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240小时过境免签 解锁云南游新体验

政务   2025-02-05 17:16   云南  



近期,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带火入境游市场,“澜湄签证”也进一步释放便利湄公河流域国家商务人员往来的信号……随着中国全面放宽优化免签政策和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很多外国朋友的镜头里,既有中国现代都市的繁华盛景,也有普通百姓的烟火日常。云南正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宜人的气候条件,成为外国朋友“种草”甚至“二刷”的旅游目的地。

近日,记者邀请到国内外游客、业界代表、专家,共话旅游合作为大家带来的好风景、新体验与多收获,畅谈在新政策新假期的催化下,区域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合作新期待。

云南,美食美景的首选地

泰国博主艾洛拉点赞醪糟汤圆。供图

美国博主杰森和妮基在玉龙雪山旅行。供图

随着过境免签政策延长至240小时,外国游客来中国的脚步走得更深更广了。在云南,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惊喜。

外国游客的“宝藏之地”

对于环游世界的泰国博主艾洛拉来说,独自乘坐火车旅游并不稀奇,但中老铁路之旅,还是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坐在列车上,艾洛拉被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吸引。“越靠近昆明,城市越繁华。”艾洛拉不禁感慨,“中老铁路是将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紧密相连的超级工程,促进了商贸、投资与旅游,也让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得以交融。”

到达昆明,艾洛拉第一站便是“打卡”网红市场——大观篆新农贸市场。“来中国,首站必选昆明,这里太好吃了!”她开心地说。这绝非夸大之词——豆花米线、弥勒卤鸡、烧豆腐等特色小吃,让她大饱口福,而醪糟汤圆更是她的最爱,直呼可以抚平旅途的疲惫。在这里,她还品尝到了与泰国菜相似的傣族美食,瞬间涌起亲切感。

来自美国的旅行家夫妇杰森和妮基直奔丽江。在雪山、古镇和茶马古道间,他们找到了心中的诗与远方。乘坐缆车登山时,他们用相机记录下皑皑白雪与澄澈天空,不禁感慨:“美得像梦,只有刺骨寒风提醒我们,一切都是真的。”

因为提前做足了功课,他们更能领略自然风光背后的人文底蕴。“积雪融化,化作河流汇入山底的黑龙潭。潭水顺势流入丽江古城,变成家家户户门前的水渠。潺潺流水,就是古镇的生命力。”在丽江古城,杰森和妮基分享着感受,他们在此品茶、喝咖啡,在眼花缭乱的木工、皮革、银器、瓷器中感叹非遗传承的匠心独具。夫妇二人说,丽江是云南之旅的首站,也是解锁更多“下一站”的序章。“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早点来云南。”

按下云南之旅“快捷键”

240小时免签政策让“云南游”在海外引发新一轮热议。澳大利亚奥德诺沃旅游网站的子品牌网站专门推出“240小时免签云南6日游”,介绍昆明石林、大理洱海和丽江玉龙雪山等景区,同时展示沿线的古镇和乡村,以及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特色文化。在全球拥有超过500万读者的美国纽约世界游网站(TTW)报道:随着过境免签政策放宽,元旦期间到中国的国际旅客量激增。云南省的磨憨口岸已成为国际游客进入中国的关键入口。“油管”平台上,新加坡视频博主马贝勒1月7日发布视频“我假期在中国吃了什么”,重点推荐了云南饵块、牛肝菌炒饭、鲜花饼、黑三剁等特色菜,引得一众网友围观。

当前,“下一站,中国”几乎火遍全球。有的网友直接询问关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的旅行攻略,“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热门搜索关键词。一些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用户则分享了中国旅游经验和美食推荐,不少海外网友还晒出了他们正在准备赴华旅行或已经抵达中国的视频。评论区里讨论热烈,中国网友也纷纷留言:“热烈欢迎!”

来自美国的网友莎伦评论道:“以前我一直担心获取中国签证的过程太复杂,也犹豫是否要去中国旅行。现在好了,有了免签政策,我已经准备好启程了,我们中国见!”瑞士网友曼弗雷德回忆起2012年在云南旅游的经历,表示最喜欢的地方是元阳梯田。“这次有了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我迫不及待地想再来一次。”来自马来西亚的网友杨丕源在“魅力云南”账号下评论:“免签政策真是太棒了!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从吉隆坡乘坐高铁,途经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再沿着中老铁路一路抵达中国旅游。”


业界谈

来云南寻找诗和远方

“玉龙雪山的雪景、滇池的红嘴鸥、昆明的樱花和蓝花楹……”谈及云南的旅游资源,云南招泰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杨敏姝如数家珍。在为游客制定行程时,她注重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并将当季特有景色和美食融入其中。

杨敏姝介绍,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经典线路是游客赴滇旅行的首选,而从昆明中转的多城市联游线路也很受泰国游客青睐。“近年来,从云南入境的泰国游客显著增加,但同时,云南旅游市场也面临着国内外多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杨敏姝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优化提升旅游线路和景点的吸引力,同时加强对云南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才能让云南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被更多游客关注到。

在促进云南与泰国旅游合作方面,杨敏姝认为双方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市场的相互推广,搭建旅游信息沟通平台,举办旅游推介会和节庆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市场营销,以此提升云南在泰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不仅是泰国游客,也希望更多外国游客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你想要的诗和远方,云南都能给你!”杨敏姝说。

让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越南农业无人机飞行器有限公司长期以来深耕农业与相关领域的无人机产品供应,同时也是中国品牌大疆在越南的官方代理商。公司董事长梅英俊介绍,一直以来,越南农业无人机飞行器有限公司都以引入先进技术赋能生产为导向,推动越南农业生产朝着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此,他经常往返中越两国,在深圳、广州、长沙等地参展,了解先进产品、交流经验。

去年,中方决定面向湄公河五国颁发“澜湄签证”,为符合条件的商务人员审发5年多次来华签证。梅英俊说:“‘澜湄签证’意义重大,为越南企业家进入中国创造更多机会。拿我来说,这让我和合作伙伴在参加展会、商务谈判,以及与中国尤其是云南省的同行建立联系等方面带来诸多便捷。”

梅英俊认为,免签政策给越南企业带来的利好不止于业务拓展,更为学习中国前沿技术打开方便之门。他说:“就我们公司而言,与中国企业的交流合作,既能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又能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免签政策是备受欢迎的利好举措。若想更好契合海外企业家需求,优化在线注册流程、压缩审批时长、增设双语服务不可或缺。此外,提供详细的通关信息,也将助力国外企业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梅英俊说。

梅英俊坦言:“未来,我不光想去云南旅游,更期望深入了解当地营商环境,寻觅更多合作良机,让公司与中国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云南的通关体验很棒

1月20日17时,随着“贞文8号”客船靠岸关累港,55名旅客陆续走向联检大厅,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开始忙碌起来。春节到来,中国跨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外国游客们纷纷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目前,通过关累港入境的多数都是来体验‘中国年’的缅甸籍旅客。”执勤民警白亚东介绍。关累港口岸客运正式通关运行后,促进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交流,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优化,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量、客流量不断走高。

旅客通关需要人像比对、查验护照等流程。云南边检总站边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民警平时苦练查验技能,1分钟内可识别40余张照片,最快识别速度1.5秒1张,以保障旅客便捷快速的通关体验。2024年,云南边检总站累计验放免签入境外国人超686万人次,为589名享受144小时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旅客提供通关便利。

“我们还增设重要物资绿色通道和货运车辆专用通道,对海铁联运、冷链运输、鲜活产品等实施差异化查验,全力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中老铁路通关时间由90分钟缩短至52分钟,边检整体查验效率提升约30%。”该负责人介绍,该总站持续创新优化边检查验监管模式,推行实施《外国人入境卡》电子化打印、航空公司机组员工快捷通关、中国籍备案驾驶员免填《机动车辆查验卡》、跨境旅游团队网上申报等系列便利措施,探索推广旅客分类查验等检查模式。

“我们选择来云南旅游,就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过年方式。这次来到西双版纳,通关体验非常棒,工作人员也很热情,相信这是一次愉快美好的旅行。”外籍旅客朵米珠顺利通关后,向总站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把握机遇做优产品和服务

春节前夕,云南蒂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贵文依然没有停下工作,在香格里拉考察景点。“预计入境游的快速增长将是2025年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因此我们抓紧时间进一步更新、完善线路产品,努力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他说。

李贵文在云南从事入境游业务已十年有余,随着去年相关政策不断优化,他感到入境游市场迎来了重要机遇。“我们根据政策变化,及时优化产品服务,去年接待6万名境外游客,与前年相比实现翻番。”李贵文介绍,他们公司的入境游业务主要针对东南亚游客,泰国和越南是最主要的客源国。

利用地缘相近的优势、气候景观差异性以及相关州(市)对入境团在包机、门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蒂朗国际旅行社目前主推昆明一地和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两条线路,主打踏雪、赏花、观鸥等特色,市场反响出乎意料的好。“滇池喂红嘴鸥、轿子山赏雪的旅游产品可以从每年11月卖到次年3月,接下来等油菜花开了,我们还要推出昆明到罗平再到贵州兴义的跨省赏花线路。”李贵文计划着。

“虽然云南在承接东南亚游客方面独具优势,但真正能持久延续热度、获取更多回头客的关键,还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口碑。”李贵文深有感触地说。他同时希望省内有关部门在奖补政策、人才特别是外语导游培养、对外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深化国际旅游交往合作,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向世界。


专家看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桀——入境游迎来新机遇

“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不仅停留时间显著延长,活动区域也得以拓展,游客们能够跨区域通行,自由灵活地规划旅游线路,外国游客迎来了更便利的旅行条件。”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桀表示。

“这一政策变化对云南而言,是个好消息。”王桀介绍,政策的放宽首先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入境游客数量的增加。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了外国游客进入云南的重要门户。“机场+铁路”的多元化出入境方式,为游客提供了便捷。他们可以在昆明入境后,轻松前往丽江、大理等地,再经由磨憨铁路口岸出境。这一政策还吸引了前往老挝琅勃拉邦、越南沙巴、柬埔寨暹粒等地的国际游客过境云南旅游。

“云南作为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窗口,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长期以来对国际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免签政策的扩大将有助于增进民间友谊,提升云南国际形象。”王桀建议,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云南可在机场和口岸设置专门的免签服务区,提供现场咨询和引导服务;根据入境游客的旅游偏好和消费习惯,设计和打造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利用“中国游”为主题的社交媒体等平台,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游云南”;加强与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城市的联动,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发展的旅游网络;通过举办国际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让外国游客深度体验云南文化。

柬埔寨国家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斯纳伦——柬滇旅游合作充满潜力

“我非常期待和家人一起再到云南看看,去感受秀美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种类丰富的特色美食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柬埔寨国家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斯纳伦在柬埔寨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工作的4年间,走访了中国许多地方,但最喜爱的还是云南。在他记忆中,云南是一个浪漫而充满活力的地方。在得知中国出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斯纳伦期待再次与云南以及云南的朋友重逢。

“对于到中国短期旅行的外国朋友而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仅节约出行费用,而且省去了办理签证的流程和时间,为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斯纳伦认为,该政策的落地,将吸引包括柬埔寨在内的更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来,随之而来的是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相关领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更重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外国朋友不断了解真实的中国和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该政策为世界了解中国按下了‘加速键’,通过游客的镜头,我们可以了解更为立体、真实和全面的美丽中国。”斯纳伦经常看到各国游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到中国旅游的视频。

斯纳伦说,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双方在旅游合作上潜力巨大。在中国240小时免签政策和“柬中旅游年”的契机下,柬滇旅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我们同样期待更多中国特别是云南游客到柬埔寨来,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吴哥窟的神秘魅力。”

越南人文社科大学旅游系主任范洪龙——“澜湄签证”促进越中多领域合作

去年,中国面向湄公河五国符合条件的商务人员审发5年多次来华的“澜湄签证”。越南人文社科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范洪龙认为,这一政策为越南企业家往返中国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两国在经贸和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与投资。

范洪龙表示,在经济方面,该政策使越南企业家能够更便捷地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各类贸易博览会,免去了复杂的签证手续,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不断增长,“五年多次签证将帮助越南企业更快速、高效地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在旅游领域,中国旅游市场的开放为越南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范洪龙说,这将有助于促进越中旅游公司合作开发联程旅游产品。例如,两国旅游公司可设计连接越南北部边境省份(如老街、河江、谅山)与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如昆明、大理、丽江)的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不仅能为游客节省费用,还能充分展示双方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这也为越南企业的产品升级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在休闲、文化和自然旅游领域,将从满足中国游客多样化需求方面进行提质升级。”

中国免签“朋友圈”越来越大,越南旅游业及诸多有关产业均因此有了积极变化。范洪龙说:“在交通运输领域,客流量的增长推动了航空公司增加两国之间航班的频率。目前每周有超过330个航班往返于越中两国主要城市。”他认为,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也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匪浅。中国游客通常在购物、餐饮体验、药材和手工艺品等方面的消费较高,这为越南相关行业创造了增收机会。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杨奥

审核 马波 刘丽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往期推荐:






关注丨云南全力做好航旅融合大文章





关注|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 昆明往返厦门赏花之旅列车开行









聚焦|冬暖花开过大年,《人民日报》整版关注云南冬季旅游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临沧文旅

玉溪文旅

怒江文旅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云南省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
滇剧院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
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

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花灯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