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论述摘编》,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资源保护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完善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推动《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落地实施,编制印发市级和县级规划,为全省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引。二是统筹修复整治。推动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9个子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0.31亿元,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36.08万亩;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秦巴山东段—汉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矿山生态修复94座、面积7570.95亩,坚决扛起“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三是优化省域用地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服务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探索健全土、水、农、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治理;积极参与“大地规划”编制工作,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始终坚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守稳护好“荆楚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论述摘编》收录了有关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千方百计守牢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一是巩固耕地总量净增态势。开展林耕空间置换试点与林粮间作合理株数技术标准研究,已完成林耕空间置换6800余亩。“山上”换“山下”试点、优化耕地布局的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建立省级耕地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切实守牢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二是发挥考核奖惩导向作用。完善耕地保护奖惩办法,对15个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区)共下达奖励资金8000万元,对59个县(市、区)下达2023年补充耕地省级统筹补偿资金8.24亿元,充分调动各地加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耕地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全面完成2023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全省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2.0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下降71.1%,全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牢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作者系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自然资源部党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高悦、陈琛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