院联合成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担任该中心的主任和博士生导师。

轨道纵横
轨道交通招投标、市场资讯、人事动态、交流合作等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