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煜明专访|优秀科学家须勇于提出质疑、向未知的终点孜孜不倦努力|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录

科技   2024-11-26 17:56   中国香港  
卢煜明在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




导读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主要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10月30日至11月3日为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是2024年国际及香港盛事。今年主题聚焦科普,特别在香港科学馆展览,并让中学生有机会跟本届得奖者、大科学家现场对话,提升大家认识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读科学、通过科学可以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本社(拙见名家)获授权以书摘形式转载4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访谈实录,本期访谈录人物是2016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教授,他开创的无创产前诊断能早期诊断唐氏综合症和多种遗传病,奠定液体检验基础的革命性成就,全球有每年数以百万计孕妇因此受惠。他也因此在2021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科皇家奖章近200年以来首位华人得奖者得主。卢煜明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候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将于2025年1月8日履新接替段崇智成为第九任校长)、香港科学院院长。让我们由卢煜明的视角去了解一位“未来”科学家的诞生历程,礼赞科学成就。

文、图:除注明外均由未来科学大奖提供

整理:拙见名家 梁颖勤


卢煜明教授的无创产前检测造福全世界怀孕妇女。(政府新闻处)


其实当时我也有过打算去斯坦福大学学习工程学,最终我还是觉得自己更喜欢生物一些,而且剑桥的历史比斯坦福更悠久。如果喜欢历史文化,欧洲国家,诸如英、法、意都是很棒的选择。不过从科研角度来说,美国目前还是领先的。美国有更多的诺奖得主,顶尖大学也比英国多一些。


在剑桥与现在及未来诺奖得主一同学习


生理学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之一,因为剑桥的生理学很强,出过霍奇金(Sir Alan Hodgkin)和赫胥黎(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编按: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同得奖)。剑桥的遗传学和免疫学也很强,虽然学起来很难,不过我很喜欢。


我还记得1984年单克隆抗体技术荣获了诺贝尔奖。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人突然冲进来宣布自己得了诺奖(编按: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1984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共同得主)。这都让我记忆犹新。


剑桥的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香港的学院非常不同。我去的那年适逢伊曼纽尔学院建院400周年。哈佛大学的创始人约翰·哈佛就是伊曼纽尔学院毕业的。这里的建筑非常美。剑桥大学整体的风景都非常好,就像个小村庄一样。有些学院是沿河修建的,很漂亮。你会跟其他学院的学生一起上大课,这些学生也会邀请你去他们学院参加晚宴,这是个很好的社交机会。


卢煜明入读剑桥伊曼纽尔学院时,适逢建院400周年。(Wikimedia Commons)


教授反诘「你怎么知道课本里的内容就一定对?」


不同学院之间会相互竞争,很有意思的。虽然我在的时候,学院之间的竞争还不算特别激烈,但是不同学院的学生是由不同的老师教的,每年剑桥都有各学院的成绩排行榜,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学院能拔得头筹。幸运的是,我们伊曼纽尔学院总是能表现优异。


在剑桥我得以与很多优秀的科学家互动,并近距离观察他们。我还记得在剑桥的第一节课是由约翰·巴特菲尔德教授对所有医学系学生讲授的。他说在座的有5%的学生会在未来为医学做出名垂青史的贡献,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启发5%的学生。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在很多医学院,教授的目标都是培养医生,而不会对你寄予名垂青史的厚望。


另外一位老师是伊曼纽尔学院的巴恩斯教授,我记得有次上课时,他向我提了一个生理学上的问题,我转述了课本上的话。他显得很不满意,说:「你的答案是哪来的?」我说:「书上这么写的。」他说:「你怎么知道课本里的内容就一定对?」他想听到的是支撑书上观点的实验证据。我将他的教诲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作为科学家,你必须时刻保持谨慎,勇于提出质疑。直到今日我也是这么做的,虽然这句话是我40年前听到的。为人师表一句话,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在很多大学,老师会批改你的作业。而在剑桥,有些老师会让你在其他同学面前朗读你的作业,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老师会批改你的作业,你也能听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内容,知道其他人会犯哪些错。


年轻时在牛津大学念医科的卢煜明教授。(卢煜明教授提供)


成绩好可当「学者」,一周餐点免费


在英国期间我瘦得不到50公斤,老实说,大学里的饭菜就没有好吃的。学校附近倒是有中餐馆,但对于学生来说太贵了。我会自己做饭,但我不太擅长烹饪,所以总是煮方便面。而且英国的商店关门很早,下午5点半基本就都关了,什么也买不了,那时也没有美团这样的外卖平台。我自己不开车,也很少去伦敦下馆子。那时候学校里的中国学生很少,我们学院只有3个香港学生。不过这也有好的一面,就是迫使你不得不去跟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交流。


在我们学院,如果你成绩好,大家会叫你「学者」,我就有幸当过。作为「学者」,整整一周的晚餐时间都要带领大家做餐前祷告,祷告词是拉丁文。当我祷告时,很多人都瞪大了眼睛看我,可能是我发音怪怪的吧。不过「学者」可以得到一周的免费餐点,这点还是蛮不错的。另外,在剑桥,上课总是会晚5分钟开始。如果是9点钟上课,老师会9点5分才来,这跟我们亚洲国家的准时传统不一样。剑桥的导师会一人管理两到三个学生。你去找他们辅导的时候,他们会先请你喝一杯,比如雪利酒之类的,他们会问你想喝什么。导师大概一天要坐在那里7个小时辅导学生,当轮到我的时候,导师基本上已经是半醉的状态了。剑桥和牛津都有不错的酒窖。这算是一种文化传统吧。



“科学是发现的旅程。能成为科学家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我们有机会作为历史第一人在第一时间解读大自然的奥秘。”

──卢煜明



进入分子生物学的大门


我的理念,即科学是发现的旅程。能成为科学家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我们有机会作为历史第一人在第一时间解读大自然的奥秘,这总是令人激动的。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对科学抱着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我喜欢阅读诸如《环球探索》和《科学美国人》这样的杂志,也喜欢阅读科学家们发明和探索的故事。我记得那时学校里的生物课本中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沃森和克里克(编按:合称Watson-Crick,196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共同得主)站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门前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就是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从那时起,我就对DNA分子和剑桥大学着了迷。剑桥一向是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我一直在想,剑桥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那时候我就决定以后要去剑桥读书。当然,后来我也确实做到了。


有趣的是,我就读的学校有个非常棒的生物老师,他总会教我们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他给我们讲解了DNA的相关知识,甚至谈到了克隆技术,这都是当时考点之外的内容。恰恰是这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为我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我也由此进入了这一领域。


著名遗传学家麦卡蒂(Maclyn McCarty,左)与196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共同得主、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沃森(右)和克里克(中)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门前的合影。(Wikimedia Commons)



比起当医生,我更适合做研究


事实上,在就读医学专业乃至开始作为医生实习的期间,我都还没有考虑清楚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权重问题。直到积累了大量经验我才弄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临床医生的大量时间都要花在临床工作上,这种工作是不等人的,你的时间完全要被其左右。这样工作了几年之后,我意识到,是时候做出抉择了。基于我所接受的训练和个人兴趣,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实验室。最终我选择了病理学,因为可以在实验室接触到临床样本,这对研究大有裨益。


是的。我想这是由个人的性格决定的吧。拿外科医生来说,在做手术时必须当机立断,否则病人就要出问题。而作为实验室里的病理学家,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思考问题,用最好的方式得出诊断结果。这比较符合我的个性,因为我习惯三思而后行。


对我父亲来说,他习惯谋定而后动。我有时候去欧洲度假之前都会先做好准备,确保一切都按时进行,就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这在我的科学研究中也很重要,因为做研究也需要事先考虑周全。



想要了解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打小是怎么过来的?他们从小就热爱科学吗?生来就有天赋吗?早早就立下了志向吗?又是什么,让他们登上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让我们从《“未来”科学家》这套丛书里寻找答案吧。


这套丛书以访谈实录的形式,还原了未来科学大奖历届获奖者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


扫描二维码,手动get
《“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

注:上文为 卢煜明教授: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录2-1

原刊于《「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获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授权摘录转载。

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禁止翻录、删节、篡改和用于商业用途。



点击观看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卢煜明获奖感言视频


点击观看

2016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纪录片






相关阅读





未来科学发展中心
科学改变未来。未来论坛是由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群体于2015年共同发起创立的科学公益组织。全面推动科学传播事业发展和产学研资对接融合,迄今已凝聚了数百位全球杰出科学家、行业领军人物、青年创新精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