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100%亏损,2025年将开通1200公里,地铁继续大跃进?

文摘   2024-12-29 18:07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从2005年南京地铁1号线通车,到2022年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江苏已经成为全国拥有地铁城市最多的省份。


这背后,是一场看似疯狂的“地铁竞赛”。


但这股热潮背后,是否真能带来理想的出行变革?还是说会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江苏的地铁建设,堪称“速度与激情”


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后,江苏的地铁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900公里,仅次于广东,稳居全国第二。


这个数字背后,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六座城市的共同努力。


而且,不仅是已经通地铁的城市,淮安、宿迁、扬州等城市也早早把轨道交通写进了自己的城市规划。


地铁,已经成为江苏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拼图。



 

但这个拼图,真的能拼出理想的样子吗?从数据上看,江苏的地铁修得快,但赔得也快。


根据公开资料,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铁运营都在亏本,只有寥寥几座城市能做到收支平衡。


地铁虽然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交通状况,但运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这些问题始终挥之不去。


而江苏这样的“地铁大跃进”,更是让人不禁担忧:地方财政,真的能撑住吗?


地铁建设本身就是“烧钱”的活儿。


光是申报修建地铁,就有硬性条件,比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要达到300亿元以上,GDP要超过3000亿元。


江苏的经济体量确实够硬,但修地铁可不是一锤子买卖。


投入的不只是前期的基建费用,还有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


而且,地铁修得再多,客流量跟不上,也只是个“面子工程”。


数据显示,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地铁,客流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修得起,养不起,成了不少城市的难题。



 

以江苏为例,南京、苏州这样的特大城市,地铁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但像南通这样的中小城市,地铁的“吸引力”显然不够


再加上高铁、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分流,很多线路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不乐观。


更不要提那些正在规划中的淮安、宿迁等城市了。


真要迈进“地铁时代”,恐怕还需要做好长期的市场培育和运营规划。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江苏的地铁建设,确实有它的逻辑。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工具,更是拉动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关键。


比如南京都市圈,通过宁句、宁扬等城际线路,把周边城市“拉进”南京的经济腹地,这种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确实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且,对很多中小城市来说,地铁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项目,更是一种城市竞争力的象征。


但话说回来,象征意义归象征意义,地铁建设还是要讲实际效果。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已经不小了。



 

如果一味追求“修得多”“修得快”,很可能会加剧债务危机。


而且,地铁建设要考虑的不仅是经济账,还有社会账。


地铁修好了,真的有人用吗?线路设计是否合理?客流量能否支撑日常运营?这些问题,才是真正考验城市智慧和规划能力的地方。


有人说,地铁是现代化城市的标配。


但标配不等于万能。


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弱的城市,或许更需要的是“量力而行”的发展思路。


比如通过优化公交系统、建设轻轨或有轨电车,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毕竟,交通工具的本质,是为了方便人,而不是为了刷存在感。


总之,地铁建设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发展的迫切感,也要有充分的耐心。


对于江苏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地铁的快速发展确实能带来不少好处。



 

但对于那些财政实力较弱、客流量不足的城市,盲目跟风只会得不偿失。


未来,地铁建设的重点,或许不在于“修得多快”,而在于“修得多好”。


只有在科学规划、合理运营的基础上,地铁才能真正成为公共交通的“金字招牌”,而不是地方财政的“无底洞”。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




点个赞


再走



故人还山日记
发送文章
 最新文章