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扎堆入编,对35岁左右的干部冲击很大

文摘   2024-12-27 21:5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搞钱的路上,涨点儿认知和人生智慧。

hi,我是橙子。

咱们一起搞点事情。

最近几年,中年人在竞相失业,大学生在疯狂考编。

职场就业大环境越差,考公大军的人数越多。

甚至985、211的高学历人才,索性放弃了职场招聘,直接开始进军体制内。

很多社区和街道的编制,都有清北和海归在参与竞争了。

从今年的形势看,已经有一大堆名校的硕士博士开始在体制内正式上岗工作了。

硕博扎堆入编,对体制内的同志们,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以前大家都是普通本科的水平,最高也是一些水硕,上班都是读书看报混日子的。

现在有了名校的高材生加入,体制内也要内卷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鲶鱼效应”,名校的硕博就相当于体制内的新来的鲶鱼,

一定会带动其他同志的活力,尤其是35岁左右的干部群体。


体制内,可能不追求加薪,但是会在乎升职。

级别和身份,是体制内最关注的事情。

以前的晋升基本上都是看资历的,到了年纪基本上都能够解决位置。

因为他们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也就只有看资历了。

而现在硕士博士的来临,让很多大龄干部有了危机感。

硕士和博士进入体制内,直接是可以定为四级主任科员的。

而且,名校的高学历人才可不是混日子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借助着学历的优势,肯定要比之前入职的同龄人进步更快。

比如一个在科技局的朋友,今年已经34岁了,去年才提了四级主任科员,

而去年新来的天津大学的应届硕士,今年才25岁,也定级为四主了。

这一前一后,就相差了近10年呀。

按照体制内的晋升速度,三年就是一个台阶,10年的话,可能真的是云泥之别了。


更可怕的是,年轻人干劲儿足。

体制内的工作,对于硕博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尤其是一些孩子,本来就是出身于中产或者干部家庭,

对于体制内的道道也是比较清楚的,脑子也很活泛的。

他们的野心很大,因为竞争力强,很多人都要冲击部门的领导岗位的。

现在新闻上也总有报道80后的博士当市长的,90后的博士当县长的,

江西的那几位00后都已经是乡镇的领导班子成员了。

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也是有一定的鼓励的,

所以说他们是降维打击,不去大厂编程内卷,不去科研院校内卷,

在普通的公务员群体中,硕博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

很多资质平平的35岁本科干部们,可能就要成为第一批被冲击的人了。

名校硕博的扎堆入编,在十年后的确会把体制内的干部群体素质提升好几个层级。

在这个过程,普通的本科干部肯定是会有阵痛的,被冲击和碾压的阵痛。


体制内外,都要接受一个趋势,就是:你的顶头上司,比你的年纪小,甚至小很多。

体制外可能还好,但是在一向看重资历和年纪的体制内,

多少肯定是会有一些不舒服的。

不仅比你年纪小,而且还比你晋升快,这种打击是杀人还诛心的。

当清北等名校硕博进来的时候,普通人考公之路,也就变得不再热门了。

现在在35岁左右的干部,还在四级主任、三级主任科员的级别竞争呢,

未来的实职、科长、处长们肯定都要从硕博中产生了。

普通人只能等待被领导的份儿了,那可能还不如在体制内找个工作呢。

无须扬鞭自奋蹄,可能是未来几年体制内的集体共识了。

你也可以不参与内卷,想要躺平也可以,看开了无所谓也行,

但是40岁之前很多人是看不开的,真的能够看开的话,当初也不会往体制内挤了。

准备迎接挑战吧!




Jair视界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