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 · 国奖说
Scholarship
「FOREWORD」
榜样者,楷模也,身教重于言传,深入挖掘身边榜样,讲好建规人的故事。彰显榜样力量,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培养浓郁的优良学风有重要作用。11月27日,研究生会建城·国奖说生涯经验分享会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浦Ⅱ-106教室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顺利举行,参加同学逾百人。
为帮助同学们适应接下来的科研生活,并解答其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院研会邀请了4位国奖获得者——建筑学硕王含宁,建筑专硕李嘉诚,规划学硕伊尔潘·吾布力,规划专硕陈文婷向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和科研经验,帮助同学们排忧解惑。
建筑篇
王含宁
2022级建筑学硕04方向
王含宁从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1. 欲穷千里目:
读论文的千回百转
对于论文阅读,王含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理解问题阶段,强调像初学者一样认真对待论文,做笔记并标记页码和颜色以区分内容。接着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唱反调阶段,需要培养辩证思维,分析他人论文的局限性和研究方法。最后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辩证思考阶段,通过研读综述文章重新审视学习步骤,认识到前人观点可质疑并表达对这些观点的赞同或批评。最终达到对研究方向及自身论文写作的辩证性认知与理解。
2.齐头并进:
写论文的内外兼修
对于论文写作,王含宁指出,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可以从技术性创新、方法论调整和根本性方法变革三个维度展开。同时,论文的视觉影响力也至关重要,需阅读大量文献、分析顶级期刊图表并注重排版规范。关于如何减轻写作负担,王含宁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首先可以从个人兴趣出发,保持好奇心,发现研究点,其次可以分节写作以提高效率,而在利用高效工具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而不一定是别人说的最好用的。
3.吹尽狂沙始到金:
发论文的最后一击
最后一步也就是发论文阶段,王含宁提到需要与导师充分沟通,积极采纳建设性意见。其次,积极与同学讨论有助于发现问题,锻炼辩证思维。此外,面对审稿人批评时,要保持谦卑,改正错误并展示改进意愿,即使被拒绝也要吸取经验。我们要培养挑战性心态,坚持不懈,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勇敢迈出第一步。发表论文是一个需要耐心、毅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完成。
李嘉诚
2022级建筑学专硕
李嘉诚对国奖评分标准进行了详解,并分享了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的参赛经验、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及丰富的实习经历。
1.采玉集璧经年累:
国奖评分标准详解
由于财政部的扩招,学院今年增加到16个国奖名额,且名额被分配到了不同的方向和专业。因此竞争主要存在于各个专业方向的内部,评选标准包括国内学校认可的各类竞赛积分,积分统计完成后会进行答辩,最终决定是否获得国奖。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
重在积累经验
在研究生入学前,李嘉诚参加了乡村振兴工作站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初步实践经历,并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些项目。
在这项竞赛中,他强调了讲故事、统筹组织、抓重点这三个关键点。故事需要讲述他们在乡村红色文化挖掘与利用方面的努力,并辅以数字化成果证明。统筹组织时需要考虑如何协作管理团队、控制DDL和精力分配。抓重点时要注意到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着重做什么才能使得性价比最高。
3.纸上得来终觉浅:
生涯规划贵在实践
最后,李嘉诚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确立清晰的个人目标至关重要。这些目标可能源于对学术的热忱、对学历提升的追求、对生活体验的向往,亦或是对职业发展和岗位转换的探索。针对不同目标,研究生的主线任务也应有所不同。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学可能需要专注于发表论文或参与科研项目;而其他希望体验研究生生活、享受自由时光或为就业(尤其是职业转换)做准备的学生,则需要多尝试、多体验、多实习。
李嘉诚还分享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职业规划,包括安卓ESG咨询工作、互联网领域的产品经理实习经历。他表示只有尝试和实践,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
规划篇
伊尔潘·吾布力
2022级规划学硕
伊尔潘·吾布力结合个人经验,分享了关于论文写作与学科竞赛的实践技巧。
1.论文写作
伊尔潘同学强调了写论文的重要性,“越早准备越好”。他向大家分享了写论文的关键步骤,包括选题、实验、撰写、投稿、修改五大部分,其中就选题与准备、研究与文献积累、技术与数据处理、撰写技巧与风格、投稿与审稿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2.学科竞赛
伊尔潘分享了自己从最初面对学术研究的迷茫与焦虑,到逐步提出创新观点并参与高水平竞赛的成长过程。他强调课程学习在拓宽研究思路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广泛阅读文献、结合热点问题和个人兴趣来确定研究方向。他还建议选择行业内专业性强、认可度高的竞赛,并确保选题与主办方要求契合,同时关注时下热点问题,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演示。如果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清晰完整的技术方案是成功的另一半,最后则是简洁明了、格式优美的排版与得体大方的展示汇报促成了学科竞赛作品的成功。
陈文婷
2022级规划专硕
陈文婷同学以线上参会的方式分享了研究生期间的时间安排与国奖考核重点。
1.在研究生的不同阶段,
我们可以做好什么?
陈文婷通过“我这样做”与“我的收获”这样两个视角,带我们走进了她在不同学期、学年的学业计划与安排,了解了这段通过稳定、连贯的安排,实现了研究成果层层积累、个人能力步步提高的渐进式学术经历。包括研究初体验、竞赛经验、论文心得等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国奖考核注重哪些方面?
陈文婷分享了国奖考核的三大重点:思想引领和道德品质、学术科创和专业实践以及公共服务和集体荣誉三个部分。思想引领和道德品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青年使命。学术科创和专业实践强调论文、论文竞赛的重要性,包括论文发表(T1期刊、d刊等)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等),陈文婷同学建议大家根据兴趣选择合适的竞赛。公共服务和集体荣誉部分强调学生干部任职和综合荣誉及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在分享的最后,陈文婷鼓励大家拓展自我认知,挖掘新可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学校活动,展现个人能力并为社会贡献力量。
提问环节
四位分享嘉宾围绕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见解。从文献整理到时间管理,从论文写作技巧到实习机会的寻找,同学们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如何高效处理学术任务、提升学术能力,在繁忙的学术生活中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
问题一
「QUESTION」
如何整理文献内容?比如说做笔记构建文献综述的方案,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选择和吸收文献中的观点?
陈文婷:我平时使用的文献管理工具是Look Taro,它非常方便。除此之外,文献整理的过程也可以分为四步:
1.文献分类: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初步分类;
2.阅读文献:阅读时可以使用颜色标注工具;
3.记录思考:文献阅读后,我会使用笔记工具来总结和记录自己的思考;
4.写综述:在写综述时,我会将文献根据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方法三个小类进行分类,形成清晰的框架。
文献整理是一个不断学习、拆解和重组的过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培养独特的整理习惯。
问题二
「QUESTION」
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平衡课程学习、科研任务和个人生活?是否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方法?
伊尔潘·吾布力:在平衡课程学习、科研任务和个人生活方面,我认为时间管理非常重要。我的做法是:
1.任务优先级:首先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比如,课程作业的截止时间很紧迫时,就会优先安排课程作业,科研任务可以稍微推后,反之亦然。
2.集中精力:每次专注完成一个任务,避免同时进行多个任务。尤其是在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集中精力思考问题,避免频繁切换任务带来的低效率。
3.灵活调整:科研任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可能会遇到进展缓慢或者需要更多时间的情况,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平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问题三
「QUESTION」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是如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的?有没有什么工具或者方法可以推荐?
王含宁:我写论文时会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以下是我常用的一些方法:
1.术语准确性: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术语,我会查阅知网或Web of Science来确认术语的翻译。尤其是在写英文论文时,术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我通常会将英文术语放入知网进行对照,看看它的中文翻译是什么,避免使用不当的翻译。
2.写作工具:我习惯先写一版中文稿,然后用百度翻译或Deepl等翻译工具进行初步翻译,再通过Grammarly检查语法错误,确保语法正确,表达流畅。
3.导师反馈:完成初稿后,我会将论文交给导师审阅。导师一般会根据其海外经验给出很多语言方面的建议,帮助提高论文的语言质量。
问题四
「QUESTION」
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简历、求职信、面试环节哪个最重要?能否分享一些提高这些环节成功率的经验?
李嘉诚:我找到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实习渠道:比如我加入了南大SCDA职业发展协会,这个公众号会定期发布校内外的实习机会,里面有很多针对大学生的实习项目和产品训练营。在这些项目中,我们通常需要组成团队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并且将项目经历写入简历。
2.简历和面试:在找实习时,简历和面试都非常重要。简历需要突出自己参与的项目或实习经历,并且要有实际的贡献内容。面试时,面试官不仅看你是否具备基本技能,还会关注你的主动性和对行业的了解。面试时展现出对行业的热情和了解,能大大提升面试成功率。
3.积累经验:如果是第一次找实习,可以先从一些小公司或小项目做起,积累经验后再投递大公司的实习岗位。
总的来说,简历和面试都很重要,简历是你获得面试机会的基础,而面试则是你展示自己能力和潜力的关键时刻。
问题五
「QUESTION」
如果对未来的职业方向还不确定,有什么建议?
王含宁:对于职业方向不确定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广撒网、不断试错”的策略:
1.广撒网:在研究生阶段,可以多尝试不同领域的实习和项目,看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2.不断试错:通过实践,逐渐发现自己不喜欢的方向,也能够节省未来的试错成本。
3.与他人交流:和不同领域的学长学姐、朋友交流,了解他们的职业经历,这有助于拓宽视野,打破专业局限。
职业规划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保持灵活的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是关键。
合影留念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受益良多,得到了很多启发与感悟,拓宽了自身的知识视野。获奖者们分享的科研方法、学习技巧以及对待科研的态度,都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科研热情和智慧,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步。
· END ·
文字 I 柴鑫 丁敏 秦源 丁茹岚
图片 I 刘珩歆 王含宁 李嘉诚
伊尔潘·吾布力 陈文婷
编辑 I 张伟婧
审核 I 邬雨寒 尹世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