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发布丨福建:加强理工类高校建设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务   2024-11-22 13:01   福建  



11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加强理工类高校建设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飏,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黄浩,福建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琛,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朱顺痣,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兴明现场介绍我省加强理工类高校建设、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王 飏



受叶燊厅长委托,我代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大家介绍我省加强理工类高校建设、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关情况。

理工类高校和理工类学科与产业结合最紧密,是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殷切嘱托,聚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组织推进理工类高校、学科、人才、科研协同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有力支撑和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坚持内强外引、双向发力,理工类高校强起来了。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推动一批理工类高校和以理工类人才培养为主的综合类高校争先进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及其7个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其中理工类学科6个、占比85.7%,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国内排名逐步提升。实施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工程,重点推进理工类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福建工程学院获批更名福建理工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莆田学院等7所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闽办学,建成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获批福州大学城联合研究生院,福州大学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合作举办福州大学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联合设立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全省现有理工类高校27所、以理工类人才培养为主的综合类高校20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53.4%。理工类高校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服务支撑力实现新跃升。

二是坚持强化统筹、协同联动,理工类学科专业优起来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构建紧密贴合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学科专业体系。扩大理工类学科专业培养规模,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梳理急需紧缺的理工类学科专业目录,并纳入“正面清单”予以优先支持增设,“一校一案”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理工类学科专业占比,目前全省高校共开设理工类博士点66个、硕士点188个、本科专业点809个,分别比2020年增长27%、25%、11%。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计划,将7个理工类学科纳入培优范围,打造理工类龙头学科。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理工类专业入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4个、省级176个,分别占入围总数的46%、50%。目前,全省有6个理工类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2个理工类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比2020年分别增加4个、34个。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有8个理工类学科进入A类行列,比上一轮增加5个。有6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2020年增加23个。

三是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理工类人才多起来了。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依托我省高校10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探索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组织高校与华为、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4个,遴选建设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5个,布局建设厦门大学、福州大学2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推进产教协同育人。聚焦集成电路、微电子、网络安全、医疗卫生等急需领域人才需求,建成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福建理工大学)等5个专业特色学院,获批国家级集成电路、医学攻关等2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建设福州大学未来膜技术学院、福建警察学院一流网安学院。近五年,高校年均向经济社会输送理工类毕业生15.1万名,其中研究生1万名、本科生5.5万名、高职生8.6万名,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坚持组织推进、揭榜挂帅,科研创新水平高起来了。集聚理工类高校、学科、平台、人才等力量,有组织加强科研攻关,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驱动引擎。高校牵头建设了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翔安实验室、福州大学闽都实验室、清源实验室等省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与企业合作成立我省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近三年来,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省总数85%、省科学技术奖占总数50%以上。高校主持或参与的7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这是1999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我省高校获奖数最高的一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理工类高校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扩大理工类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优化高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一批办学基础较好、办学水平较高的理工类高校,规划设置一批对接重点产业、填补空白的理工类高校,谋划引进一批境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闽合作办学。

二是加强理工类学科专业建设。以“一流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高校理工类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支持高校整合资源、交叉融合,围绕龙头学科打造理工类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培育新的理工类学科专业生长点。调整招生计划结构,扩大理工类招生规模,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就读理工类学科专业。

三是改革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科教融汇育人机制,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贯通式人才联合培养、需求牵引式科研联合攻关,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互动,提升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记者提问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福州大学作为省属高校中唯一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杨黄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福州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对外合作、一流的条件保障、一流的校园文化”,全面深化“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教育教学、人事制度、科技体制、成果转化机制等“四项改革”,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一是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通过深入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1445工程”和“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攻坚战百条任务,学校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298名、内地高校第51名;在U.S.News2024-2025全球最佳院校排名位居全球第425名、内地高校第54名;在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601-800名、内地高校第43名。

二是学科建设水平显著增强。在长期办学中,逐渐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采用“1+3”建设思路,“1”就是实施化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3”就是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智能建造学科群等3个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动。12个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档次提升,新增3个B+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进入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化学工程、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名。25个学科进入U.S.News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单,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名,其中化学工程位居世界第19名。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加强学科专业与战略需求对接、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衔接,构建创新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一批“新工科”本科专业,2024年新增契合我省所需的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8个博士点、获批数量全国第三,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4个,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进一步提升。学校每年培养近万名毕业生,研究生超40%,留闽发展近60%,签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达40%。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四是科研创新实力稳步提高。通过凝练科研团队的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创新版图。2024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Science、Nature主刊发表论文6篇,2项成果分别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五是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实施人才“引育”“集聚”“储备”工程,新增院士3名,2支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级人才达到140人次(93人)。

六是社会服务影响日益扩大。通过实施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启动新一轮校地合作,做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字头平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引企入校”,与央企共建研发基地,设立2亿元基金成立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和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紫金矿业投入2亿元与福大组建氢能公司,发展集绿氨、氢能等于一体的万亿级产业链。实施“服务八闽工程”,与福州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五大产业研究院;与南平战略共建福大氟新材料研究院,助力南平千亿级产业集群。

面向未来,福州大学将汇聚优势力量,全力打造化学世界一流学科,重点推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学科培优工作,加快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到2035年,力争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积极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实质性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医学院等建设,构建新型研究机构、组建高等研究院,更好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福大力量”。


中国日报记者:福建理工大学于2023年成功更名大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请问一年多来,学校聚焦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吴 琛




福建理工大学始终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扎根八闽抢抓机遇,主动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定位,立足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路径。升本20年来,学校每10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经过第一个十年努力,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第二个十年努力,在2023年成功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今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更名以来,学校重点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育人才,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在百年校史中赓续红色血脉,将创校人林纾先生的文化追求、全国500名著名烈士之一马立峰校友的爱国担当、抗日战争时期笠剑校友的坚强意志、新中国超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郑代雨校友技术报国的创新品格等四种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校本特色,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2023年获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路径,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程教育认证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15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或住建部评估认证,其中土建类7个专业通过认证,通过数并列全国第一。以专业认证引领一流专业建设,1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政府主导”“行业牵头”“企业嵌入”“特需培养”等四种类型9个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这支团队也在2023年获批教育部“十四五”战略性新兴领域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近两年,学校毕业生留闽率超过60%,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坚持立足福建布学科,一流应用型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主动聚焦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大经济”发展等重大需求,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大机电”“大土木”“大海工”和特色新文科的“三大一特”学科专业整体布局。不断完善以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建设、培育为重心的学科梯队建设体系,努力建设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学校发展。2024年,土木工程增列为需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数字经济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学科保持在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学科保持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201-300位,城乡规划学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50%。


三是坚持服务发展强能力,应用型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在机制上,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实施科研创新提升行动,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出台促进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建设的若干措施,修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充分激发教师投身科研服务社会的活力。在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上,更加强调服务需求,2023年以来新增了3个平台,第一个是服务文旅经济和数字经济,与校友企业合作获批全国首批11个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第二个是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南岛语族研究,获批“国家民委直报点”;第三个是服务海洋强省建设,获批“海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社科基地。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领域联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在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生态环保领域的服务能力形成一定优势,连续2年科研到账经费超1个亿、实现五年持续增长,2024年获省科技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



福建日报记者:厦门正着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发展“新蓝海”。厦门理工学院在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有哪些有效做法和经验?


朱顺痣




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理工类本科高校,厦门理工学院紧密对接厦门乃至福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理工类人才培养,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一是控制总量,打造特色学科专业群。抢抓“双一流”高校建设有利契机,制定实施学科、专业建设专项发展规划,坚持“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紧密呼应国家战略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支持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材料能源等8个专业集群,布局建设机械工程等6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培育建设机械工程、电子信息2个博士点,学校理工类专业占60%以上,理工类硕士学位点占53%、学生数占80%,80%的专业与厦门市重点产业相对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学科匹配度不断增强。与龙头企业共建7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个入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校企联合创办“宸鸿新干班”“轨道班”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供给更加契合产业需求。毕业生深受社会和业界欢迎,近三届毕业生理工类约占63%,留厦、留闽就业率分别达60%、71%,居在厦本科高校首位。


二是优化存量,服务区域发展急需。坚持“控制专业规模、适应产业需求、优化动态调整”原则,构建招生、就业、转专业、专业建设等指标体系,开展状态监测和专业预警,建立健全专业增设、调整与退出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培育建设为目标任务,发挥学校工科教育特色和优势,促进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近三年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做好专业“加减法”,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网络空间安全等,与厦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专业3个和能源动力、数字经济等硕士点14个,停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专业5个、撤销3个,取消大类招生试点,回归按专业招生,压缩招生规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高人才培养供需匹配精准度。瞄准碳达峰碳中和、无废城市等领域,做强环境工程、水务工程、材料科学、光电信息等专业,谋划布局应对气候变化、碳经济研究、清洁能源与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专业,加强环境生态、绿色能源等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是提高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以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评估为抓手,强化有组织科研,实施科研攀登计划,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双引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20个,通过教育部、住建部专业认证8个。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每年单列5000万元引才专项经费,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连续五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名。深入开展“服务厦门发展年”行动,深化产教融合,与厦门市300余家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科研攻关,2024年签订金额50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项,牵头发布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大模型,联合申报省市重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6项,近三年横向科研经费占近70%。学校与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发挥半导体薄膜技术领域的研发和资源优势,双方签订重大技术项目平台合作协议,成立“下世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投入总金额2000万元,开展科研、教学和外延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等全方位合作,助力厦门半导体产业加快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获福建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23年获厦门市科技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占全市获奖总数18%,2024我校教师融合AI技术获中国时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学校获评为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福建“四大经济”发展和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不断加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相关专业建设和学科点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福州日报记者:请介绍下闽江学院如何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打造一系列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陈兴明




闽江学院始终牢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办学宗旨,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数智技术应用等,组建一批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推动新质生产力培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对接区域发展组建学科专业群。深化学科专业综合改革,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科专业聚焦应用、培养方案紧扣应用、队伍建设强化应用、科学研究突出应用、体制机制保障应用”,扎实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对接产业体系组建学科专业群,围绕福建“四大经济”、福州344产业体系和重点发展的16条产业链,瞄准电子信息、纺织化纤等,整体规划组建5大学科群。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组建9个专业群,34个专业纳入整体建设,专业占比达56%。优化专业设置,重点支持区域发展急需专业,调减撤销17个专业,现有专业六成对接主导产业、四成对接优势与新兴产业,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匹配度不断提升。

二是深化共建共享,推进学科专业群融合特色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二级学院+产业学院+校地研究中心”模式,组建7个产业学院(省部级3个)、35个校地研究中心,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优化课程体系,打通基础课程、开设特色课程、共享选修课程、开展综合实践、增加数字思维课程等,实现“底层课程共享、中层课程分立、高层课程互选”,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培养体系。共建共享共用平台,整体规划学科专业群发展平台和产教融合平台,支撑教师科研、学生学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

三是对接岗位需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岗位胜任力。以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跨学科跨专业开设数字金融定制班、长源纺织定制班以及15个微专业、20多个课程模块;联合国内高水平大学、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办13个创新班、实验班,开设10个第二学位专业、10个辅修专业,多规格、多层次、个性化开展人才培养。全力推进“专业+数智技术赋能”改革,打造交叉联动的数智化课程、教材与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人工智能+”“数字+”学习。全方位推进“专业+特色方向”改革,引入168本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开设635门校企合作、书证融通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推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通过开设课程、讲座,指导专业实习、学科竞赛,共同研发等,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度,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56.56%。

近年来,学校应用型学科专业更具特色,在电子信息、海洋技术、资源环境等急需领域逐步形成相对优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样,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学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超过75%,福州就业比例超过50%,学校为地方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逐步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在省内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完善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加大重点产业、人才紧缺行业的培养规模;深化“专业+数智技术赋能”“专业+特色方向”改革,构建“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福建教育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福建理工大学新阶段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的新定位,请介绍一下学校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有哪些考虑?

吴 琛



更名以后,福建理工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贯彻新思想、树立新理念、建设新大学”的教育思想大讨论。2024年9月,校党委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 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认为,推动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关键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规划学校发展愿景,明确大学建设新目标。校党委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审思更名大学后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机遇和困难挑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和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发展目标,提出持续推进实施三大战略转变。也就是由“规模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专业育人”向“学科育人”转变、由“国内同类领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转变,力争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二是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和创新。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持续完善“三大一特”学科布局,加快补齐理科短板,促进理工文管融合交叉渗透。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知识交叉融合的微专业,加快传统专业转型创新发展。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注重科教协同育人,建好新型现代产业学院集群,加强实践教育,将人才培养重心由动手能力向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转变。

在科技创新服务方面,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以及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进“科研强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材料、海工装备、南岛语族、古建筑保护等领域研究。构建“一院一企”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广大教师的应用研究型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育体制机制。建立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培养梯队人才库,完善实施“苍霞学者”优秀人才攀登计划,自主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逐步构建“大专家+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鼓励有引领力的高水平人才组建全链条跨学科创新团队,提高承担国家或区域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

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调整优化对外合作总体布局,推进国际化办学生态体系建设。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学科与国际科研前沿接轨,提升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闽台教育融合发展,主动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创新。加快海外教育学院建设,积极与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开展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留学福工”特色品牌。

在学校内部治理方面,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学校科学治理、精准治理。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和内生动力。创新多元化经费筹措模式,加大社会资金募集力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方向、坚守特色,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奋力写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朝着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央视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请具体介绍一下省教育厅将如何贯彻落实,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王 飏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均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教育部的指导下,围绕“三个有组织”,加快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统筹布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急需领域实战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一流网安学院,深入推进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育人。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健全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机制,探索中职、高职、本科“3+2+2”,中职、本科“3+4”等贯通式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布局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二是有组织推进科研创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跨单位、跨行业、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平台共用、人才共通、成果共享。实施关键领域科技重大项目,引导高校瞄准重点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协同攻关。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创新转化尽职免责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三是有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普通本科高校提质扩容,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增设急需紧缺类本科高校。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和区域发展的适配度。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记者 | 郑晓航 刘广锋
排版 | 郑晓航

福建教育微言
福建教育官微。传播八闽教育声音,讲好福建教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