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剧场4.0|泉师到底有谁在啊?!

文摘   2024-08-02 20:00   福建  


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于2001年,2019年成立特殊教育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合署办公。学院坚持“厚德、自强、开放、笃行”办学理念,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全面实施“339”(3个“有组织”、3个“着力点”、9大“体系”)发展战略,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开设小学教育系、特殊教育系、应用心理学系、学前与老年教育系、数字媒体系等5个学系,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另开设专升本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00多人,研究生48人。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100人,其中专任教师70多人。专任教师中台湾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拥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市高层次人才50多人。

学院在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特殊教育为基础、以融合教育为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幼儿园到中学师资培养一体化、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一体化、高等教育研究与基础教育研究一体化和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四位一体”教师教育办学格局。


学院恪守“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4人,获省级以上立项和省级以上大学生各类赛事共221项。学院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对毕业生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的辅导,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持体系。近10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点击展开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专业,2013年获批开始招生,2016年入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建设梯队项目库;2020年获批学校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立项建设项目;2023年教学成果入选福建省新工科教育优秀案例。专业以新型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构建深度协同、多元融合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面向全国招生。

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党政机关、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教育、数字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点击展开


特殊教育专业创办于1988年,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该专业是福建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点,是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基地,福建省76所特殊教育学校50%以上的特殊教育教师、75%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毕业于该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福建省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委托培养专业。

本专业适应国家、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新时代公费师范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扎根福建,培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师德高尚、特殊教育情怀深厚,具备所教学科素养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综合育人和反思实践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

点击展开


小学教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创办的泉州师范学校普通师范专业,2003年获批为本科专业,是福建省最早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专业,是福建省公费师范生培养委托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全国招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泉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包括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小学骨干教师和相关教育机构管理人才。

点击展开


泉州地区唯一公办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于2004年,2008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被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3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学前教育第二级)。学前教育专业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融合艺术实践活动,凸显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特色,2022年入选教育部-联合国⼉童基⾦会 “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提升项⽬”试点院校试点专业。专业入职率、就业率高,部分毕业生入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幼儿教育,深受好评。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保教活动组织与指导、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早教托育服务、融合教育,以及钢琴、音乐、美术、舞蹈等。核心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班级管理等。

点击展开


应用心理学专业,泉州师范学院一流专业,创办于2005年,培养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500余人,毕业生质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2022年,依托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始招收音乐治疗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本专业拥有音乐治疗室、脑电实验室、沙盘游戏室、基础实验室、心理宣泄室等多间实验室。

应用心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心理学的基本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基本研究方法,基本掌握1门外语,能在指导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具备在指导下开展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教育、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咨询、管理、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泉州师范学院交通与航海学院的前身为2011年4月成立的航海学院,2021年7月更名为交通与航海学院,是福建省航海学会理事单位,福建省首届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理事单位,湖南省交通就业扶贫海员培训合作基地,贵州省人才培训中心,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


现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800人。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实验人员4人;教师队伍中22人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双师双能型教师占70.9%。学院现有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群——交通服务类专业群,拥有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和完备的实验实训教学软硬件设施,已建设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GMDSS实验室、动力设备操作车间、金工工艺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室、水上训练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验实训室,拥有2万多平米的训练水域及配套码头,1万多平米的航海技能训练中心,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


2018年,中国科教研究院将学院交通运输类专业竞争力评为三星级,中国科教网公布的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中轮机工程专业排名第八。2019年,学生代表队参加“第五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取得航海院校组第七名、团体三等奖的佳绩。2021年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在福建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多个奖项。

学校充分利用与台湾“五缘”优势,积极开展闽台交流合作,促进我院船员教育和培训不断向前发展。与台湾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在台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派、课程互用、人员互动等活动。利用两岸航运企业和航海教育资源,提高航海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促进海峡两岸航海教育事业和海运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点击展开


航海技术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中国校友会2023年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排名第五,中国区域性一流应用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爱拼敢赢的意识;具备国际航运知识、掌握船舶驾驶技术和管理能力;专业理论和实验训练,具备适任远洋三副工作,适应从事商船运输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

点击展开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2020年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11部委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2024年李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国家宏观调控势必将推动中国智能汽车工业进一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百万级别。针对国家与行业迫切的人才需求,泉州师范学院开办了“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该专业立足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结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汽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汽车行业和城市交通体系变革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可从事:(1)智能车辆设计、制造及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2)自动驾驶系统等相关的汽车产品研发与管理工作;(3)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相关工作;(4)攻读硕博士学位并于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从事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工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师范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涵盖地理教育、乡村振兴、城乡规划与设计、环境管理与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2020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地理科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千人。

学院教师队伍现有“闽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桐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桐江学者讲座教授6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7人,硕士生导师15人,高级职称占比71%,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4%。


学生团队曾获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和省级金奖,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学院拥有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村环境整治与废弃物资源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新工科共建共享实践平台、大气环境超级检测站、校企联合实验室、院士专家创新平台、李子蓉名师工作室;城乡规划与生态修复现代产业学院、未来乡村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所、资源流动与环境健康研究所和河口海岸带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平台。

点击展开


地理科学专业是我校首批本科专业之一,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高级职称占比75%,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0%,福建省省级高层人才2人。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类项目4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9篇。

专业坚持服务国家和福建省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着力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多次选派师生参加全国高校地理联合实习;着力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曾获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二等奖、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等荣誉。

点击展开


环境科学专业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现拥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3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桐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桐江学者讲座教授4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高层人才4人,硕士生导师9人,高级职称占比93%。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市及企事业委托项目近100项,发表SCI收录等高质量论文100余篇。

点击展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位。旨在培养具备地理综合思维、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与管理、城乡社区营造、景观设计等工作,适应新时代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本专业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高级职称占比76.5%,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2.9%。承担省市及以上科研课题200余项、服务地方项目100余项。


本期学院剧场到这里就结束啦

要想知道泉师还有谁在

 敬请期待下期学院剧场~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本科招生

排版编辑:王雨欣

审核:蓝馨如

泉师小团团
泉州师院学生记者团由“泉州师院校报记者团”和“东南网泉州师院记者站”融合而成,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以 “泉州师院报”、“学校官微”等为主要阵地,开展一系列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