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
今天是霜降,开始动笔写这篇推文的日子。“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预告着漫长的冬季即将来临。
冬天的我本人
西南的冬天其实并不比北方的冬天更轻松,就像有个很火的段子说的如果把北方的冷形容成物理攻击,那南方的冷就是魔法攻击。潮湿阴郁的天气,根本不是你穿多少件衣服的问题,是感觉冷空气直接穿透重重衣服直抵人心。本怕冷星人,一到冬天就想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
@晃晃
不出国的岛屿最佳选择,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祖国最南边的海南岛了,毕竟这可是东北严选。这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常年温暖,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
@晃晃
海南岛是我国除台湾岛以外的第二大岛,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这里碧蓝的海水,摇曳的椰林,金色的沙滩被绵延的公路分开,陆地和海洋的界限,在视觉上变得清晰,在感官上却又融合在海风之中。
@宝玉
海滨公路环绕着的是岛中央隆起的山脉,丘陵、台地、平原,这里的地形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自行车场地。事实上,海南岛的骑行发展的历史,随着时代变迁,可以称得上悠久。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地形图
海南岛自行车传奇
@图片来源海口广播电视台
20世纪初,海南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牛车、轿子等,直到上世纪20年代,第一辆自行车才由一名返乡华侨带回,就像今天已无法考证当初带回自行车的侨商姓名一样,我们也无从得知这种时速13公里,载重达100—250公斤的神奇交通工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多大的震撼,也给未来的海南骑行文化种下了一颗种子。
@图片来自网络
从此,自行车逐渐成为海南的重要交通工具,岛上车辆稀缺,自行车几乎成了家庭的珍贵财产,也是人们出行、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那时的街头,经常能看到自行车队穿梭其间,村庄到城市,田野到市场,一辆辆自行车承载着繁忙的生活和梦想。到80年代,海口地区自行车数量达15万辆,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集体印记。
@图片来自人民网
1932年,来自湖南的年轻冒险家田曙岚,骑着一辆单车开始了他传奇的环岛之旅。历时三个月,他穿越了十三个县,骑行超过3000里。
@图片来自搜狐体育
环法自行车赛上的选手
不知田曙岚是否听闻大洋彼端正开始兴起自行车赛事,但他在海南岛的旅途表现得就像一名孤独的公路选手。这显然不是一次游山玩水、寻幽探胜为目的的旅游,“除中因不习水土,感染瘴气,病居医院两月不计外”,这名业余选手在本岛疆域内以三倍于“环法”的赛时完成了“环法”的一半赛程。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骑行没有赞助商,没有车队,没有沿途的围观和喝彩,没有开路,没有后援,没有授奖,没有补给,只有一路纯粹的千里单骑。但在他的骑行笔记中,海南的山海风光、乡土风情如画般展现,而那段旅程不仅是个人的壮举,更是见证了自行车如何成为探险与探索的理想工具。他记录下的“单车地理”,至今仍是海南自行车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晃晃
海南的自然环境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怡人的气候、蜿蜒起伏的海岸线、郁郁葱葱的山峦,都让骑行充满趣味。1995年,环法自行车赛曾考虑将赛道引入海南,但当时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计划未能落地。
@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十年之后,2005年,首届海南岛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正式启动,逐渐成为海南的标志性体育赛事,骑行海南也逐渐成为探索海南的热门方式。开车太快,徒步太晒,而自行车,才是探索海南岛风光的最适宜的方式。
@晃晃
用车轮绘制梦的海岸线
活动咨询
长按👆 图片 ,识别并添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