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共享、共研、共进——2024年成都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生物学科实验基地开放日交流活动

文摘   2024-11-20 20:54   四川  


共学、共享

2024年成都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共研、共进

国家级示范区生物学科实验基地

开放日交流活动


有一种力量是携手前行,

有一种引领是资源共享,

有一种交流是凝聚共识,

有一种成长是不断突破。


初冬沐暖阳,清风迎客来。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成长是教师最美的愿景。11月19日,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正悄然开启……








共赴·暖冬之约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共进双赢,探讨“三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多元策略,精准解决高中生物教学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2024年11月19日,一场“基于核心思维模型的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研究”的专题教研活动在成都航天中学演艺中心开展,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春雷副教授、成都市蒲江中学、康北民族中学、大竹二中和其他各区县,共300余位高中生物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成都航天中学代兵副校长主持活动,石小强校长为活动致辞。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兼具创新性、建设性和可推广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集体观摩,深研教学实情


聚焦课堂实例,剖析构建课程体系。在同课异构《细胞的增殖》中,航天中学万雨林老师以“重症免疫缺陷”做大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制和模型制作,从实物抽象到图形,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系统认识细胞的增殖过程。整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使学生既在学习上具有成功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个人能力和素养。



蒲江中学樊英老师精准把握课程核心,以核心问题“洋葱萌发根尖细胞如何增殖”为引领,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评价及时,以不同的课堂环节设置打造同样异彩纷呈的课堂效果,为教师搭建高质量课堂提供了新思路。整节课在同学们动脑、动手和积极表达中不断推进,发展学科思维和能力。













精准指导,助力教学提升


课后,四川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彭小敏以生活实例“蒸鸡蛋羹的那些事儿”引入“科学思维的习惯实证精神”,进行了题为《任务驱动助力思维发展》的评课阐述,展开了诚挚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指导。彭老师指出,这两节课展示了不同模式的教学风格,万雨林老师是“在体验中建构”,侧重于在模型构建中来帮助学生建构有丝分裂概念,强调思维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结论的证据支持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建构,而樊英老师是“在建构中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对教材阅读分析,从而模拟有丝分裂的过程建模,强调思维从浅表层到深层次,符合学生认知逻辑。两位老师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彭老师基于科学思维的内涵和发展,以两位老师的课例,结合大量实践经验,从教学情境的合理选用与灵活运用,到教学活动的清晰设定与有效开展,再到科学思维的本质属性与训练发展,都给出了精准且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反馈旨在助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以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探路前行,激发教育智慧


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春雷副教授以《指向深度学习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为题,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精准的视频反馈指导。

张教授主张宏观循课标,中观析教材,微观见学生,活动促成长,从理论解析到案例分享,于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指向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基于“三新”背景和当前教育教学要求的启发,张教授提出了三点思考:在真实情境活动中发展思维,在有效提问中潜移默化,在创新教学中循序渐进。精准定位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目标,不断探索核心素养落地。






交流反馈,共话教育发展


随后,航天中学邱磊老师和蒲江中学杨志勇老师就“高中生物核心思维模型”这一主题分别做题为《高中生物核心思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和《基于核心思维模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研究》的专题讲座。

邱磊老师详细分析了“三新”改革的意义和要求,阐述了演绎与分类、模型与建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六个核心思维模型关键要素,利用大量高考例题和教学实践,概括了高中生物核心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帮助他们更好的在教育之路上前行。



杨志勇老师遵循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个人发展等需求,从教材挖掘、问题驱动、实验探究与模型建构、构建思维导图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活动设计原则、内涵、价值和意义。



之后,成都市航天中学陈仪老师、李娜老师和袁春艳老师分别就新高考背景下高、初中各年级生物教学与备课策略做主题分享。三位教师从当前生物学教学现状出发,瞄定学科素养目标,结合学校、学生实际,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改良、实践活动开展和教学资源运用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建议和措施。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风起处,自当扬帆远航。此次开放日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两地学校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学校间交流合作,还凝聚起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和力量,促进打造更多与时俱进、聚焦思维的高质量生物课堂。







这是一次美丽的相遇,

这是一次心与心的相融,

在未来的日子里,

继续携手同行,

共学、共享、共研、共进。



-END-


供稿:生物组


成都航天中学
Chengdu Aerospace High School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