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4年11月3日《文汇报》第2版:要闻
7年来,按照“越办越好”的要求,进博会从贸易进口到投资创新,从“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市场,到展示引进吸收的“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大平台,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进博会年年办、年年进阶。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
自2018年进博会首办以来,围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追求打造世界新品、精品进入中国的首秀场,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如今,将通过汇集全球的新成果、新理念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总量上看,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质资源首发的首选地之一。前6届进博会,已有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累计1万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孵化等“新赛道”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制造、新服务,首发首展累计2400多项,意向成交额约4200亿美元,每年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有近300家,这意味着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和高技术、智能化的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
从质量上看,进博会已成为前沿技术展示和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引领平台。进博会以市场和消费引领产业创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买全球”“卖全球”,为全球优质企业、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大市场搭建桥梁,在让更多国内消费者看到、享受到、使用到世界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让世界洞悉消费市场未来发展动向,进而在引领消费潮流的同时引领未来产业创新趋势。比如,进博会齐聚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全球产业龙头,共同展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
第四届进博会以来设立的创新孵化专区,构建“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的创新孵化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展示创意、宣传产品的机会,众多智慧解决方案、数字化创新理念通过进博“加速度”落地生根,推动创新科技变创新市场、创新市场变创新制度,让进博会不仅成为商品贸易展会,还成为创意的集市、文化交汇的平台、国际合作新范式和创新成果加速落地的驱动器。
打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标杆
借助进博会这个全球最大的进口平台,在更好水平上以更高标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机遇,更是进博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聚焦全球新质资源,全面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优质资本、关键资源、生产要素、先进技术、拔尖人才等全球高端资源是各个国家、各大城市争夺的焦点。进博会背后是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早已成为外商投资企业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拓展中国市场机遇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进博会应围绕更好整合全球新质资源,整合各类创新资本,持续提高新质生产力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以进博会为平台,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理念优、产业前瞻性强的产品技术,在开放窗口中为各国品牌提供一个与消费者互动的绝佳时机,加速跨国企业最新创新成果进入中国市场,由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升现场的销售转化率,实现“从1到无穷大”的产业裂变,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引领和借鉴,进而实现全球经济、产业发展与中国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与中国企业一道培育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同孕育出明天的产业地标。如此,既增强进博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力。
创新成于开放,开放赢于协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市场环境。进博会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将进博会置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引领性的产业标准体系,进而构建起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营商环境高地,这是进博会举办的应有新义。
(刘亮,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文字整理:文汇报记者 商慧)
来源:文汇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