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化学所属十四公司承建的烟台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顺利中交,其新增的TPU产线是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生产线。
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
从去年11月公示的年产12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扩建项目(二期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信息显示,此次变更涉及原辅材料和生产线两个方面,尽管产能不变,但主要建设内容变化显著,包括新建3条多元醇生产线、2条TPU生产线,生产规模为4万吨 / 年聚酯多元醇、5万吨/年TPU。
万华化学烟台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TPU装置,且都取得环评手续,TPU产能合计达21万吨/年。其中一期工程建设6万吨/年多元醇装置、6万吨/年TPU装置;二期工程建设2.5万吨/年多元醇装置、3万吨/年TPU装置;三期工程建设9万吨/年多元醇装置、12万吨/年TPU 装置。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作为一种独特的高分子新型环保材料,性能卓越,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兼具橡胶的柔软和硬质塑料的坚硬,强度大、韧性强、耐磨、耐油等综合性能使其在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从TPU产业链来看,上游涵盖煤、原油等基础能源以及苯、小分子醇、乙二酸等化工原料,众多知名企业参与其中。中游的TPU生产企业包括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等,它们通过对基础化工原料的加工合成,生产出具有特定性能的TPU材料。下游市场由于TPU优异的弹性、强度、耐磨性和耐油性,在熔纺氨纶、PU合成革、薄膜、鞋材、电线电缆、管材、胶粘剂、汽车、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TPU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数据显示产能过剩问题初现。2021年TPU产量约65.4万吨,消费量60.2万吨;2022年总产能达129.9万吨,而需求量约56.9万吨。不过,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线缆保护、汽车防抱死系统、风电线缆、医疗导管、植入性产品、汽车车衣、注塑性TPU产品等,高性能TPU产品的市场份额仍被巴斯夫、科思创和路博润等海外公司把控。
化工巨头纷纷布局:
在TPU领域,并非只有万华化学在扩大规模,其他巨头也积极布局。巴斯夫在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二套TPU生产装置(主要生产注塑级TPU)于今年1月成功投产,这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装置。此外,巴斯夫还在今年 4 月宣布扩大 Infinergy® 高性能材料的产品潜力,同时在上海、中国台湾和日本拥有多个TPU生产装置。科思创在国内TPU领域连续两次重大投资,今年9月宣布将在中国广州建立一个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去年9月已启动在珠海建造其最大的TPU工厂,待 2033年建成后产能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跨国化企还开启了转型重组、降本增效模式。近期,比利时两大特种化学品巨头Syensqo和优美科相继宣布裁员,合计约600人。这一系列动作表明,TPU行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企业需要在扩大产能、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的同时,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和成本控制,以在竞争激烈的全球TPU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TPU行业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整合等方面持续演进,行业格局也将进一步重塑。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交流
工程塑料行业群
通用塑料行业群
改性塑料行业群
尼龙行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