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平度市人民医院建院八十周年,进一步弘扬医院文化,全面展示医院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发全院职工的爱院情怀,医院举办了“我爱我家,我爱我院”主题征文比赛。全院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展现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现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征文作品赏析
“120”——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范振国 副主任医师
从事院前急救工作22年,现从事高压氧工作。擅长急诊内科、外科突发疾病,尤其是有毒气体及农药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离开“120”已有月余,远离了院前急救那风驰电掣般的工作岗位,心里难免有一种莫名的失落。马路上,时不时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如同纤手拂过琴盘,一声玉音在耳边响起,让我又回到那紧张而又刺激的工作中。
自2002年12月,我开始从事院前急救工作。那时院前急救刚起步,人员少,设备条件简陋,颇有一些“拢共才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感觉。“120”急救电话就在我们医院,医院承担着全市急诊急救任务。经常一边接电话,一边出诊。在城区或周边还好,交通便利,熟悉路况。到南村、旧店、新河、崔家集等乡镇,单程就有30多公里,加上需要抢救患者,出诊一次就要2个小时。许多乡村还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常态。那时没有电子地图,没有导航,单靠一张平度市行政区地图走天下。急救车上还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再就是几种必备的药品,我们的年出诊量达到5000余人次,高峰时达到7000余人次。直到平度市急救中心正式成立,并下设包括我们在内的10处急救分中心,急救半径大幅降低,减少反应时间、出诊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救治。
道路是曲折的,可前途是光明的。在上级部门和院党委的支持下,从人员、车辆到医疗急救设备,得到更新换代,配备了心电图、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一些先进的急救器械。并且根据不同的疾病配备必需的药品,像为心肌梗塞患者配备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替格瑞洛等俗称一包药。服装也从开始的白大褂到方便出诊的分体式,最后到标准的制式服装。随着信息化的建设,我们做到通过网络及时上传患者信息,使院内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急救准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都是从院前急救开始,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好是患者得到最佳救助的基础。
20多年来,我参与了数次重大抢救,年平均接诊患者800余人次,累计接诊患者近2万人次。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当时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非常陌生,从心理上感到非常恐惧。我们就从疫情基本知识开始,到疫情防护,一点点学,一点点练。厚厚的布制防护服穿在身上,很快就汗流浃背。正是有了这次学习经历及知识的积累,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袭来时,我们不再害怕。科室在完成日常出诊的基础上,累计接诊和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近百人次,接诊发热患者300余人次,没有出现医护人员人员感染的事件发生,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
急诊急救过程中,一个急救单元包括医生、护士、司机必须做到团结协作,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圆满完成任务。我在空余时间详细看地图、记路线,在出诊时可以协助一下司机师傅,这可以少走一下弯路,尽快赶到患者身边。要求护士操作的器械,自己必须也要会操作。一次到崔召镇一个偏远的村子出诊。患者是一位女性老慢支患者,当时出现心衰情况,喘憋很重,病情很急,需要马上输液用药,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平喘药等。可患者全身浮肿,护士几次静脉穿刺均未成功。当护士束手无策地向我求助时,我注意到患者颈部的静脉充盈。没有犹豫,准备好静脉留置针,消毒皮肤、穿刺、固定,一次成功。随着急救药的使用,患者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安全转运到医院。
院前急救工作与院内不同,就像简单的吸氧,也会遇到困难。一是车辆的颠簸会造成湿化瓶的液体飞溅,进入氧导管,造成患者呛咳。二是在寒冷的冬季,湿化瓶的液体会结冰,影响通气。怎么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并查阅大量资料,提出非湿化吸氧这一课题,广泛在院前工作中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撰写论文《非湿化吸氧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并发表,得到老师和同仁们的赞同。在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青壮年猝死患者,一条鲜活的生命离去,让人非常痛心。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多年工作中,遇到这类患者,在抢救结束后,我不会马上离开,而是跟家属了解一下患者发病前有没有什么预兆。得知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数小时甚至几天,都会出现胸闷、胸疼或者无力等症状,只是自己都不在意,最后酿成悲剧。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结合临床撰写论文《32例青壮年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体会》并发表,文中提出自己一些观点,为猝死的预防和救治提供一些帮助。
在院前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突发疾病时,本人和家属非常紧张,情绪激动。开始我安慰他们说“不急”,结果家属非常不理解,甚至大呼大叫,说“病人都这样了,你们还不急,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后面我在安慰患者时不再说“不急”,而是说“不慌”。一句“不慌”提醒患者自己在情绪激动时,做出的决定不一定准确。而是应该相信配合医生,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结果。最后把这一心得体会写成小文章《从“不急”到“不慌”》,发表在院报上,得到同事们的肯定。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还有人提起这篇小文章。业余时间我还会做一些小发明,设计制作了几条固定带,软式担架,放在急救车上,给搬运,特别是上下楼搬运患者提供极大便利。
近几年院前急救年轻人很多,包括轮转人员,需要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工作,独立上岗。我作为老大哥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入科第一天,我会推心置腹的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培养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在院前出诊时,会遇到一些重大抢救,现场有时候很恐怖,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会对我们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可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关,养成遇事不惊、不惧的稳定心理,会对我们以后执业产生很大帮助。第二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预防医疗纠纷发生。在院内,年轻医师遇到问题可以找上级大夫,可以找主任,甚至找院长帮助自己。可是在院前急救时,遇到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如何做好沟通,需要日积月累,这也是我们作为医师必须做好的一课。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急救技能,严格按流程操作。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是我们必备的基本技能。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我们院前急救有本部、东院、同和、麻兰四处站点,统一调配车辆、人员,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更好满足辖区居民急救需求。20多年来,有欢笑,也有泪水。现虽已离开“120”,但时刻心系“120”,坚信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同仁们共同努力下,院前急救的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供稿:范振国
编辑:张海红
责任编辑: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