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是乡村振兴的大事、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文旅产业的大事,是云南旅游的升级版、乡村旅游的新空间、乡村建设的新方向、文化传播的新通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当前,云南正以做优做强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边境幸福旅居等“八大”旅居业态,打响旅居云南品牌,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在全省范围内总结优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能复制、可持续的旅居典型案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各州市、省直各有关部门,首批遴选了8种业态、50个典型案例,编写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供全省各地发展旅居业参阅借鉴。
徒步探密山水间 民宿带动点线面
——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罗古箐村乡村旅居案例
一、罗古箐村乡村旅居业态发展的背景与优势
罗古箐村位于兰坪县通甸镇德胜村,距离兰坪县城59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区位资源良好。罗古箐村位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与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大理沙溪古镇、迪庆维西等地区相邻,属于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对外公路均已硬化完成,距兰坪丰华通用机场30公里。自然资源优越,有怒江的“阿勒泰”之称,丹霞地貌、情人树、母亲树、情人坝等18岭、91溪、360峰组成丰富多样生态系统,24公里徒步路线沿途可见森林、溪流、草甸、花海等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独特,完整保留普米族习俗、建筑、节庆等文化资源,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普米搓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弦舞乐”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彩,普米情人节、普米族传统民居等独具特色。
近年来,兰坪县按“以点突破、串点成线、以线扩面”思路,重点发展罗古箐—大羊场片区旅游产业,建成罗古箐—大羊场旅游步道24公里、游客服务中心、30户集体民宿,引入“深圳墅家”酒店品牌管理方,激活景观资源、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旅居业态,以“民宿+”为引领,进一步开发“民宿+文化”“民宿+户外”“民宿+旅拍”等产品,每年举办普米情人节、轻量级户外徒步等节庆品牌和赛事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旅居度假。
(一)深挖文化资源,推动“旅居+文化”深度融合。罗古箐村完整保留普米族传统建筑格局。2020年起,实施罗古箐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示范工程项目等重点工程,创新采用“一个村落即是一个景区,一户村民即是一栋民宿”联合建设模式,按照“修旧如旧”方式提升改造旅游民宿30间,引入国内知名民宿品牌“深圳墅家”作为运营管理方,打造国内首家普米主题高端民宿,创建“墅家·吾乡”旅居品牌,补齐高品质接待服务能力不足短板。依托独特普米族文化,举办普米情人节、吾昔节等各类民族节庆活动,讲好白狼古国等传统文化故事,开发羊头琴、普米服饰等民族手工艺品和烤全羊、漆油鸡等特色美食,让民族文化为民宿旅居赋能,提升普米民宿吸引力、生命力。
(二)立足生态资源,推进“旅居+户外”深度融合。罗古箐至大羊场24公里徒步路线景色优美,沿途高原牧场、原始森林、湿地、花海、丹霞石林等景观美不胜收,深受户外徒步爱好者喜爱。为推动徒步线路开发,墅家利用社交媒体和旅游平台进行线上推广,推出“住宿+徒步”旅行套餐,打造“网红”旅游线路,提升知名度。与旅行社、旅游博主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旅游活动,拓宽客源。成立国内首个轻量化徒步俱乐部,邀请数十位知名旅游博主和徒步达人,举办兰坪县罗古箐徒步穿越活动。2023年以来,已有1.3万徒步爱好者完成了24公里徒步穿越,其中由墅家推出的“住宿+徒步”模式约有3600余人。2024年1—8月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其中旅居约400人,平均旅居时间15天,实现旅居花费约180万元。
(三)激活乡村资源,推动“旅居+多业态”发展。把旅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通过与村集体和农户合作,培养旅游从业人员,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出骑马、旅拍、露营、ATV、林下采摘、普米族服饰体验、普米族特色餐饮、普米篝火表演、普米传统手工体验等多种产品。把农村居民作为乡村旅居发展主体,坚持联农带农,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在墅家引领下,村民自发投建20多间民宿,积极参与民宿经营管理,增收效益明显。村民发挥优势,制作销售羊头琴等手工艺品,将野生菌、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成伴手礼,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收入。
(一)坚持以旅居为核心拓展业态。罗古箐村通过建设极具民族特色的普米民宿,连接普米文化、自然资源、农业基础等乡村资源,形成以“旅居”为核心,文化体验、户外徒步、露营旅拍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满足游客对原生态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好奇与向往,丰富当地旅游产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游客“住得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评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
(二)坚持以市场为引领发展产业。旅居产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为确保项目建设与运营配套,在实施罗古箐项目之前,引入深圳墅家集团作为运营管理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运营管理企业意见建议,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市场预期。通过市场主体提前介入,提升品牌引流效率,利用墅家已有平台和已获客源,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进行品牌推广,成功打造“墅家·吾乡”品牌,提升知名度,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在墅家专业运营团队指导下,旅游人才得到进一步培养,参与乡村旅居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共享利益。旅居业态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当地群众参与积极性。罗古箐通过联合民宿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农事体验等形式, 让村民直接从旅游发展中获益。通过“企业+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农户将自己房屋、土地出租给墅家,墅家每季度以管理费、房屋提成、好评费、服务费等多种形式与村集体、当地平台公司、村民进行分红,2024年前三季度合作村民累计分红共计18万元。墅家还帮助当地12名群众参与旅居稳定就业,实现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
(四)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持续发展。乡村旅居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与文化资源,影响长期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开发与保护机制至关重要。罗古箐在发展乡村旅居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旅游,避免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2024年罗古箐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云南省绿美景区评定。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杨奥
审核 张云鹏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案例发布|以茶促旅新方向 哈尼老寨大变样——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乡村旅居案例
案例发布|擦亮“菌乡品牌” 打造“归园田居”综合体——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雨露村乡村旅居案例
案例发布|厚植文化振兴“软实力” 筑牢乡村旅居“硬支撑”——大理州漾濞县平坡镇阿尼么村乡村旅居案例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