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阳光普照大地,世界又一次站在了时光的交界点。时间永是流逝,昭通古城里的朝阳街依旧太平。跨入新年,本身不会带来新的变化,一切不过是人自身的感知和看法。回首过去的一年,朝阳街上,有很多与凡夫俗子不相关的宏大与辉煌,也有普通人的欢笑与泪水、收获与失落。世界依然纷繁复杂,人们依然在忙碌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但也有人越来越意识到人生需要觉醒,需要更加自适地在平淡中体悟非凡。
历经磨炼后才慢慢懂得,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喜悦和痛苦都是暂时的过客,一切终将归于平淡。
(一)
朝阳街,全长不过二三百米,却透着昭通最活色生香的烟火气息。这里有说着一口昭通方言的平民百姓,这里有装修一般却充满人气的小吃店,这里的一切,简单纯粹却令人无比留恋。
“朝阳街?就是曾经的铁匠街,后来的福禄街嘛!”时至今日,谈及朝阳街,许多老昭通人还是念念不忘这条老街的美好寓意。
朝阳街,由北往南走,北边和东正街、德育街相通,中间和云兴街相交,南边与巩固街、东升街相连。昭通古城四通八达、巷巷相连,这也是当地居民爱走小巷的原因之一。在这条不长的朝阳街上,斑驳的光影交错,孩童们追逐嬉戏,每一处都承载着昭通的历史记忆,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短短的一条街道,却包罗万象。这条街上,有老字号毛姐包子店、何记锅锅饭、罗氏苞谷酒、普洱生态茶、小草坝天麻之家,还有代表老昭通人服饰的花棉袄、红围巾、窝窝鞋等,可谓琳琅满目!
朝阳街上的建筑多为两层楼房,充满了年代感。杂物填满了这一方天地,很有生活气息。来到这里,仿佛瞬间穿越,回到了跟随爷爷奶奶赶大集的温馨时光。
深冬时节,清晨的阳光挤破云层,透过街边的绿植零星地洒在石板路和台阶上。这时候的朝阳街,是老昭通人绝佳的遛弯儿地,没有人来人往的行人,也没有嘈杂的吆喝声,只有隐隐约约的唠嗑声、鸟鸣声。鳞次栉比的屋舍,曲径通幽的小巷,尽显生活气息。暖阳下,巷子里的人随着阳光的步伐,挪动着凳子和脚步,倘若遇见熟人,一定要摆上一番才肯离去。临街而放的老物件,让人回到记忆中的旧时光。路过此地的行人,都会被这些见证时代变迁的老物件所吸引。
早晨,一阵忙碌后,上班上学的都匆匆出门了,只留下许多妇女、老人和小孩儿,他们一天的生活正式拉开帷幕。许多家庭妇女一边在家照看孩子,一边接点儿手工活贴补家用,常常忙得无暇上街买菜,但她们依旧淡然处之,因为走街串巷的商贩正在进城的路上。
最早进城的,自然是城门洞外近郊的菜农。他们挑着两只方形平底浅口大菜篮,里面放满清晨现摘的时令蔬菜,绿油油、水灵灵的。若赶上蔬菜收获旺季,卖菜的农户络绎不绝,他们挑来的菜不仅品种繁多,价格也很便宜。
朝阳街上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如今虽已听不到马蹄声,但历经沧桑的朝阳街一如往昔,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二)
到了这条街上,很多人和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尽情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找个闲暇的时间来到这儿,你会发现,这里的居民乐于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
住在朝阳街50号的李氏说起了自家的小日子。20年前,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李氏一家在此买了一套住房,全家人从洒渔镇搬到这里居住。2007年古城改造时,李氏一家将原来的平房翻建为两层楼房。年轻时,李氏跟随丈夫在洒渔做汽修生意,积攒下了丰厚的家底。如今,3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李氏也不再为生活奔波,迎来了宁静而闲适的生活。遗憾的是,丈夫几年前去世了,只留下这栋房屋和她相依相伴。
朝阳街113号附4号是王瑞玉一家10年前的返迁房。聊起以往的生活,今年78岁的王瑞玉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豁达。王瑞玉从小生活在一个勤劳、和谐、有爱的家庭。父亲王焕高深受乡亲尊敬,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要邀请他去负责某一项事务。儿时的王瑞玉,活泼灵动,不用刻意雕琢,亦不必着力修饰,那份孩童的纯真,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在她眼中,从前的昭通古城热闹、繁华,那句“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
作为7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那个,王瑞玉深受父亲宠爱,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18岁那年,王瑞玉踏入社会进入贸易公司副食品门店(陡街店)上班,生活富足的她认识了在拖内厂上班的丈夫。成家后,夫妻俩相敬如宾,养育了2个女孩、1个男孩;工作上,王瑞玉得心应手,打得一手好算盘,从未出过错。
婚前,王瑞玉有父亲庇佑,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婚后,有丈夫爱护,3个孩子快乐成长。王瑞玉多想就这样幸福地过完一生。
然而,世事难料,一辈子从未和她红过脸的丈夫和有出息的儿子相继离开了她。曾经引以为傲的靠山倒了,曾经为自己遮风挡雨、披荆斩棘的人离世了,王瑞玉整日以泪洗面,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没有冬藏的蓄积沉淀,就不会有春来的蓬勃绽放;没有果敢的结束,就不会有全新的开始。待风雪离开、春暖花开时,或许王瑞玉会明白,自己才是那座屹立不倒的山峰,真正能护佑自己一生的人,只有自己。
在这个寒冬,不妨给王瑞玉们一些时间,给朝阳街一些空间,等一场春雨。
(三)
在朝阳街上随意走一走,很容易看到这座城市真正的风貌。
这天,寒冬腊月、阳光甚少,但也影响不了老昭通人对街巷的眷恋。在街口一个较为宽阔的地方,几根木柴在一口废铁锅里熊熊燃烧,行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围坐在火盆边,不问过往,不询将来,畅谈生活,温暖和抚慰漂泊的身心。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和必需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购买外,还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修小补”自己无法解决,于是,为老百姓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手艺人便应运而生,他们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沿街吆喝着招揽生意。
“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悠扬的吆喝声曾经响彻大街小巷,这是属于磨刀匠人特有的符号。磨刀的工具虽然简单却沉甸甸的。一条长木凳,一端放着磨刀石,旁边挂着装满清水的竹筒,另一端放着一个小巧的工具箱。磨刀人将长凳扛在肩上沿街吆喝。做手工的妇女都离不开锋利的剪刀,因此,找磨刀人磨剪刀成了她们生活中的常事。
那个年代,家里用的菜刀都是铁匠手工打制的铁刀,容易生锈,即使是新买回来的刀,因为刀口较厚,也要经常打磨。无论剪刀还是菜刀,师傅磨好后都要试一下刀口是否锋利,铆钉、手柄是否松动,然后用随身带的工具稍作调整,直至主人家满意为止。孩子们围在一旁,见证磨刀师傅在磨刀石上用力地来回运动使生锈的铁刀变得铮亮的过程。
磨刀的师傅还没走,那边又过来一位匠人,手拿一串铁片,边摇晃边吆喝:“冷补锅,热补锅……”以前,老昭通人无论炒菜煮饭还是烧热水都用同一口铁锅,用久了,锅底就会出现砂眼,也会因不小心而被重物砸开一条缝。换一口锅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所以多数人家都会请匠人把有砂眼和裂缝的铁锅修一修再接着用。
那些年月,居家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什么物件都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因而催生了很多专门修理家具器物的手艺人,比如“毡匠”“木匠”“鞋匠”。那些年,人们的衣物和鞋子上都打着补丁,每当一双旧鞋经过修补又能重新发挥作用时,大家的心里总是乐滋滋的。所以,修鞋师傅一旦在某家门口坐下,附近的居民总会找出几双旧鞋来修补。
老百姓的家常琐事,不过是些敲敲打打、缝缝补补的活计。从这些住在朝阳街的老居民口中,我们了解到,朝阳街曾是昭通古城中的一条主要街道,商业比较发达。看着老街现在的模样,我们用心去感受时光的流淌,耳边传来的喧闹声,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昭通古城的故事……
(四)
朝阳街上有一座昭通古城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抚镇门。抚镇门是昭通古城四道城门之一,其名称来源于《左传》:“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欲训众者能无镇抚之好乎?”意为君王以诚信来安抚百姓,难道还不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吗?
太平日子里,人不安分,连吃都带一份猎奇。
抚镇门右(北)边,一家回忆香饭店在这里镇守了七八年,店主马永林中等身材、精气神十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回忆香饭店的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牛肉凉片。牛肉凉片,看似简单,实则工艺繁复,选材考究,体现了清真菜朴实而深邃的魅力。
说起自家招牌菜深受顾客欢迎的原因,马永林这个实诚的汉子毫不掩饰地说,秘诀全在于那碗独特的蘸水。马永林的老父亲曾是昭通县委招待所的厨师,对牛肉凉片的蘸水深有研究并形成独特的风味。后来,父亲把这一独家配方传授给马永林,于是,牛肉凉片成了回忆香饭店的招牌菜。
牛肉凉片深受美食爱好者的青睐,是来昭通必吃的清真美食之一。特别是在夏天,回忆香饭店的牛肉凉片总是供不应求,“老板,再来一盘凉片”的声音此起彼伏。肉质细腻,汤汁鲜美,淡淡的香气和适度的辣味,使人回味无穷,配上特制的蘸水,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盛宴。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所谓的生趣,全在这一箪食、一瓢饮里。
不过,马永林坦言,这两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是房东不断加价,另一方面是冬天太冷,人们很少出门,以至于冬天里的回忆香饭店格外冷清。“再等等吧,或许等到房租到期会有新的打算。”马永林心直口快地说。
朝阳街上,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需要等待,等待仿佛是生命中的一种常态。纵使心存遗憾,但王瑞玉、马永林等人仍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未如愿的付出。于他们而言,人生的重点已经不在于收获,而在于有所期待,心有春天。
他们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迎接一个民俗节日,更是为了迎来新的希望。无论历经多少波折,春天总会再次到来,希望也终将到来。时间不会倒流,但心境可以重返。其实,只要有重回好状态的信心、找回好状态的勇气,每一刻都可以是新的起点。自由绽放,那就是春天到来的讯息。
犹如墙角下几株瑟缩着的枯藤,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等花成花,等树成树……
来源丨@昭通发布 微信(ID:ztfbwx)丨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龙泉飞 杨 明 谭光吉 毛利涛 莫 娟 文/图
终审丨马燕
编审丨张永刚
编辑丨尹婕
校对丨龙萍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3705
昭通发布 微信团队
点点
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