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回乡记”:在团圆中细数生活的回甘|回乡见闻

政务   2025-02-02 11:14   北京  



家乡,是一个人的来处,也是过年的归处。而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因为爱家乡、有牵挂,我们可以翻过千山万水,奔赴一场团圆。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值此新春佳节,中国三农发布开设“回乡见闻”专栏,小编们把在家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多角度展现不同地方的年味儿、烟火气,传递活力涌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春节,这个承载着无数游子归乡之情的节日,再度将分散在各地的人们拉回故乡的怀抱。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不同的人带着各自过去一年的故事,或苦涩、或欣喜,汇聚成一幅充满烟火气与温情的画卷。今年春节小编回到故乡安徽马鞍山,采访了几位回乡或坚守在故土的人,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摄)




苦涩与收获


春节回家,小编遇到了返乡过年的邢森(化名)。从2020年大学毕业后,他就在江苏苏州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是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这和大学所学的研究生专业很对口。尽管江苏和安徽离得不远,但他一年也就只能回家两三次。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其中的苦涩只有他自己知道,“996是常态,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邢森苦笑着回忆,“项目压力大,竞争激烈,每天都在辞职的边缘疯狂试探。”频繁的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这是过去一年苦涩的注脚。去年他因劳累过度生了一场大病,进了医院,修养了好一段时间。现在虽然身体基本恢复了,但他也得定期去医院复查。这让他第一次认真意识到,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健康永远得排在第一位。

然而,谈及收获,邢森的眼中又闪烁着光芒。“我去年的薪资有了一定提升,从原来的月薪15000元涨到了近20000元,年终奖也变多了。”这成为了他在异乡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今年过年他的单位发了一些高丽参和上等茶叶,他带回了老家,给老人享用。过年回到家乡,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磕嗑瓜子、聊聊家常,那些工作中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新的一年希望我和家人都能身体健康,然后我的工资还能继续再涨点。

邢森和家人吃年夜饭
图源受访者提供


王超(化名)今年29岁,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基本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日子过得还算舒服。他这两年回到家乡过年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据他介绍,高中、初中时代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大部分都结婚生子了,现在感觉有些聊不到一块,没什么共同话题了。家里给到的催婚压力也比较大的,每次都用“没遇到合适的人或者没时间”等理由搪塞过去了。不过,他觉得过年回家最大的意义还是陪伴家人,“家里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能多陪一天是一天了。”

去年一年对他来说最大的冲击就是降薪,降了差不多20%,有几万元。他告诉小编:“听说身边好几个朋友去年都降薪了,只是多少的问题。”尽管他知道不是他一个人在经历这种打击,但是他心里还是感觉不舒服。换工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过,去年夏天他完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带着家人去旅游。借着年休假的机会,他带着爸妈和弟弟去山东青岛玩了一圈。他说,爸妈平时属于比较传统、节省那种,也几乎从没有出省去看过外面的世界。在旅游过程中,尽管他们一直在说酒店、饭馆太贵浪费钱之类的话,但是回家后又向亲戚朋友炫耀“我儿子带我去青岛玩了”,他能感受到父母内心的欣慰与开心。新的一年,他希望能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家人。

坚守故乡


芮大哥今年39岁,在农村长大,也在家乡干了20年的装修工。芮大哥是高中毕业,没上大学就出来跟村里的师傅学装修了。干装修工一天的平均工资能有400元左右,冬季工作每天时长在9个小时左右,夏季工作时间则长一些,在10个小时左右。他认为,能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很踏实、很亲切,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和乡土气息。

每到春节前夕,芮大哥都会带着一家人去农贸市场置办年货,包括牛羊肉、猪蹄、鱼、猪大肠、豆腐等食材,也包括烟酒、牛奶、桂圆、红枣、麦片、核桃等拜年礼品。另外,还得给孩子挑两件新衣服。除夕之前,带孩子去村里的大澡堂好好搓个澡,干干净净地迎接过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芮大哥说,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较满足。但是,他的活儿不是很稳定,比如去年他的工程就遇到了一点问题。据他透露,往年一年365天中有320多天有活儿干,而2024年他有活儿的日子只有240天左右,有近四个月的时间在家歇着。

所以,他眼下正考虑的是,在收入差别不是很大的前提下,今年想在当地工厂找一份相对稳定一点的工作,也不打算去外地找工作。对于目前的变化,芮大哥心态很从容乐观,他说:“人嘛,总有办法搞碗饭吃的。”

除夕当天芮大哥给家里贴对联

图源受访者提供


自2020年大学毕业后,孙萍萍(化名)在家乡的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岗位是安全环保专员,负责工厂操作规范制定修订、组织日常安全检查以及相关安全知识宣传等。据她介绍,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现在的工作单位,都是在安徽当地。她每天早上骑着“小电驴”,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单位了,下班后吃着爸妈做好的菜,感觉很惬意。她调侃道:“这辈子我可能都走不出家乡了,不过倒也挺好。”

出生以来,家乡的每个春节,孙萍萍都没有错过。不一样的是,2024年她结婚了,和老家一个心爱的男孩组建了一个新家庭。她说,今年过年自己突然忙碌起来了,以前都是爸妈备年货,自己完全不用操心。今年是第一次要自己备年货,尤其给各位长辈拜年时要选择什么礼品,都有讲究。她逛了好几家超市,认真选了半天。尽管和对象已经认识了很多年但是今年第一次去对象家里给亲戚拜年,还有些紧张和开心。

为什么会选择在家乡工作?她告诉小编,“能和家人一直团聚在一起很幸福,能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

新的开始


宋大姐是一位在北京奋斗近三十年的“北漂”,开过水果店、摆过小吃摊等,也住过环境简陋的地下室,用她的原话来说,“你能想到的那些小工种我都干过现在的她在做家政工作,而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包工头,他俩挣得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日子过得还算比较踏实。她和丈夫在北京市昌平区租了一间十几平的公寓,两个儿子也都在北京上班,尽管不住在一起,但周末偶尔回到她的公寓里小聚一下,她会给儿子们做几道爱吃的拿手菜,聊聊近况。

往年一家四口很难凑齐都回老家过年,要么一个儿子有事回不来,要么自己因为有活要干也回不来。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她带着丈夫和两个儿子一起回安徽老家过年了。因为去年他们刚把老家的房子装修过,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宋大姐告诉小编,装修新房花了10万元出头其中大部分钱是自己掏的,两个儿子加起来也补贴了近3万元。虽然一年可能也就过年回来一次,但是老房子确实太陈旧了,重新装修一下,感受一下新的环境,回家过年心情会更舒畅。今年过年期间,几个很久没见的亲戚朋友来串门聚一聚,顺便恭喜装修新房,整个家又热闹了起来,很温馨。

过完这个春节后,宋大姐和丈夫、儿子们又得回到北京打工了。那么,打算在北京继续漂泊多久?宋大姐笑着说:“我现在的心头事就是两个儿子的终生大事,还得再攒点钱给他们买婚房。等他们都结婚了,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到时候我就踏踏实实回老家养老。

宋大姐新装修的房子

图源受访者提供


2024年,对唐子武(化名)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在2024年初时,他还是广东某游戏公司的一名用户运营。受到公司业务调整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客观因素影响,他经过深思熟虑和长远规划后,选择放弃了游戏行业,想尝试自己喜欢的新媒体岗位。没有任何新媒体运营相关垂类经验的他面试时曾不断在碰壁,凭着自学的那些技能知识,硬着头皮向前冲。在投了几百份简历之后,终于在2024年10月,他收到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新媒体运营岗的录用通知,尽管刚开始工资不高,但是他很开心,因为这是他喜欢的职业。唐子武认为,他是幸运的,在32岁的年纪他成功转型了,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全新开始。

今年春节回家,他带回了相处一年多的女朋友,和父母见上一面,准备谈论结婚的相关事宜。他说,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回家,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欣赏夜晚村里夜空的烟花,和亲戚打打麻将,聊聊小时候的糗事。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满足的事。

春节的回乡见闻,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多面性。无论是在外漂泊的奋斗者,还是坚守故乡的守护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苦涩与收获并存,坚守与创新共进,在新的一年,他们都怀揣着希望,向着未来出发。


记者、编辑:孙冰冰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

中国三农发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官方投稿邮箱:zgsnfb@126.com(投稿请标明时间、地点、投稿人联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