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钱的路上,涨点儿认知和人生智慧。
hi,我是橙子。
咱们一起搞点事情。
昨天晚上下班比较晚,没有回家做饭,
直接去楼下的餐饮一条街吃了一个麻辣烫,
随便拿了点儿青菜,肉都没敢多夹,外加了一块方便面,
结果花了我39元,心里觉得贵,但是硬着头皮还是付了钱。
现在的物价也太夸张了吧?
39元听着不多,但是已经是一箱牛奶的价格了,也足够买3斤猪肉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物价已经变得很高了。
以前可能是随着工资的增长,物价也稍微提高了一些。
有钱的时候还感觉不到物价贵,消费也都是大手大脚。
现在遍地降薪裁员的,工资收入都减少了,
突然发现,物价太夸张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冰糕刺客”就曾火爆网络,
一根冰棍动辄都是五、六块,最高的甚至贵到十几元。
本来觉得买冰棍可以不看价格,随便拿的,结果一结账,吓得乖乖放回去了。
不是真的买不起,而是觉得没必要。
老百姓是来消费的,不是来当大冤种的。
现在的部分商家,也真的是黑到离谱。
上周在晚上饭后遛弯的时候,逛到了一家美食尝鲜店,
里面据说有胖东来和山姆的热门商品,都是代购的。
本来想着买点东西的,进门之前对价格就有心理准备,
肯定是会比官方的渠道贵一些的,但是没有想到贵那么多。
比如胖东来的自营酱油,官网上售价8.7元一瓶,
结果代购的店里售价是36.2元,还有零有整的。
虽然是热门商品,店面是在高档小区的楼下商铺,
但是有钱人真的是傻子吗?
还有花生油,胖东来卖99元一桶,他卖169元一桶。
好几个同行人都觉得贵得有些离谱了。
生活中很多消费,其实都是很贵的,
尤其是一些生活类的日常消费,看着几十元不多,实际上溢价都很高。
比如理发,在你的城市普通的一次理发多少钱?
之前在湖南的理发师晓华火了,但却因为30元的理发被外地的同行嘲讽了。
理发30元,真的太便宜了吗?
上个月刚在县城理发,普通的洗剪吹才15元。
一些发型店真的是会玩套路,把理发师也分等级,理发价格也分等级,
98元是入门,128是平均水平,188元是总监,288元是私人定制。
一个同事在北京理发,弄了一个168元的,
结果和我在街边小店花20元剪得差球不多。
会过日子的朋友,已经不去理发店了,
自己在网上买的100元的理发套装,省了好几年的理发钱。
还有共享单车,之前是20分钟1元钱,现在是15分钟2块钱。
共享电动车的话,就更贵了。
很多成年人过年都不买衣服了,但是小孩子过年要买新的。
小孩子的布料不多,但是比大人的价格还贵,动辄都是200元左右。
真心买不起,买了就穿一两年,来年长大了,又要买新的。
物价最夸张的,其实是有关于吃喝的。
消费降级,房子车子可以不买,但是吃喝还是刚需的。
临近年底,路边的糖葫芦和烤红薯多了,
一根冰糖葫芦,竟然要5块钱,还是最普通的那种。
带橘子或者草莓等水果的,起码要10元。
一个烤红薯,小的要7、8块,大一点的就要13、4块了。
如果是在农村大集上,10块钱可以买一大兜了。
水果就更贵了。
在小区楼下的水果店,买了4个苹果、4个橙子,
结账消费42元,平均一个就是5块多呢。
总价看着不多,但是单算一个价格的话,就觉得自己吃的不是普通水果,而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草莓和车厘子就更不敢吃了,都是水果刺客。
一小盆就要30多元了。
家里有小朋友的,肯定都喜欢吃蛋挞,
一次在商场的烘焙店买,10元3个,还是晚上打折了。
我自己在家用空气炸锅做过,
超市买点奶油、蛋挞皮和鸡蛋,20元就能做30个了。
现在的物价真是太夸张了,
没有点儿生活常识和消费认知的话,真的是花钱如流水。
本来工资就不多,却被夸张的物价悄悄黑了一刀又一刀。
看来是时候要学会记账和比价了,
出门花钱真的要上点儿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