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区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镇土城子村北侧,西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约20公里。古城北依阴山,南临黄旗海,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城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原系金集宁县,为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是北方草原与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春市场。之所以称“集宁”,盖取“集市安宁”之意。元代初年,升为集宁路,属中书省管辖,下辖集宁一县。1988年6月,元代集宁路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瓮城
古城平面近长方形,分外城、内城、衙署区三部分。外城南北约1100米,东西约1000米。东、北墙保存较好,宽5-6米,残高0.5-2.5米。西、南墙破坏严重,已模糊不清。内城南北940米,东西640米。东、西、南墙各设一门,东门位于东城墙北段,外置方形瓮城;西门设在西城墙中段,外置马蹄形瓮城;南门设在南墙中部,因村庄覆盖具体情况不详。内城北部正中为衙署区,南北70米,东西66米,南墙中部设一门。城内地层堆积较厚,深者达5米左右。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古城曾进行小规模发掘,也有零星窖藏发现,出土了一批陶瓷器、铁器、丝织品等。2002-2005年,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2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房址、灰坑、水井、道路、墓葬等遗迹,出土陶、瓷、铜、铁、石、骨、金、银等不同质地器物标本数以万计。特别是大量器物窖藏、诸多窑系精美瓷器的发现,填补了国内元代路一级城市考古的空白。集宁路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钱币窖藏
经考古发现,城内遗迹保存相对较好,遗迹间叠压、打破关系较多,亦较为复杂。房址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方向为正南北方向。一般规模较大,开间较多,成组分布于道路两侧,墙壁多用土坯建成,居住面平整、坚硬,每间房子内均有炕,较矮,为石板铺盖。烟道多呈“S”形、“L”形或“川”字形。部分房子有柱础,一些房址中还带有排水系统。一些房址废弃后未受后人大规模扰动,房间内的火炕、锅台、水瓮、牛腿瓶、石磨、石臼等生活设施基本上保持原样放置。在清理这些房屋时,曾在屋内角落、灶台及火炕上还发现有窖藏贵重器物的现象。灰坑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几种,其中窖穴所占比例较大,且多为圆形,底部残存有粮食的腐殖质。水井分土井和石砌井两种。土井井壁加工光滑,并留有脚窝。水涮层较低。石砌井上小下大,上圆下方,石块垒砌齐整,井函较低。道路多世代沿用,东西向或南北向,路面宽阔平整,较为坚硬,两侧设有排水沟及渗水池。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多无随葬品。瓮棺葬葬具用瓷瓮,内葬骨架,并随葬有铜钱数枚。另外在部分灰坑或水井中发现有凌乱的肢骨或头颅,骨肢不全,属于捡殓丢弃所为。窖藏多用瓮或罐装盛,少数直接藏于窖穴中,藏品种类丰富,有瓷、金、银、铜、铁、陶等不同质地。
出土的瓷佛像
出土的钧釉炉
出土的龙泉窑盘
瓷器窖藏
集宁路青花梨形注壶
青花凤纹高足杯
元代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出土 内蒙古考古所藏
釉里红玉壶春瓶
元代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出土(一级) 内蒙古考古所藏
集宁路古城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据不完全统计,已出土完整瓷器500余件,可复原瓷器标本7800余件,另外还有其他各类珍贵瓷器标本上万件。这批瓷器最大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种类丰富、窑系较多,涉及钧窑、磁州窑、定窑、耀州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等七大窑系,能够确定的窑口有钧窑、磁州窑、定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霍窑、浑源窑等,另外还有高丽青瓷出土。纵观这些瓷器,数量大,种类多,制作精美,品相极佳,白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枢府釉,白釉黑花、青花、釉里红等各个品类无一不有,标志着元王朝高超的瓷器制造技术。
集宁路古城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钱币,总数已达3万余枚。这些钱币有的用罐装盛,有的放在大缸内,还有的用皮囊包裹,还有的就地挖坑填埋,有少量出土于房址、灰坑或地层当中,多成串穿在一起,每串钱币数量不定。这些钱币种类主要以宋钱为主,约占出土钱币总数的80%以上,另外有相当数量的金元钱币,还有少量的唐、五代及汉代的钱币。这些钱币的出土,为研究元代的货币制度提供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集宁路古城发掘清理出的市肆遗迹
集宁路地处元代“腹里”地区的农牧结合带,交通四通八达。向东临近大都,向南接近大同,向西沿经丰州、云内州可达亦集乃,向西北经净州、德宁可达和林,向东北经兴和可达上都、应昌,是联系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纽带,是国内甚至欧亚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枢纽与桥梁,是草原丝绸之路东端的一个重要起点。从金统治时期中原与北方草原进行商品交换的榷场,到元代“路”一级城市,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的功能。从考古出土的大量遗迹遗物可以推断,繁盛时期集宁城内各族人民在这里交错杂居,天南海北各类物品汇聚于此,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也印证了“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经典论断。
编辑 / 王晶晶 乔敏敏
审核 / 张嘉瑜 徐吉宝 孟宇
终审 / 秦宝 成斌彬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