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大腹子。主产于海南、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地。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浸透切片或捣碎用。
【处方用名】槟榔 炒槟榔 槟榔炭
【药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临床应用】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本品为广谱驱虫药,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都有作用。尤对绦虫病疗效最佳,单用或与南瓜子配伍;蛔虫、蛲虫,常与使君子、苦楝皮等同用;姜片虫,常与乌梅、甘草等配伍;钩虫,多与贯众、榧子等同用。
2.用于食积气滞证 本品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兼缓泻而通便。治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常与木香、青皮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小儿疳积,可单用,或与芦荟、使君子、胡黄连等配伍,如芦荟肥儿丸。
3.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本品辛温行气又利水,可治水肿喘息、二便不利,常与商陆、木通等同用,如疏凿饮子;寒湿脚气肿痛,多与木瓜、吴茱萸等同用,如鸡鸣散。
4.用于疟疾 本品可用治疟疾寒热久发不止,常与常山、草果配伍,如截疟七宝饮。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时,可用至30~60g。
【饮片应用】生用作用较强;炒用作用较缓;炒焦用长于消食导滞。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
【相关处方】槟榔散
出处:《活幼口议》卷十八
组成:木香、槟榔、人参、黄连、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肾疳宣露。
古代用法:上为末。每服一钱,小者半钱,熟水调服。
● 指导老师丨芦老师
● 主编丨王凯布 闫锡霖
● 美编丨甄晨宇(实习)
● 校对丨武笑玲 王一博
●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北方新媒体微信
●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新媒体
● 学院接诉即办电话:13848815195、2692007
● 学院官网:www.nmbfxy.com
●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