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钱的路上,涨点儿认知和人生智慧。
hi,我是橙子。
咱们一起搞点事情。
临近年底,全国各地的考公大军,又开始活动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就把考公考编当成了新的目标。
但是,有些孩子是真的在备考,
而有些孩子可能是在为了啃老而假装备考。
一个表弟,在家备考了5年了,还没有考上,不仅没工作,而且没对象。
但是家里也不催他,也不训他,就因为他在考公考编。
姑妈还说:他是在准备很重要的事情,不能分心,要久久为功,期待厚积薄发。
张雪峰老师说过:有的家庭傻到都不知道孩子考公考编到底有没有岗位,也不知道“三不限”,那说好听点叫做在家准备考公考编,说不好听点其实就是在家里变相啃老。
真心想要上岸的,估计早就上岸了。
俗话说:命里要带编,书都不用翻。
即使命里没有编,最多3年也就把书翻烂了,也该考上了。
多年没有上岸的,可能真的会有啃老的嫌疑。
在家备考的花销,看似不大,实则也不小。
有人说,那不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吗?
陪父母吃饭,怎么能叫啃老呢,
花父母钱买车买房的,才是真的啃老。
生活费其实没多少钱,一个成年人一个月1000元也足够了,
但是父母一听说孩子要备考公务员,开心极了,
每天都是好饭好菜备着,就像当年高三冲刺高考一样。
生活费自然会比平时的标准要高的,
而且除了生活费,还有图书资料费,甚至还要报考几千几万的考公辅导班。
没有工作的孩子,这份钱光靠自己的压岁钱,恐怕也不够吧。
有些孩子现在的心理素质的确一般,很多都是在逃避现实而已,
尤其是一些双非文科硕士,抱有高学历和考公对口专业的幻想,昏昏度日。
决心上岸的人,即使是边工作边备考的,也都上岸了。
越是拖时间的,往往越是没有希望。
当下的考公考编大军,其实最终上岸的都是极少数。
以前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现在不管高考成绩如何,起码都能上一个大学。
而考公考编,却成为了真正的独木桥,通过的人少之又少。
考公也是在缓解就业压力,否则激情燃烧的青春也无处安放了。
另外一个方面来思考,可能也是在减少贫富差距。
凡是同意让孩子在家常年备考,不用上班的,都是有一定家底的。
有些人爸妈退休了有过万的退休金,反正也花不完,
干脆用来让孩子啃老了,也没什么不好,
万一他考上了呢?
有钱人家的在家考公和普通人家的在家考公,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大城市闯荡,本不愿意考公考编回到家乡,
因为这几年大城市的就业形势不好,才无奈选择回家乡发展。
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孩子愿意回老家考公,那叫继承家业,
飘泊在外上班的,都是不懂事的孩子。
回老家考公考编的,都是好孩子。
而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在外闯荡碰壁了,回老家全职考公的,才叫做啃老。
考公,并不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啃老,也并不是最后的归宿。
当下的大环境可能需要年轻人理性来思考自己的定位,
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知,
即使是考公上岸了,那也是在一种啃老。
年轻人需要去接触社会,不管就业形势如何,
一定不要宅在家里,不要断了跟社会的联系。
考公考编是否上岸也不是最重要的,
现在热门的行业,再过10年以后,未必还会是好行业。
不要逃避时代,每一代人都会经历低谷的,体验过低谷的人,才会更加感受到明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