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刘徽(约225年一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数学史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人物事迹1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刘徽在曹魏景元四年注《九章算术注》。
人物事迹2
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极多,在各种问题中提出“求徽数”的思想,这方法与后来求无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仅是圆周率精确计算的必要条件,而且促进了十进小数的产生;在线性方程组解法中,他创造了比直除法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与现今解法基本一致;并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
人物事迹3
齐风鲁韵
他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公式;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幂(面积);方程(线性方程组);正负数等等.刘徽还提出了许多公认正确的判断作为证明的前提.他的大多数推理、证明都合乎逻辑,十分严谨,从而把《九章算术》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虽然刘徽没有写出自成体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术》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断、并以数学证明为其联系纽带的理论体系。
个人成就
1.《九章算术 方程术》注中,他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运用了比率算法的思想。
2.在自撰《海岛算经》中,他提出了重差术,采用了重表、连索和累矩等测高测远方法。
3.在《九章算术阳马术》注中,他在用无限分割的方法解决锥体体积时,提出了关于多面体体积计算的刘徽原理。
4.逐一论证了有关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的计算原理,建立了相似勾股形理论,发展了勾股测量术。
后世纪念
2024年12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61712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刘徽星”,以表达对中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及其代表的中国数学的崇高敬意。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党史天天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1961年1月31日,中国近现代林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韩安逝世。
主编|赵安邦
编辑|张琦
编审|李晓楠
审核|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