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那一群人、那一件事,总在一个地方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除了街道上岁月留下的痕迹外,还有人们的容颜,而那些曾经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将慢慢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正街,昔日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如今已荣光不再。对于东正街的变化,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早出与暮归中坦然面对、淡然接受。
(一)
东正街,顾名思义就是从东边进出昭通古城的正道。
昭通古城有四道城门,分别是东边的抚镇门,南边的敉宁门,西边的济川门,北边的趣马门。历史上,四大城门为进出昭通城的主要通道。站在位于德育街口的海鸥照相馆门前,透过一块绿色围挡,依稀可以看到一段城墙和一些老建筑,被岁月吹拂的砖墙、变得腐朽不堪的木屋,都在诉说着昭通古城的过去,它们见证了昭通城的变迁,静静地俯瞰着与之相邻的德育街、朝阳街、永胜街等街道,并把日出与日落、繁华与落寞都深深地隐藏于市井之中,任岁月的风雨慢慢地吞没记忆。
2008年,昭阳区政府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并对扩建后的昭通城进行提升,抚镇门被移建到云兴街东段,与原抚镇门位置相距500米左右,其下就是建设南街和东升街。改造后的抚镇门,占地面积广阔,既有重檐,又有城楼,庄重巍峨,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城门。与之相比,改造后的趣马门、济川门虽设有重檐,却未修建城楼,更似古老的牌坊。
据史料记载,抚镇门建在东正街与建设北街交会处,题名“迎晖楼”。在昭通市博物馆内,还能看到拆除前的抚镇门的照片,城门恢宏,很有气势,除了城楼上题写的大字外,城门下面还有城门洞。昭通四道古城门之间,还有城墙相连。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为了抵御外部势力入侵,有效保护城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昭通城建设城门与城墙,也在情理之中。昭通古城的城门与城墙,自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以来,存续了200多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拆除。据当地居民介绍,如今的朝阳街就是古城墙所在的位置。改造后,昭通古城的城墙分成了几条街,现在的建设南街、建设北街、南顺城街、北顺城街都是古城墙的一部分。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拆除城墙与城门并不是明智之举。如今,对古城进行改造,将一些文物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就是为了让古城文化唤醒昭通人的记忆,为文化强市添砖加瓦,让世人记住这座被文化浸润的古城。
如今的东正街,东起小河边街,西至朝阳街口,全长也就五六百米。东正街把建设街一分为二,即建设南街和建设北街。东正街也被建设街拦腰切断,东边卖菜,西边则是经营餐饮、服装的店铺。
每天穿梭在东正街的人们,都将沿街铺面的人和事记得一清二楚。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人还是那些人,如果某一天某人缺席,也许人们会念叨一段时间,但人们的记忆会很快“刷新”,这就是生活,也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二)
站在小河边街与东正街的交会处,向小河的两端望去,有肉铺、蔬菜铺,但更多的是村民设置的临时摊位。附近的村民将自己种植的蔬菜挑到小河边街售卖,再用这笔收入购买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在卖与买之间不断切换的过程。受小河边街的影响,东正街东段,即从建设南街、建设北街的分界线处到小河边街一带主要售卖蔬菜、水果和肉食。市民每天都能在这一带买到新鲜食材,所以这几条街道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成为这一带最具烟火味的乐章,几十年不变。
东正街165号,是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院落。在院落靠里的地方分布着几栋居民房,房子旁边,一株女贞树格外醒目。尽管寒风凛冽,但女贞树的枝叶依然碧绿青翠,为这个小院平添了一抹生机。在靠墙的一条长凳上,一位老者正悠闲地抽着烟,不时地将目光投向人流涌动的东正街,也许在回忆过往,也许在畅想未来,也许在用心感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福。
这位老者就是90岁高龄的铁朝举。老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我们连连和他打招呼,他才回过神来。在采访中,老人的思绪又慢慢地回到了从前。“我7岁时,就随父亲从老家八仙村搬到了东正街,此后,我经常跟着肩挑坛坛罐罐的父亲走街串巷,长大后我先后进入公安、城管等部门工作。”提及往事,老人思路清晰、谈吐自如。
说到东正街的变化,铁朝举的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他脸上交错纵横的皱纹表明这条街道已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中。据老人回忆,几十年来,东正街变化并不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街上的房子都有一条挑出街面的实木走廊,韵味十足。后来,因为木材逐渐腐朽,这些走廊便被人们一一拆除,街道面貌也随之改变。如今,街面上的老房子大多残破不堪,尽显沧桑。十字街口矗立着的就是昔日的老城门抚镇门,而老城墙已经被改造成了街道。老人还说,若干年前,东正街上有一个杂货铺,里面可以买到油、米、盐、酱油等生活物品。当时,东正街上还有很多收购牛皮、羊皮和山货的铺子,其中,陈家、陶家、虎家、张家的铺子较为出名。这些店主将收购的牛皮、羊皮出售给昭通皮革厂,从中赚取利润,成为这条街上最早富裕起来的人。如今,他们已纷纷搬离东正街,去往其他地方生活。
在铁朝举的记忆中,小河边东正街入口处叫村厂,是一个拴马的地方,过往的客商将马拴在此处,然后进城,所以东正街上有两家马店。从街口进来之后,就是专门收容流浪汉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在此修建了很多住房;现在的兽医站所在地,是以前烧砂锅的地方……老人还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果不是我们主动问起,这些人和事都将成为很多人不知道的过往。
站在位于小河边街的东正街口仰望东正街,余晖中,金黄色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让人仿佛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然而,再过几十年,东正街或将不复存在。
每一条街道上,都有一群待着就不想离开的人,他们在这里谋生,在这里生活,久而久之,街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则变成街道上的一个音符。
东正街上有一家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店,它见证了东正街的变迁。这家店就是位于东正街17号的刘华饭店。
在东正街附近长大的刘平华,从小就跟随父亲打理饭店。他依稀记得,那时的店名叫清香园,之后改名为正东饭店。后来,他们一家用拆迁款买了现在的门店,并取名刘华饭店,如今,刘华饭店已经开了38年。
站在东正街17号门店前,店内加工食品时产生的热气携带着阵阵香味,从门口悠然逸出,弥漫四周,令人垂涎欲滴。一块由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颁发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昭通圆子(大刀圆子)制作技艺”牌子挂于门头,数名工人在里面忙得不可开交,一道道美食在他们的精心加工下,成为昭通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刘平华说,他们一家开饭店时,就决定依托昭通的特色美食,并不断融入个人心得,逐步完善昭通“八大碗”,以此打造出一套令人回味无穷、铭记于心的菜品。30多年来,他们一家一直坚守这个理念。如今,他们店里的昭通“八大碗”已经成了招牌菜,不仅吸引了一批批新顾客,还成功地留下了一批批老顾客。
昭通“八大碗”是昭通宴席菜的一个别称。据介绍,传统的昭通“八大碗”有酥肉、墩子肉、烧白、粉蒸肉、笋子汤、大刀圆子、绣球圆子、金钱凉蹄或金钱火腿,全部用碗装上桌,象征团圆美满。昭通“八大碗”中的菜品除5个固定菜品外,其他菜品按季节时令而配。昭通“八大碗”的制作讲究味纯汤清、有荤有素,通过炖、煮、烩、炸、烧、蒸等烹饪程序精制而成。
刘华说,他们店里最为出色的菜品为大刀圆子,是将瘦肉加工成肉末,再拌上鸡蛋等配料,经过油炸而成,金黄色的大刀圆子可以蒸热切片直接食用,也可以切片煮汤,加上鲜嫩的豌豆尖,清新爽口。2022年,大刀圆子成功申报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店内的昭通“八大碗”除大刀圆子外,还有肥而不腻的烧白、粉蒸肉、红糖猪油八宝饭、大骨汤炖干笋、凉拼盘、酥肉汤、墩子肉。刘平华还把生意做到了线上,顾客通过抖音等平台都能下单购买昭通“八大碗”。同时,饭店还推出了一些新的菜品,比如血豆腐、卤肉、香肠等,顾客越来越多,生意兴隆,每天到店品尝的食客有三十几桌,线上订单日均一百来单。店内的工人虽然有二十几个,但每天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临近春节,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昭通人记忆中的“八大碗”,饭店特地推出预订年夜饭等服务。
也许,再过几十年,昭通“八大碗”不再受人追捧,但至少它是昭通人记忆中的地方特色菜品,是几代人用心呵护的城市记忆符号。正如刘正华所说,很多人都不记得东正街曾经的名字——牛记石。曾经,东正街是从东边进出昭通古城的交通要道,时间久了,牛车、马车的轮子竟将街道压出了两条深深的印迹,因而得名“牛记石”。东正街与永胜街口的大马店早也不见了踪影,那些人欢马嘶的场景早已湮没于尘世中,没有多少人还记得。或许,东正街上的烟火气、刘氏“八大碗”这些街道符号,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遗忘,鲜有人再记起。
来源丨@昭通发布 微信(ID:ztfbwx)丨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毛利涛 杨明 唐龙泉飞 谭光吉 莫娟 文/图
终审丨马燕
编审丨张永刚
编辑丨尹婕
校对丨龙萍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3705
昭通发布 微信团队
点点
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