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 | “风起长三角 扬帆长江口”系列报道之二:科创协同 平台共建 跨越长江口的双向奔赴

民生   2024-11-09 19:15   江苏  


编者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六年来,长三角城市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水平。今年上半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长三角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南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之际,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策划推出“媒体观察”系列报道“风起长三角 扬帆长江口”,今天推出第二篇《科创协同 平台共建 跨越长江口的双向奔赴》。


科创协同 平台共建

跨越长江口的双向奔赴

总策划:张栩龙

撰稿:吴潇雨、张栩龙、凌晨

王艳霞、周杨、陈嘉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已成为长江口区域城市的共识。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不仅是道路的畅通,更有机制的创新。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不仅对位于长江北岸的南通而言意义重大,对于江南的上海、苏南也同样重要。近年来,上海、苏南与南通跨江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已达19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红利正在长江口悄然释放。


01

跨过长江去 创新天地宽
沪苏通同处长江口,位于长三角区域核心位置,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从地图上看,上海、苏州是‘龙头’的‘下颚’,南通是‘上颚’,如果只有一边发达,咬合力就不够,便难以发挥好‘龙头’的牵引带动作用。”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认为,作为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唯一城市,南通肩负着向西服务长江中上游发展、向北传导带动江苏沿海地区崛起的重任。上海、苏州、南通协同联动,将让长江口“龙头”作用更加凸显。

跨省、跨地区合作,涉及区域间资源要素配置与发展成果共享等问题,如何推动产业发展要素跨区域有效配置成为一道必答题。打破行政区划边界,以合作共建园区为载体,形成市场化的产业链合作,成为沪苏通三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解题路径。

2010年8月,上海静安区与南通市政府签约,携手打造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南通科技城的运营公司由上海市北高新集团和南通地方政府合资成立。运营公司以市场化机制组织实施园区开发建设,通过面向全国的上海南通两地联动招商集聚投资企业。

“为做好这个园区,我们先后投入40亿元。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宝贵的开发资金,还引入了市北高新的品牌和管理。”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北高新园区有走出去的需求,南通有拥抱上海的热情。”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一座“生态环保、产业腾飞、城青水秀、乐业安居”的科技新城在南通主城北翼5.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跃然而起,成为跨江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高地。

启东与苏南、上海有着区位联结、交通联通、产业联动的优势,近年来,始终聚焦上海、苏南等“家门口”的资源宝库,锚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不断提升产业链紧密度。今年初,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首开区竣工交付,园区由启东市与苏州吴江共同规划建设,在两地之间形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合作平台。“在首开区基建开工的同时,启东就同步开展招商工作,这种招商与建设并重的策略有助于确保园区在建成后能够迅速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启东市南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徐章迪介绍。

长三角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既不是将发达地区的落后产能向其他地区转移,也不是单纯地将发达地区的“蛋糕”与其他地区分享,而是两地发挥各自优势,有序推动长三角产业跨区域布局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实现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促进了共建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02

聚焦产业链 增强粘合力
格陆博科技是位于崇川区的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首批引入的汽车电子企业。几乎每周,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兆勇都会往返于南通的公司与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研究院,但刘兆勇乐此不疲。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今年7月,格陆博科技二期项目正式奠基,总投资不低于2亿元,建成后将增加4条生产线,打造智能车间,不断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格陆博科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崇川,一下子就被整个这边的环境、地理位置,以及营商环境给吸引了,负责招商的同志给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我当时就认为这里是汽车电子创业的宝地。”刘兆勇认为,落户崇川,是最正确的选择。“崇川已形成了成熟的汽车电子产业链,产业链上带来的‘安全感’让我们能更加踏实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重点聚焦“3+1”产业,形成了以恒润科技、格陆博科技、京芯光电、奥易克斯、势航科技、尚泰传感器、比博斯特汽车科技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以钰泰科技、至晟微电子、尚阳通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百优达生命科技、科凯生命医学、修实生物、华聆人工耳蜗等为代表的生命大健康产业

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在园区内集聚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形成从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创新协同到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便捷有效的供应链、创新链,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科技城形成了上海、南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吸引上海优质科创型企业落户市北科技城,取得明显成效。上海的人才在南通创业,上海的科研成果、优质项目在南通实现产业化,形成了‘前店后厂’,‘研发在静安,转化在南通’‘市场销售在静安,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在南通’的生动局面。”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政企事务部经理高建介绍,截至2023年底,科技城已集聚各类科创型企业261家,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是国内心脏瓣膜介入器械领域的领航者。崇川区创新举措,助推“生命大健康产业”发展,让科凯公司成为南通首个工业用地“带方案挂牌”项目,做到了拿地开工“零时差”。从系列瓣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到关键原材料和手术配套器械的突破延伸,科凯公司立足南通,紧密对接上海,深切感受到了“家门口”享受区域协同的便捷高效。公司总经理汤宁伟说:“我们与上海交大、上海医疗器械检测所,以及临床研究机构、高精密原材料配套供应商等机构存在紧密协作。目前,南通已经拥有了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南通科创中心这些针对医药产业的研究机构,我们与这些研究机构能够开展技术交流,进行配套产品开发,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的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施工作业,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启东的“门面”企业,致力于打造“单项冠军”的神通阀门始终瞄准高精尖技术前沿,打造各类精品阀门,填补国内空白。在产业园规划初期,神通阀门公司就高度关注园区建设。“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核电阀门、氢能阀门等高端阀门制造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此公司决定建造高端阀门智能制造项目,新增智能化设备、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实现新增年产45000台套高端阀门生产能力,这与启东市南阳镇的启东吴江高端智能制造项目不谋而合。该项目预计明年6月完成主体验收,明年底投入使用。”公司工程部副部长许文林介绍。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不仅有本土企业,该产业园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企业入驻。总部位于深圳的江苏汇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3亿元,满产后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达7亿元。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红波告诉记者:“园区及周边齐备的配套设施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03

打造“双飞地” 互惠谋长远

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创资源的培育和集聚。为突破县域科创资源不足的现实瓶颈,近年来,如皋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实行“一线孵化+如皋转化”的“双飞地”创新发展模式,在上海设立研究孵化中心作为“创新飞地”,在如皋建设中试基地作为“产业飞地”,两地密切配合、深度协同,推动科技成果在高校就近孵化,成熟后到如皋专业园区量产,进而打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链生态。

落地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内的霖鼎光学超高精度光学器件项目,承载了上海交大在超精密微纳制造领域近20年的科研成果,也是如皋首个“双飞地”孵化成功项目。今年4月中旬,一期项目投产。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张哲介绍,目前,已建成全球领先的5轴+超精密加工实验中心、高端装备智能工厂和光学综合检测实验室。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额20亿元

(霖鼎光学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

一江之隔,城市与人才、产业与项目“深度拥抱”。在张哲看来,“双飞地”模式既是招商创新,也是政策创新,能够帮助科技人才型企业顺利突破从小批量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屏障。接下来,如皋基地将与上海形成“量产+研发”的产业协同效应,最终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精密光学园区。
自2022年起,如皋在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周边积极布局,先后建设了5家“飞地孵化器”,累计孵化项目105个。近年来,5家“科创飞地”累计为本地企业对接技术需求20余次,初步形成了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作为如皋高新区对接上海、苏南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第一阵地,如皋沪苏科创产业园也正借助在沪“飞地”,持续扩容科创“朋友圈”,目前,崟冠智能、浦运科技、希望田野、派瓷威科技已经落地生产,在孵五家企业也将在近期实现如皋转化。“园区成立了专门的驻沪招商组,与上海交大创源科技园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开展前端科创平台孵化、后端如皋产业承接的合作模式,将如皋的产业平台优势与上海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聚力打造长三角专业园区建设标杆。”如皋沪苏科创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许鹏介绍。

跨过长江,与上海苏南共建创新联合体,有效提升了南通的城市创新力。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对外布局的第一家分中心,于去年12月底揭牌成立。国创中心与南通的合作项目,遍布南通创新区、海门、海安、如皋、启东等多个板块,目前已在南通打造了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集萃纤维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落地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中心还将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高技术船舶等方面布局一批创新项目,通过拨投结合的方式支持硬科技创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从项目协同迈向一体化制度创新,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是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指引。面向未来,南通将深化合作园区平台制度创新,整合区域资源,协同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南通广播电视台官方视频号

“江海南通”

图片来源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如皋发布、如皋人大发布、启东发布、江海南通往期推送等
编辑 | 于韫之、钱玉
责编 | 马跃、陶佳璐
审核 | 俞文丹、钱佳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关注江海南通公众号

下载掌上南通APP

NOTICE


获取更多信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江海南通
南通广播电视台官微,为您提供权威、及时、客观、公正的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