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钱的路上,涨点儿认知和人生智慧。
hi,我是橙子。
咱们一起搞点事情。
春节,是大家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了。
都说过年最有意思的就是在春节前的十几天。
可是,临近春节,有些家庭已经开始吵架了。
过年前后吵架,好像是大多数家庭的必备节目。
平时过得还是好好的,一到过年,家里的人就都变脸了,
变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说话也都冲得很。
春节,本来应该是喜庆祥和的节日,为啥会吵架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们小时候觉得过年好玩,是因为不用自己出力准备过年的东西。
光是吃喝玩乐,肯定觉得过年很好。
其实,过年是最累人的。
越是重大的节日,越是需要有人在背后默默付出。
在一个家庭中,付出最多的就是夫妻两口子了。
为了过年,两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委屈。
妈妈会觉得:各种家务活儿和备菜做饭,都需要自己来做。
父亲觉得:自己是家里赚钱的人,累了一年了,于是就当了甩手掌柜。
双方都没有换位思考,都在考虑自己的辛苦和委屈。
一些小事情,在平时可能也就忍了,不至于吵架了。
但是大过年的,谁也想舒服一下,享受一下。
而且,过年的事情的确多,主要涉及花钱和家务劳动。
两口子吵架最多的也是因为钱的问题。
过年要买年货,要给亲戚朋友送礼品,要给家族里的小孩子包红包,
这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年货买多了,会埋怨说:乱花钱。
年货买少了,又觉得舍不得花钱,嫌弃一年赚钱少了。
还有家务也挺烦人的,
过年需要打扫卫生,需要炸鱼、炸丸子、腌蒜,
年夜饭需要烹饪十几个菜,还要捏饺子。
没有做过饭的可能觉得就是张嘴就来的事情,觉得很简单。
做过饭的都能体会那种复杂和辛苦。
光是洗菜、刷锅、洗碗就够崩溃的了。
家里人多了,洗衣做饭也多了,家务活成倍增加,
大多数家庭,都是女方一个人在忙活儿。
男人一点也不主动分担,反而在家里要求这要求那,
甚至还邀请一群狐朋狗友吃吃喝喝,制造了一堆垃圾。
家里有孩子,小孩子还不听话,寒假放假在家又哭又闹的,还不省心。
大人忙里忙外,为了大年三十那一晚上的其乐融融,付出都太多了。
难免都会心里滋生很多负面情绪。
过年前后,一个家庭需要应对的人和事情,都会成倍增加。
不光是家庭内部的摩擦,在家庭之外人际交往也变多了。
需要再亲戚朋友之间来回走动,很多时候需要强颜欢笑。
看着别人家都买好的,吃好的,家里都井井有条,欢声笑语的时候,
心中就更加不平衡了,会有羡慕、嫉妒和怨恨。
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会迁怒于人了,
回到家之后,就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
而且,一年中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
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无限放大。
很多80后、90后的一代人都是在父母的吵架声中长大的。
过年不吵架的家庭,已经胜过90%的人了。
过年期间,不仅夫妻吵架,而且还有和父母吵架的,
也有兄弟姐妹之间吵架的,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
有孩子的家庭,过年的话题,都在孩子身上。
年龄小的问的都是学习情况,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名
年龄大的问的就是结婚恋爱,谈对象了没有,或者工作月薪有多少?
有的是在饭桌上,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直接就当场就翻脸掀桌子了。
本应该是阖家欢乐,一家子团圆幸福的时刻,结果却闹得不欢而散。
过年,把一群有血缘关系的人,强行凑到一起,制造出家庭和睦的假象。
家里每个人都像一颗手雷,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引爆一场战斗。
有朋友说:家是好地方,但是不能常回。
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开始不愿意过年的原因。
过年,只有小孩子是开心的,长大之后都觉得过年没什么意思了。
一周之后,年就过去了,都忍一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