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贵州省铜仁市卫生健康部门传来一条喜讯,让碧江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备受鼓舞——该院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正式纳入全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医院,背后凝聚着人民军医的心血和智慧。”铜仁军分区领导说,“碧江区人民医院脱胎换骨的变化,充分印证了医疗联合体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
铜仁市是革命老区,长期面临着基层医疗设施不齐全、中高级医学人才匮乏、专科建设不足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2022年4月,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碧江区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帮扶协议,先后制订一系列帮扶方案,内容涵盖了医生驻点帮扶、科室对口帮带、医生跟岗学习、远程会诊、学科建设等20项帮扶措施。
2年多时间里,在贵州省军区、铜仁军分区和地方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挥军队医疗资源优势,采取驻点帮扶、人才帮扶、线上线下帮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系统化对口帮扶碧江区人民医院建设,极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收治能力和诊疗服务水平,让这片红色热土上的45万老区人民,拥有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2022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口帮扶方案确定后,该院100余名医护人员递交报名申请书。随后,院党委从政治能力、业务水平等多方面考量,在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超声科等科室选派优秀医护人员,成立了由医院领导亲自带队的医疗帮扶组。
着眼碧江区人民医院发展实际,帮扶组还规划提出建全科室、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指导意见,为医院制订了“5年一个周期、10年一个轮回,15年推出一批医学专家”的人才发展战略,组织两轮基层技术骨干培训,加快提升革命老区医疗服务水平。
如今的碧江区人民医院早已旧貌变新颜:内科、外科、超声科等科室配置合理,螺旋CT、四维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功能完善,优质的医疗资源不断引进,给医院注入崭新活力。
肖大娘家住碧江区瓦屋侗族乡,常年受膝关节疾病困扰,每到连续阴冷天气,膝盖都疼痛难忍。她所在的乡卫生院没有专业对口医生,去城区医院又路途遥远,就一直拖着。直到帮扶组专家来到瓦屋侗族乡开展下基层义诊活动,肖大娘才前去就医。经过初步检查,孙思判断肖大娘患上膝关节积液。
作为超声科帮扶专家,孙思与该院中医科医生共同会诊讨论,决定利用超声设备为肖大娘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临床医师借助超声定位,精准地进行关节腔积液抽液操作,术后又配合针灸、理疗等中医治疗手段。没过多久,肖大娘的病情明显好转。“这下好了,不用跑远路也能看好病了。”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路崎岖,医疗资源布局分散。不少群众得了急难重症,需要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到城区医院看病,平时得了小病,也不舍得花钱乘车进城,往往把小病拖成大病。如何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当地群众就近、方便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是帮扶组成员探索的方向。
两年间,帮扶组指导碧江区人民医院整理出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病等多个地区性疾病诊疗方案,极大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需求,受到老区人民广泛好评。
不只是肝胆外科,近年来,碧江区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急诊科、胃肠镜中心等9个临床学科相继成立,门诊诊疗人次同比增长36%,手术量同比增长122%,医院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实现“双提升”。去年3月,开通远程会诊台,双方医护人员可随时发起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患者和医生,都是远程会诊的受益者。通过远程会诊,医院医护人员和军队医院专家共同研讨诊疗方案,既解决了基层医院诊疗难的问题,也让基层医护人员接触到前沿医学知识和技术,可谓一举多得。”谈及远程会诊的成效,碧江区人民医院领导欣慰地表示。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帮扶组成员在对碧江区人民医院进行“输血”式帮扶同时,还围绕人才交流、医院管理、技术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基层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医疗队伍。该院泌尿外科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医疗人才“造血”式帮扶的成效。2022年,当时的外科还没有细分,只能为患者做常规检查和一些简单的手术。进驻帮扶后,赵江不仅帮助该科室引入腹腔镜系统、前列腺电切系统等先进医疗器械,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倾囊相授,组织学科建设经验培训,对年轻医护人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帮带。经过两年精心帮扶,如今的泌尿外科焕然一新,年轻医生诊疗水平快速提升,在碧江区卫生系统创造了多项“第一”。
“医疗帮扶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程,面对老区人民对高水平医疗的期盼,军队医院将继续发挥资源、技术优势,一任接着一任帮,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让老区人民病有所医。”对于医疗联合体帮扶的发展,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领导有着长远考虑。
(供稿:第二附属医院)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