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六年来,长三角城市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水平。今年上半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长三角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南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之际,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策划推出“媒体观察”系列报道“风起长三角 扬帆长江口”,今天推出第一篇《“好通”长江口 “点睛”长三角》。
总策划:张栩龙
撰稿:王艳霞、张栩龙、凌晨
吴潇雨、周杨、陈嘉蕾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长江入海口冲积出沃野千里的三角洲,孕育出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在交通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一条大河波浪宽”让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习俗乃至方言“一水分两岸”。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长三角大交通体系建设,“难通”的长江口正成为“南”通的大枢纽。
社会发展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地域界限的束缚。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看似无形却又有力地推动着交通基础设施冲破天堑、伸向远方。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表示,南通一边连着上海,一边连着苏南,发挥“左右逢源”优势,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要继续做好“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协作和服务同城同质”三篇文章,其中,“交通具有先导意义”。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但从“靠近”到“通达”,将滨江临海、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转化为集聚发展要素的区位优势,必须依靠交通基础设施“搭桥铺路”。自2008年以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大桥相继通车,曾经饱受长江“天堑”之困的南通开始赢得“大桥红利”。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南通,作为“北桥头堡”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自身发展需求的内涵,如何更好地在长江口发挥“承南启北”作用,主动担起“融入江南、带动江北”的时代重任,南通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长达166公里的长江南通段,仅有3条过江通道是不够的。南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构建“八龙过江”的大交通格局。2019年12月,国家层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列入了“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等7个涉及南通的重大交通项目,为南通绘就了“好通”新蓝图。2022年,张皋、海太、北沿江、通苏嘉甬4条涉及南通的过江通道同一年开工,长江南通段俨然成为跨江超级工程的“博物馆”。放眼长江,南通段已有苏通、崇启、沪苏通三座跨江大桥投入运营,日双向车流约20万辆。自西向东,连接如皋与张家港的张皋通道、连接海门与太仓的海太通道、连接启东与上海的崇启通道等三座过江通道正在建设,其主体工程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崇启长江公铁大桥及崇太长江隧道分别创下了世界悬索桥、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高铁过江隧道领域新的工程纪录。展望未来,两岸交通方式将迎来划时代的变革,以海太隧道为例,预计2028年建成以后,从海门出发10分钟就可以跨过长江,半小时可抵达上海市中心。《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显示,南通平均每20公里就有一座过江通道。跨江通道,犹如割不断的经济“脐带”,让人员、物资、信息、技术……在大江两岸充分涌流,让长三角经济体血脉相连。仅从南通与上海而言,跨江交通支撑着南通超过一半企业与上海的合作,超过6成货物从上海口岸进出口,7成规上制造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南通这座以制造见长的产业城,与上海这座以创新、金融、航运等功能卓立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之间,实现了深度接轨、双向奔赴。一桥飞架南北,长江两岸变成大桥两端,南通融入了长三角乃至全中国的交通“大动脉”。与此同时,南通也高标准建设内、外循环节点,畅通“内循环”,让“好通”之便惠及更多企业和居民。每天下午3点,位于苏通大桥北岸海门开发区内的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厂区内的成品堆放区货车都会排起长队。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黄立贤告诉记者,公司每天向上海发货的钢结构件达到300吨,经苏通大桥,这批钢结构件出厂1小时40分钟就可以到达对岸工地。正是大桥带来的运输时效保证,化解了客户的后顾之忧。2010年落户至今,企业规模持续扩大,每年大约20万吨钢结构件的跨江交付有力保障了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另一家南通企业——亨通线缆来说,大桥维系的不仅是物流链、供应链,更是一道完整的生产线。企业不仅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位于长江以南,南通工厂的线缆半成品,还需要运送到苏州完成辐照工序,再拉回南通。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子明说,大桥让跨江生产协同成为可能,位于长江两岸的两座工厂,相当于以大桥连接的两个“车间”。2023年,现居上海的盐城女孩任倩雯入职到上海一家汽车科技公司位于南通市北高新区的子公司,沪苏通铁路和沪、通两地的地铁,将她上海的居住地与南通的工作地连在了一起,南通西站楼上楼下同站换乘的现代化设计,让出发点和目的地更像是一条铁轨连接的两个站点。南通往上海每天有35趟车、早晚高峰最短间隔10分钟,“下了班还可以回到上海熟悉的社交圈”成了她生活的“小确幸”。入职一年多,她眼看公司发展,同事几乎多出一倍,又渐渐萌生在南通定居的念头。全天候、大流量、更安全,“轨道上的长三角”网络越来越密,直接改变着数以千万计“长三角人”的工作、生活方式。任倩雯每周通勤必经的南通西站,2020年7月1日随沪苏通铁路同步建成,如今已是日均发送量超万人的高人气车站,暑期日均客流达1.3万人,节假日高峰能达到1.7万人。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4年多,这个站已经累计完成旅客到发量突破1680万人次。随着北沿江高铁建设,以新长、宁启、沪苏通、盐通为“两纵两横”主骨架的南通铁路网与长三角轨道网的链接正持续加密。北沿江高铁通车后,南通到上海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通苏嘉甬铁路建成后,南通与苏州主城将实现高铁直达;规划中的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设,将如东也拉入“轨道上的长三角”朋友圈,可以想见,将有更多人的生活被改变。跨江通道建设,突破了南通“难”通的瓶颈,而公铁水空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发力,助推南通交通“枢纽”能级跃升,让南通不再单纯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贡献者。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南通的一大标志性工程。上海港、江苏省港口集团和南通港,三方首次以资本为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南通及广大苏中苏北腹地企业有了家门口的“上海港”。位于启东高新区的江苏宸丞工艺品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宠物窝外贸企业,产品出口全球16个国家。吕四港开港以来,企业“公转水”每月可节约物流费用数万元,“出海”效率也更有保障,现在公司又投资1.5亿元新上了7万平米的宠物窝源头工厂。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海东介绍,上海港将携手江苏省港、南通港把吕四港区纳入上海港整个长三角腹地整体筹划,推进ICT(Inland Container Terminal内陆集装箱码头)设置,将上海港的港口服务、船公司服务、口岸服务逐步前置到吕四港,真正发挥同港化效应,将这里打造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服务好长三角特别是苏中、苏南地区客户。为切实发挥航空货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作用,南通实施了《南通机场航空货运发展行动方案》,加强货运市场开拓,提升航线运力。到2023年,南通兴东机场货邮吞吐量6.02万吨、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3位。今年,南通市与民航华东空管局正式签署协议,托管南通机场进近管制业务,机场容量将提升到6万架次及以上,初步实现了“沪通空中一体化”,兴东机场的客、货吞吐量有望突破400万人次、6.35万吨。南通正实现从“通”到“畅”的转变,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空则空,以“公铁水空”综合运输方式“最长板”叠加,形成物流运输“最优解”方案。位于海安的江苏弘盛新材料是尼龙行业领军企业,企业塑料切片产品出口就采取了“公路+铁路+海运”方式,仅海安到洋山港海铁班列一项改变,一年就可节约物流费用超200万元。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南通将携手苏州、无锡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就在今年8月,“苏锡通”的跨江交通“朋友圈”进一步升级扩容,由上海市交通委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经过与全国30个申报城市的激烈角逐,“沪、苏-锡-通”城市群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天堑”之隔的地理距离,即将变成触手可及的“时空伴随”,这一变化将深刻改变人口、产业、资源配置的格局。长期关注南通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认为,从“向南不通”到南通“好通”再到南通“畅通”的转变,南通不仅可以承接接受上海的发展外溢,更有望成为集聚各类生产要素的新平台。要加速推动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为各种生产要素向南通聚集铺平“黄金跑道”,为高质量发展新的“沧桑巨变”作好准备。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南通广播电视台官方视频号
“江海南通”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