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杂志重磅推出:贵池凭什么能?

文摘   2025-01-26 21:00   安徽  

点击“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关注我们~


1月26日
春节前夕
《决策》杂志重磅推出《贵池凭什么能?》
全面解析贵池频频出圈的底气和原因
全文如下

↓↓↓

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安徽省市辖区第9;
连续3年上榜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

“十四五”以来,经济平均增速约7.2%,连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
一座以生态美著称的小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成为上榜的“常客”,引发外界强烈关注。一次上榜可以说是偶然,但多次上榜,必有深层原因。

安徽贵池凭什么能?



01

渐次绽放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摸清贵池的“家底”,换句话来说,贵池频频上榜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实力。
经济总量就是一个重要指标。2024年全年,贵池经济增长6.4%,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增速1.4、0.6、0.1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来看,贵池经济发展呈现出进击的态势。
20年前的2005年,贵池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到2009年,经济总量迎来大突破,首次跨越100亿元大关;2014年、2019年、2021年,分别迈上了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台阶。
进入“十四五”以来,贵池经济不断向上。2024年 ,贵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8329元,比2023年增加3189元。
进击的数据,彰显了贵池速度的张力。
当贵池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后,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期,每个百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断缩短。
放在过去三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来看,贵池步稳蹄疾,经济发展实现渐次绽放,显示出的是发展的自信从容和奋力向上的战略定力。
在贵池渐次绽放的背后,是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持续优化提升。
2024年,贵池三次产业结构为9.0:41.9:49.1,从产业结构看,全年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0.3%,制造强区的基础不断巩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1%,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进展。
特别是贵池工业的“含金量”高、“含新量”升、“含绿量”足,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结构由“原初重”向“高新绿”转变
2024年,贵池传统产业技改投资增长8.3%,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9%,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45.1%
这些充满张力的数据,成为贵池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真实写照,是支撑贵池频频上榜的“基本盘”,将贵池锚定“全市中流砥柱、全省发展标杆、长三角形成特色”的战略定位和“全省市辖区经济总量10强”的奋斗目标,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前,贵池正处于基础扎实、力量积蓄、快速上升的关键期,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既能做到高质量发展,又能实现中高速增长。”池州市委常委、贵池区委书记马胜利说。
在刚刚结束的贵池区两会上,明确将2025年经济增速定在6.2%左右,贵池的雄心跃然纸上。
那么,贵池的雄心和底气来自于哪里?

我们从一场开工仪式来说起。



02

“东西南北”


1月18日,安徽省2025年首批新能源船舶建造开工仪式在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举行。
为什么选在贵池?
一条重要原因,便是看中了贵池船舶产业较为突出的集群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是贵池谋划的东部新兴产业聚能起势、西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南部绿色矿业逐绿而行、北部船舶产业乘势而上的“东西南北”四大优势产业板块的中的重要一块。
作为一个沿江城市,贵池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优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发展船舶工业,已成为安徽省三大沿江船舶工业基地中集聚造船企业最多、利用连片长江岸线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船舶工业基地。
2024年,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已完工船舶订单36条,造船完工量41.48万载重吨,多个“贵池造”主力船型亮相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全口径统计产值14.5亿元,占据安徽全省份额的半壁江山,成为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在18年前还是一片‘滩涂洼地’,如今已崛起成为新时代的‘安徽船谷’。”贵池区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更重要的是,贵池在船舶基地建设闭环系统,始终坚守“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调研中发现,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现在企业订单爆满,订单交船期甚至已经排到了2027年底,目前还有十几艘新能源船舶的订单正在洽谈中;还有一个细节,随着大量船舶修造工人的涌入,造船厂附近的房租,甚至比主城区还要高。
这成为贵池船舶产业良好发展态势的最佳写照。
“到了以后发现,贵池船舶工业发展态势这么好,可以与沿江一些发达城市掰掰手腕,未来发展大有可为。”多位企业家考察后发出感慨。
船舶产业崛起的同时,贵池的“石头”产业也在悄然改变。贵池坚持推动传统产业“存量变革”,以生态保护倒逼产业转型。
“三绿共建”探索矿业转型“贵池模式”,矿业精深加工企业实现绿色工厂全覆盖,亚洲最长的中建材运输廊道全线贯通,“四龙入江”打造矿产品绿色运输“皖江样板”,成为贵池推动传统产业延链升链的缩影。


在做好传统产业“存量变革”的同时,贵池还着力做好新兴产业“增量崛起”,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2024年,“两新一装”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0%,引领带动贵池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1.2%、达551亿元。
特别是在贵池经济发展主阵地——池州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连续4年跻身全省开发区30强,预计实现“五上”企业经营性收入750亿元、增长6.4%,规模工业总产值580亿元、增长7.4%。
梳理发现,在贵池的产业中,有很多“隐形冠军”:
贵航特钢连续7年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艾可蓝环保获评池州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竹制品(竹筷、竹签)领域最大的专业厂商,产品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一,产品出口额位居国内首位;


这些“隐形冠军”企业是贵池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围绕贵池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以先进制造业和绿色矿业为两大支撑,主抓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东西南北四大产业板块,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呈现量质齐升、加速奔跑的活跃态势。”贵池区委副书记、区长钱松说。


那么,这种活跃的发展态势,又得益于什么?


靠项目。



03

“‘贵’在服务”


连续两个季度投资“赛马”获安徽省政府激励;
2024年,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13个省重点项目、168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0亿元、124亿元,开工率、竣工率均超100%;

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增幅分别超安徽省平均水平30.6、21.9个百分点;

……
项目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底气”和“后劲”,项目越多的地方,变化就快,发展就快。
贵池产业活跃的发展态势,源于项目。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稳投资首要是抓项目。
项目又从何来?关键在于招商引资,贵池创新了招商引资的一整套打法。
首先是解决好“招什么”的问题。
立足现有产业优势,贵池摒弃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思维,深入分析产业链、供应链等配套需求,紧盯长三角,精准绘制了产业图和企业区位图,摸排梳理了50个重点招商项目,形成《投资贵池重点招商项目汇编》,按图索骥、靶向招商,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
方向有了,“谁去招”?
贵池坚持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敲门”引企,构建了3个经济文化促进会、4个驻外“双招双引”工作站、五大产业招商团、24支招商工作队的“3+4+5+N”招商体系,打造出一支干劲十足的招商战队。
“心里装着一本产业图,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驻上海区域工作站专员对驻点招商工作颇有感慨。“不是在招商,就是赶在招商的路上”,几乎成了驻点招商专员的工作常态。2024年6月以来,4个区域工作站共赴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165天。
但有了战队还不行,在当前招商引资新的政策条件下,必须要创新战法,解决好“怎么招”的问题。
贵池着力突破传统招商模式,不断探索平台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方法。2024年,贵池共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6场,5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12.47亿元,设立运行9支总盘子4.82亿元基金,支持沅瀚科技等6个项目2.29亿元。
但“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这就考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贵池还创新了首席服务官、营商环境体验官“两官”为企业实地“把脉”,常态开展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挂号制”收办企业和项目诉求,及时跟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消除企业家后顾之忧。
“我们在各地建厂,都没有这么快。”
“项目能这么快进入试生产阶段,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经常性问需于企、解难于企,项目干的很安心、很舒心。”

……
从企业家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的是贵池营商环境的感召力,折射出的是贵池持续擦亮“‘贵’在服务”营商环境品牌的强烈决心。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服务,背后体现的则是干部作风。在这个过程中,贵池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状态和方法,都得到了持续提升。

多年来,贵池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坚持把愿不愿做事、敢不敢担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形成了优化成绩突出者“上”、推进不力者“下”、能力平庸者“让”的选用格局,点燃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活了贵池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04

向贵池学什么


面对贵池的发展态势,我们不禁发出追问:贵池没有明显的发展基础,也没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实现了逆势崛起,而且是经济社会齐头并进、多点开花。
贵池做成了什么?
一是吃透“行情”,思路决定出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要善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机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贵池区坚持因地制宜,聚焦主攻方向,以“1234”产业提升行动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以旧育新”、新兴产业“厚积成势”、未来产业“抢滩布局”,推动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板块。
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就是代表。立足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贵池积极抢抓风口赛道,提出了立足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球视野,谋划推进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船舶绿色智能制造集聚区。
二是下好“围棋”,理念引导行动,善于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工作推进中,立足前瞻思考,从全局出发谋划局部,推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工作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整体协同作用和优势,增强合力、提高效率。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贵池从思考到谋划再到推进,始终坚持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将三者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
三是双向奔赴,将构建生态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发展产业要强化链式发展,善用平台思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赢得政企连心,凝聚发展最大向心力。
贵池精准绘制产业链“两张图”,按图索骥,精准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全面链接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活动开展招商。
同时,把政府的产业愿景与企业的发展诉求有机结合,瞄准企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建立全流程闭环服务模式,让投资贵池的企业都能感受“家的温暖”,让更多企业从“试试看”变成“接着干”,增强了根植性。
在贵池企业中频繁出现“二期现象”,不少企业家在一期投资尝到“甜头”后,上马二期、三期项目或扩建新厂,为贵池发展投下了坚定的“信心票”。
四是五步思考,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专业化能力、钉钉子精神,一步步展开、一项项分解、一件件落实,形成了接续发展的新格局。
贵池始终锚定聚力打造“五新贵池”,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先行区为目标,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
特别是贵池干部队伍在干中学、学中干,善用深度思考方法,练就了一身真功夫,正奋力打造出一支“当前有活力、发展显潜力、未来更具竞争力”的干部梯队
“作为基层干部,要着力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一要思考为什么要干?二要思考干什么?三要思考怎么干?四要思考谁来干?五要思考干出什么成效?熟练掌握五步‘思考法’,基层工作才能落地落实。”马胜利说。

这是贵池频频上榜的最大底气和根本原因所在。




公益广告展播


主办/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池州市贵池区融媒体中心

协办/ 池州市贵池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来源/ 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


微信:gcqrmzffb

信息公开|回应关切

政策解读|便民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
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民互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