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艺术”典型案例 ——云南艺术学院教育剧场《大河》

文摘   2024-12-12 16:40   云南  

编者按:

近年来,云南艺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育人工作实际,探索形成了“党建+思政+艺术”工作品牌。“党建+思政+艺术”,即“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艺术赋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完善思政工作体系,一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创作展演、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工作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为做好经验总结与推广,现推出“党建+思政+艺术”典型案例系列报道,凝练特色,强化品牌,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竭心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云艺力量。

案例简介


《大河》是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20级戏剧教育班的原创毕业大戏,也是云南省首部教育剧场作品。该剧以战国年间(架空时代)为背景,讲述了泱族面临洪族的战争威胁,朝堂之上提出决堤大河阻拦洪兵的方案,引发了一场关于个人与集体、社稷与百姓的深刻讨论。作为一部融合“党建+思政+艺术”的典范,《大河》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更在教育和启发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成功获批2024年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及云南省教育厅“202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云南省高校“戏剧影视产业化创作项目孵化”重点实验室项目。


该剧主要讲述战国年间(架空时代)战乱频频,依水而居的泱国国小臣疑,太后垂帘听政,时常受到蛮族洪的战争威胁。某日泱国一如既往在大河边举行一场对于战争的祭祀,但祭祀的结果却显示“亡国之兆”,此时蛮族洪的军队集结出现在大河北岸,一旦渡河将会对泱国的社稷造成巨大的威胁。于是,在泱国的朝堂之上,一个决堤大河阻拦洪兵的方案被提出,也让整个泱国陷入到一场个人与集体,社稷与百姓的讨论之中……全民被迫面临艰难的选择:是决堤泄洪保卫国家,还是与敌人决一死战。在这部作品中,观众被带入到泱国的困境中,被迫面对是否决堤以保卫国家的艰难抉择。通过角色扮演、两轮互动投票和观众上台辩论等机制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从而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决策的两难。




                                      .


案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及方法


01 |案例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

01

传统思政课程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难

以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形式:通过教育剧场的形式,将戏剧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剧情之中,使学生在欣赏剧情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国际局势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反思和探索,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观赏性。

02

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深入讨论:设置复杂的社会、道德和政治议题,通过模拟国家重大决策过程,强调决策中对人民群众福祉的考量,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投票,深入探讨和反思。激发观众对社会、道德、政治等议题的思考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政治责任感。

03


高校党建活动形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其

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党建引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项目方向正确,内容充实。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戏剧表演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跨学科融合:结合戏剧艺术、伦理学、环境科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打造跨学科的学习平台。



                              .

案例的特色亮点


01|题材选择的创新视角


理念创新:首次将“党建+思政+艺术”理念融入戏剧创作中,将戏剧艺术、思政教育、党建理念及多个学科领域相结合,实现了思政教育、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为观众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学习平台,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创新:以战国年间洪泱两族的征战为背景,虚构历史冲突,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表现之中,展现了深刻的课程思政内涵。通过模拟极端情境,引导观众对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困境和政治抉择进行深刻反思,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02 |艺术形式的创新表达


 形式创新:采用教育剧场的形式,通过沉浸式的角色扮演和观众投票模式,使观众在观赏、思考、体会中受教。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道德和政治决策的核心,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





                              .

案例的推广应用及效果


01 | 案例应用范围


目前为止教育剧场《大河》已在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警官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进行演出,累计观看者达到了7000余人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议题讨论。增强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作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程,引导观众深入探讨社会、道德、政治等尖锐议题,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了学院党建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学习平台,促进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观众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02 | 案例成效


01

社会影响:


《大河》通过教育剧场这一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提升了艺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学校美育相结合,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满足了观众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对话和文化交流,提升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展示了艺术与教育结合的巨大潜力,激发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议题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大河》的演出不仅在艺术教育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更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社会对话、文化交流,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02

未来计划:

计划扩大《大河》的影响力,通过更多公开演出,进一步促进社会对话和文化交流。与学校、社区、政府机构等合作,推动项目的深入实施和广泛推广。持续优化项目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


综上所述,《大河》作为“党建+思政+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不仅在思政教育、艺术教育和专业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推广应用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编辑:邓思莹

审核:朱河锦

终审:张    勇

云南艺术学院新闻中心出品

投稿/联系邮箱:2813290487@qq.com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