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毕民平 杨小伟 娄萌等

文摘   2024-09-29 17:11   重庆  


如何引用
毕民平,杨小伟,娄萌,.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9):1195-1199.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40607-00282.

● 本文发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年第23卷第9期,欢迎阅读、引用

赵宏峰教授
作者

毕民平1  杨小伟 娄萌1  胡鹏蕴1

史保宾1  单义明1  阮星2  赵宏峰1

通信作者:赵宏峰

通信作者

1新乡市中心医院普瘤外科,新乡

2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加坡

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1月至2019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6例,女59例;年龄为(59±11)岁。患者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盆腔、腹腔CT,了解患者结肠造口旁疝发生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采用对数秩检验分析基于临床变量的累积发病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结肠造口旁疝发生情况。145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8660~108)个月,其中46例发生结肠造口旁疝,99例未发生结肠造口旁疝。结肠造口旁疝与非结肠造口旁疝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慢性肝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3.28t=13.27χ²=6.175.82P<0.05)。(2)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145例患者135年结肠造口旁疝累积发病率分别为8.5%26.4%42.7%。当随访时间>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趋于稳定。女性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男性(70.7%20.3%χ²=12.37P<0.05),年龄>60岁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49.8%20.0%χ²=10.52P<0.05),BMI>28kg/m2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BMI≤28kg/m2患者(55.3%33.2%χ²=11.76P<0.05),慢性肝病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非慢性肝病患者(45.2%32.4%χ²=15.32P<0.05)。(3)影响结肠造口旁疝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BMI≥28kg/m2、慢性肝病是行结肠造口术患者发生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2.702.511.855.8895%可信区间为1.39~6.741.01~4.591.02~4.871.05~8.24P<0.05)。结论 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5年后趋于稳定。女性、年龄>60岁、BMI≥28kg/m2、慢性肝病是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  键  词


疝;造口旁疝;结肠造口术;发病率;危险因素

造口旁疝是结肠造口术的常见并发症[1-2]。根据随访时间和造口手术的不同,造口旁疝发病率存在差异。造口旁疝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如穿孔、闭塞或绞窄,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尽早识别造口旁疝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非常重要[3-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1月至2019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普瘤外科收治的145例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45例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6例,女59例;年龄为(59±11)岁。本研究通过新乡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LY2019011。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因结直肠恶性肿瘤行结肠单腔造口术,且造口均位于腹直肌内。(2)无开腹手术史。(3)患者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盆腔、腹腔CT。(4)临床病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患者同期行其他手术。(2)患者随访资料不完整或无法获取。(3)临床病理资料缺失。


三、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结肠造口旁疝发生情况。(2)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3)影响结肠造口旁疝的危险因素分析。

评价标准:结肠造口旁疝定义为造口环以外的任何腹部内容物通过腹直肌鞘的扩大开口凸出。


四、随访

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盆腔、腹腔CT,了解患者结肠造口旁疝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41月。


五、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采用对数秩检验分析基于临床变量的累积发病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结肠造口旁疝发生情况

145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8660~108)个月,其中46例发生结肠造口旁疝,99例未发生结肠造口旁疝。两者性别、年龄、BMI、慢性肝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原发病,其他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肺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类固醇药物使用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

145例患者135年结肠造口旁疝累积发病率分别为8.5%26.4%42.7%。当随访时间>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趋于稳定。见图1

进一步分析:女性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男性(70.7%20.3%χ²=12.37P<0.010),见图2;年龄>60岁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49.8%20.0%χ²=10.52P<0.010),见图3BMI≥28kg/m2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BMI<28kg/m2患者(55.3%33.2%χ²=11.76P=0.030),见图4;慢性肝病患者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于非慢性肝病患者(45.2%32.4%χ²=15.32P=0.020),见图5

三、结肠造口旁疝的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慢性肝病是影响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的相关因素(P<0.05)。原发病、高血压、慢性肺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类固醇药物使用史不是影响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2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BMI≥28kg/m2、慢性肝病是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讨  论


一、结肠造口旁疝的危险因素

预防造口旁疝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防止严重并发症非常重要,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造口旁疝风险预测指标。有研究结果显示:造口旁疝与其他类型切口疝的风险因素一致,即肥胖、营养不良、腹部压力增加、类固醇药物使用史及高龄[7-9]。本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1项回顾性研究纳入782例随访时间>10年患者,结果显示:造口旁疝更易发生于老年人[10]。另有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疝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年龄>60岁人群[11-12]。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腹直肌厚度减少,腹部肌肉收缩力变弱,无法为造口提供足够支撑。本研究中女性是结肠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比男性肌肉更薄,脂肪更厚,生理差异可能导致女性更易发生造口旁疝。

肥胖是手术切口疝的常见危险因素,由腰围定义的肥胖与造口旁疝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肥胖患者腹内压增加更易加重疝出,此外,肥胖会导致伤口感染,从而导致造口旁疝[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BMI≥28kg/m2是结肠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此外,慢性肝病是结肠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分析可能与慢性肝炎患者常伴随消瘦及腹壁薄弱有关。


二、结肠造口旁疝年累积发病率

预测造口旁疝发病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造口建立后的随访时间。有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增加,造口旁疝发病率也增加[16]。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由于目前多项研究对造口旁疝患者的随访时间差异较大,很难比较不同随访时间对应的造口旁疝发病率,难以估计造口旁疝的真实发病率,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30%~50%[17‑18]。本研究中患者随访时间>5年,结肠造口旁疝发病率趋于稳定。笔者分析:本研究均为肿瘤患者,且多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随访结果可能受到患者疾病进展及死亡影响。因此,后续研究中评估和比较长期随访的造口旁疝发病率时,考虑原发疾病的良恶性进行亚组分析。

综上,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结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5年后趋于稳定。女性、年龄>60岁、BMI≥28kg/m2、慢性肝病是行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人群结肠造口术后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毕民平: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杨小伟、娄萌、胡鹏蕴、史保宾、单义明:查阅文献,采集数据,统计分析;阮星:分析、解释数据;赵宏峰:论文设计与指导,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研究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详见本刊官方网站 http://www.zhxhwk.com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委员会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本刊广告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传播《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